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缩影

2018-11-29吴协恩

唯实 2018年11期
关键词:华西

吴协恩

改革开放40年来,华西村坚持发展为民、推动共同富裕,赢得全国乃至全球瞩目,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标杆。1978年,华西村全村交税28.18万,2017年底,交税13.56亿,增长了4812倍;1978年,华西村民人均年收入仅有220元,如今已高达9.05万元,增长411倍。华西村的发展史,是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缩影,更是中国40年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见证。解读华西村,只有把它放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才更有意义。用华西村老党委书记吴仁宝的话说,“解放思想要有思想,改革开放要有方向!”推动改革开放,关键是思想解放。华西村改革开放的40年,就是思想不断解放的40年。具体来说,华西村经历了四次思想大解放,而每一次思想大解放,都带来了老百姓能力水平、生活追求、文化素质的一次大提升。

第一次思想大解放,1978年—1991年,华西村把握了“统与分”的辩证。这一阶段,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促使“农民”变成“工人”

1978年11月,安徽省小岗村实行“分田到户,自負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包干),拉开了中国对内改革的大幕。以小岗村为代表的“分田到户”,开启了中国农村“三农”改革的大幕;而以华西村为代表的乡镇企业,则倒逼了农村工业化的改革。华西村几十年来一贯做到“吃透两头,两头一致”:一头同党中央及各级党组织保持一致,一头同老百姓保持一致。从华西村实际出发,把贯彻国家方针政策的坚定性,与因地制宜发展的创造性有机结合起来。

20世纪80年代初,当全国大多数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时,吴仁宝提出了“集体重工抓粮,个体修补种养经商”。在其他地方纷纷搞起包产到户、分散经营时,吴仁宝根据党中央“宜统则统、宜分则分”的政策,结合华西村人多地少、不宜分田到户,以及已经实现集约化、机械化、规模化经营的实际,提出了发展集体经济、调整产业结构的方案:全村600多亩粮田集体承包给村里的30名种田能手,把绝大多数劳动力转移到蓬勃兴起的乡镇企业。早在1969年,为了使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吴仁宝就冒着“割资本主义尾巴”的风险,带领群众“偷偷摸摸”地搞了一个小五金厂,由此开启了华西村工业化的道路。

1983年2月,邓小平同志在时任江苏省委书记韩培信和省长顾秀莲等人的陪同下赴苏州考察。时任苏州市委书记戴心思作了苏州地区的情况汇报。在听了江苏省委、苏州市委领导同志关于华西村道路的专题汇报后,邓小平同志对华西村的共同富裕给予了充分肯定,特别是对于华西村的工业发展,邓小平同志称之为“异军突起”。

1984年底,吴仁宝又一家一户地谈心,动员村民把年终分配的钱作为投资建厂,入股分红,从此逐步形成了具有华西特色的“集体控股、个人入股”的新型股份制集体经济制度,村民不仅可以上班挣工资,而且可以按股分红。华西村通过这一做法,不仅将“村民”变成了“股民”,也为发展壮大村级经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为了让劳动力更好地转移到企业生产上,早在1975年,华西村就把最新、最好的一幢五层楼房作为教育楼,让村民们有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开办扫盲班、补习班、夜校等,组织村民读书认字、接受教育,做到人人有文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根据村务管理和产业发展需要,华西村又先后举办了数百期纺织、冶金、机电、外语、电脑、管理等专业培训班,累计培训1万多人次,覆盖全体村民和外来务工人员,将“农民”变成了“工人”。

1985年,华西村制定了“苦战三年,实现三化三园亿元村”的奋斗目标。此后三年时间里,华西人奋力拼搏,不仅形成了以第二产业为龙头,一、三产业为两翼的多元化产业格局,而且在市场大潮中闯出了发展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1988年,华西村率先成为江苏省的“亿元村”。到1991年底,华西村已创办大小企业20多家,年产值5亿多元。

第二次思想大解放,1992年—2002年,华西村化解了“公与私”的矛盾。这一阶段,老百姓的共同富裕从“村内”拓展到“村外”

对于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而言,1992年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1978年。这一年1月17日,88岁的邓小平坐上南行列车,开始了他的南方之行,并发表重要谈话,为中国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道路奠定了思想基础。南方谈话掀起了又一轮改革开放的热潮。华西村50多年的发展,始终踩在了时代的节拍上,而且是“快一拍,领着走”,而不是“慢一拍,跟着走”。

邓小平南方谈话公布的第二天,吴仁宝连夜紧急召开村党委班子会议,下达了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借钱吃足”,全村共借钱2400万采购钢坯、铝锭等原材料。3月11日小平南巡讲话精神正式传达后,全国掀起经济建设的高潮,随之而来的是原材料价格迅速上扬。这时有人建议把购进的原材料卖出大赚一笔。但吴仁宝还是把原材料用于企业的正常生产,既保证了客户的需求,又维护了华西村企业的信誉,这就是后来外界传说的,吴仁宝“开了一个会,赚了一个亿!”这件事情又一次证明,“找市长”不如“找市场”,把握市场的关键,就是要打好时间差、信息差、价格差,始终坚定走改革开放道路的不变决心。

