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做好有效提问
2018-11-30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三附属小学张红明
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三附属小学 张红明
在数学课堂中,提问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教学方式,它可以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既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逻辑思维能力,也可以让学生了解自身的知识掌握情况,因此,教师的有效提问不仅关系着课堂的有效性,还关系到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学习及发展。
一、理清提问方式及类型
数学教学是一门相对来说对逻辑思维要求比较高的学科,因此教师不能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把数学学得非常好,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化和差异化发展,比如有的学生运算能力较强,有的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较强,有的学生逻辑推理能力较强,因此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来确定学生的学习进度。通常,我们的教育教学目标包含三个板块,即知识获取运用、情绪学习、心智控制的参与。这三个板块的难度是逐级上升的,要由简到难,由浅入深。将教学目标贯彻到学科中来,我们就有四种提问方式:常规管理提问,记忆复述提问,分析判断提问及思考探究提问。教师应根据不同阶段的学习情况和学生个人的知识掌握情况来选择自己所要采用的提问方式。常规管理提问是一种基本的提问方式,不仅仅局限于数学课堂,任何课堂都会用到,比如“所讲内容听懂了吗?在哪些地方还存在困惑”等。在学习《简易方程》和《轴对称》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复述这两个数学概念的定义,这就是记忆复述提问,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记忆。而发散性提问则是建立在记忆复述提问的基础上,需要学生对知识点有一定的理解,例如在《因数与倍数》的学习中,教师可以提问:“9的倍数一定都是质数吗?”这种问题就需要学生开动脑筋认真想一想了。思考探究提问则是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一种提问,如“两个数互为质数所要满足的条件”,让学生举出一些两个数互为质数的例子。
上面所说的四种提问类型中,前两者的知识层次较低,主要是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理解状况,而后两种则是检验学生对知识的运用状况和他们的思维能力水平。不同的提问方式适合用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教师在课堂中应把握好提问方式,巧妙设问,并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和需求提出不同的问题,让学生有思考问题的空间和解答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思考,提高他们的数学积极性。
二、分类提问,做好设计
数学课堂提问要做到有效,就要求教师找好提问对象和提问时机,不能明明知道某位学生可能回答不出来这个问题还让他回答问题,或者在不合时宜的时候提出问题。所以教师在课前应该认真研究本堂课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出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所以教师在课堂中应该巧妙地穿插一些分析判断性的提问和思考性的提问,把一些学习中的重难点穿插到问题中,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找到问题的答案,或者小组合作,共同探究,不断提高思辨能力。例如在学习《多边形的内角和》中“三角形的内角和”时,学生都知道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但可能大部分人不知道为什么,它是怎么来的,此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想一想有什么方法可以证明这一定理,学生集思广益,小组讨论,每个学生都能积极思考,并且提出自己的观点,找出他人方法中存在的不足。
分类提问就是要始终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明确什么样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哪些问题是必须要让学生独立思考,哪些是需要小组合作的,需要合作的问题就放到课堂上让大家共同探讨,相互学习。同时,教师的提问要紧扣教学主题和教学内容,不能问一些超出课本知识点或学生完全没有接触过的问题。做好分类提问,才能明确教学定位,让数学课堂更高效。
三、注重提问的艺术性
提问的艺术性和技巧性是提问能否达到成效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艺术性的提问对于整个课堂的成效和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都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在提问时,一定要注重提问的艺术性,设计好提问。
1.把握提问角度
提问的第一点就是教师要找准提问的角度,设计问题时,要考虑学生的能力水平及思维特征,换位思考,想一想他们在学习这一节的知识时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并以这些问题为提问的基础,带领学生共同探讨;教师要明确教学的重难点,把握好课堂教学的大方向,并把重难点问题渗透到课堂提问中,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教师讲解,这样的效果比教师直接上来就讲理论知识及解法有用得多;在学完一节内容后,教师应该穿插一些过渡性的问题,让学生承上启下,能自主构建出知识框架。例如在学习《圆柱与圆锥》时,首先学习的是圆柱,学完之后教师可以提问:圆柱有什么特点?如果把圆柱截掉一部分,会变成什么样?顺利过渡到圆锥的学习。
2.把握提问数量
数学课堂中确实有很多问题,但课堂时间有限,所以如果教师在课堂中提问过多,不仅无法教授其他知识,还会让学生产生疲劳感。例如在学习《分数的加减》时,有些教师在课堂导入时提问:“什么是分数?”“分数和整数,小数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分数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运用?”“分数的运算和整数的运算有什么共同点?”这些问题可能会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但问题过多,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处于被动的思考状态,如果教师能只提出一两个问题,并且紧扣教学主题,就会让学生有思考的兴趣。
3.把握提问难度
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水平有限,因此教师在设计提问时既不能太难,超出学生的思维能力水平,又不能太简单,起不到让学生思考的作用。例如在学习《多边形的面积》中“梯形的面积计算”时,教师可以首先提问,让学生回忆一下之前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怎么算的,通过对知识的回顾,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这些方法和推导公式是否同样适用于梯形的面积计算中?通过思考,学生会找到答案。这样由浅入深地提问,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惯,也让他们有了思考的兴趣。
总之,提问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教学方式,有效的提问可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在提问中,教师要注重提问的方式、提问的类型以及提问的艺术性,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和思维真实水平,巧妙设计提问,提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