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搞好师生的情感沟通
2018-11-30江苏省阜宁县实验小学
江苏省阜宁县实验小学 祁 静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边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的沟通实际上是师生之间心灵的相互沟通和情感的体验交流。教师和学生这两个角色本身存在许多差异,年龄差异、知识水平的差异、思想的差异等等,这些因素往往会给师生的沟通带来一定的阻碍。只有有效地融化师生之间的种种隔膜,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建立师生沟通的绿色通道,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怎样使师生间的情感沟通达到良好的效果呢?本文将结合教学经验,来谈一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情感沟通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
一、课堂中师生情感沟通出现的问题
沟通是一门艺术,有效的沟通能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将学生从封闭的状态中解脱出来,全身心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在课堂上,师生沟通有了障碍,使得课堂气氛紧张、死气沉沉,一节课结束,达不到教师预想的效果。
1.教师讲得多,学生表达少
近几年,课堂互动受到了越来越多教师的重视,受到地域、师资、学生的水平差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有些学生学习数学仍以“填鸭式”的接受性学习为主。教师急于在有限的40分钟内完成教学任务,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空间,只顾自己“夸夸其谈”,无暇倾听学生的表达。
2.沟通对象的机会不均等
多数教师在数学教学课堂中,虽然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多表现为教师与学生个体之间“一问一答”的形式,学生向老师提问、质疑、自我表达的情况很少。在提问时,教师选择回答问题的对象会受学生的座位、学习成绩等方面的影响。有的教师关注优秀生和学困生比较多,有时由于教师观察不够细致,会忽视了坐在角落里的孩子。
3.沟通的语言缺乏情感
语言是师生沟通的重要工具。数学学科逻辑性较强,它的情感在于彰显智慧。因此,小学数学教师也应该多使用充满智慧性的语言。但是很多教师的课堂语言“口头禅”较多,如“好不好?”“是不是?”“对不对?”这些口水话的语言没有深度,很难与学生碰撞出情感的火花。
二、课堂中师生情感沟通问题的解决对策
1.在教学活动中营造良好的情感沟通氛围
(1)良好的导入,沟通的基石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教师要利用巧妙的方式导入,来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扣住他们的心弦,碰撞他们的情感,产生“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应,为课堂教学中师生沟通铺下基石。
(2)精心提问,促进师生有效沟通
提问是课堂中重要环节,而如何控制交流的方向和内容,在于教师。教师要了解应该提出什么问题,怎样提出问题,提出几个问题,以及什么时候提出问题,甚至是向谁提出问题。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最好一次只问一个问题,然后沿着一个问题因势利导,不断地深入下去。要把问题表达清楚,有时还要着重强调关键词,先让学生听懂问题,再思考。例:妈妈买了两袋香蕉,第一袋重7/3千克,比第二袋重1/4千克。两袋香蕉一共重多少千克?教师可以这样提问:求两袋香蕉一共有多重,就是要求两袋香蕉重量的和,那么两袋香蕉的重量分别是多少呢?这样,学生会经历三个步骤一步一步深入:①找到第一袋香蕉有多重;②找到第二袋香蕉有多重;③求两袋香蕉重量的和。
(3)设置有趣的数学活动,触摸数学情感
教师应充分把数学和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实际的知识联系起来,精心设计有意义的数学活动,让学生亲力亲为,使他们真正体验到数学不是枯燥无味的,不是高深莫测的,数学就在身边,就在生活里,从而感受到学习数学的趣味。比如:在教学与图形有关的内容时,教师根据需要精心组织学生制作模型,让学生经历动手操作后,真正认识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建立空间思维。
2.建立激励评价机制,给学生一点心灵鸡汤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学生需要知识的滋润,同样也需要语言的关爱。教师的一句鼓励和肯定的话语,可以让学生心中充满前进的动力,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而一句奚落的话,就像在气球上扎了一个孔,使学生一下子泄了气。当学生回答问题答错了,教师应包容这种错误,一句“你再仔细地思考一下,一定能想出解决的办法来!”便可以鼓励他重新思考;当学生遇到难题时,尤其是面对学困生时,更要冷静、克制,不要一味责备他们,不要让他们变得失望、自卑、破罐子破摔。教师要善于捕捉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身上的每一个亮点,然后选择时机有针对性地鼓励他们、帮助他们,让他们的心灵暖暖的。
3.无声的情感沟通
(1)善于倾听
有时候,教师急于完成教学内容,往往来不及倾听学生的表达。其实,学生也有自己独特的思想,它们虽然可能只是些零碎简单的看法,但这些思想却是他们发展的基础。一个优秀的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声音背后的想法,只有这样才能及时了解到学生的真实想法,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尤其是胆小不敢表达的学生,当他们感受到老师正在认真地聆听自己,老师能够猜测自己的想法时,对他们来说,无疑是巨大的鼓励。
(2)用肢体语言来传情达意
课堂教学中,老师恰当地用各种肢体语言来传情达意,也是师生情感沟通不可缺少的方式。嘴角微翘、面带微笑这样的面部表情亲切和善,是进入学生情感世界的“通行证”;表示疑问时,可以把眼睛略睁大一些;讲解重点内容时宜严肃一点;表示赞扬时可以伴有点头的动作。另外,我们还可以运用目光、手势等其他肢体语言,比如长时间盯住某个学生暗示他专心听讲,竖起大拇指称赞学生,食指与嘴唇交叉示意“请安静”。教师恰到好处地运用这些符号,可以更生动自然地与学生进行沟通。
总之,师生情感沟通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教学方式,教师应寻找一切教学契机,寻找知识点与情感的结合点,通过有声交流与无声交流以情感沟通为主线进行轻松愉快、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协调好师生之间的关系,激起学生对教师、对数学的亲近和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