20世纪90年代尤其是党的十五大以后,全国很多地方掀起了乡镇企业改制的浪潮,吴仁宝此时提出,“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不发展,最困难”。针对有关部门提出的“抓大放小”,他根据华西村情况实行“抓大扶小”,化解了“公”与“私”的矛盾。重点推行“一村两制”,既可以搞集体,也可以搞个体,但为了防止公私不分和损公肥私,村里规定不能“一家两制”,更不能“一人两制”,使华西村走出了一条以集体经济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多元化、混合型经济发展新路子。如今华西村集体所有占股比例为75.37%,村民个人占股比例为24.63%。

1993年12月,以1987年成立的村办集体企业江阴县华西工业供销公司为基础,在引进一批大型中外合资项目的基础上,华西村正式组建起华西集团公司。1999年7月,“中国农村第一股”华西村股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开创了“村庄上市”的先例。同年华西村销售收入达35亿元,人均收入远远超过全国城乡平均水准。在吴仁宝的带领下,华西人坚持解放思想,一切从本村实际出发,敏锐而精准地抓住了每一次发展良机,使华西村成为中国第一个“电视村”“电话村”“空调村”“汽车村”“别墅村”。

在带领华西人实现共同富裕的同时,吴仁宝教育村民要“富了三不忘”:不忘国家、不忘集体、不忘左邻右舍及经济欠发达地区。从20世纪90年代起,华西村先后在黑龙江和宁夏兴办了两个“省外华西村”;2001年开始以“一分五统”的方式,带动周边3.5万名村民共同致富;以“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国富了才算富”的胸怀,以“扶贫先扶志,扶志先育人”的理念,自2006来以来,与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开展互学交流活动,通过开展大学生村官、新型职业农民、少数民族村官等培训班,目前已为全国各地培训基层干部超过40万人次。早在1994年10月,吴仁宝就被评选为首届“中国十大扶贫状元”。如今,华西村每年对外帮扶的资金达1亿多元。今后,华西村围绕“一带一路”、对接“精准扶贫”,未来将通过智力扶贫、产业扶贫等,带动更多人富起来。

第三次思想大解放,2003年—2012年,华西村实现了“量到质”的转型。这一阶段,老百姓的需求从“物质”升到了“精神”

2003年,华西村已成为下辖8大公司、40多亿元固定资产、40多项“全国第一”的大型企业集团,从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小村庄,发展成农工商并举、年销售收入达105亿元的“天下第一村”。当时长三角地区已经出现用工荒,污染加剧,环境容量已成问题,土地成本也在大幅提高。華西村党委班子意识到,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进行产业转型,不能再一味地扩大再生产。为此,华西村党委提出,“不是要我转,而是我要转”“数量转质量、体力转脑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此后十多年,华西村苦练内功、强化内部,通过技术改造做差异化、特色化,各个企业专心做好自己的细分领域,而不是去跟其他大型企业做相类似的产品。转型之初,国内钢铁、化纤等行业蒸蒸日上,外界也不乏对华西村做法的质疑声音。但华西村坚持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不断加快钢铁、化纤等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升级,并且坚持不扩产,下定决心关停部分企业。到2013年,陆续关掉了普线、带钢、棒材等9家能耗高、效率低的企业,钢铁部分去产能130万吨,相当于原有产能的1/3,同时关掉了两家热电厂,每年减少原煤消耗21万吨。仅从2013年到现在,用于冶金、化纤、棉纺,以及海运、海工等企业的技术改造资金累计已达17.9亿元,实现环保能耗指标全部优于国家相关标准,使华西村真正“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留得住乡愁”。面对上级部门越来越严的各项检查,华西村不是担心他们“又来检查”,而是“请他们来检查”。华西村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得益于“三查”:企业日常勤检查、每个月自查、集团公司每个季度抽查,坚持环保走在前,避免将来交“学费”。

在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的同时,华西村还成功拓展了金融投资、旅游服务、仓储物流、远洋海工、农产品批发市场及矿产资源等一大批新兴产业。到云南开采大理石,到重庆、湖北建设农商城,到美国搞并购和芯片开发,到波斯湾开展海洋工程,到莫桑比克开采花岗岩。通过“产业+资本+人才”的模式,转型、提升两个举措同步走,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一起抓,把资源变成钱、把知识变成钱、把品牌变成钱。华西产业从东到西、漂洋过海,已经做到了全国和海外。

富裕起来的华西村意识到,只有脑袋富了,富才能更持久,也就是要让村民“精神比物质更丰富,脑袋比口袋更富有”。一个地方什么最宝贵?文化最宝贵。如果农村丢失了文化,农民就将失去精神支柱。留住乡愁、振兴乡村,就是留住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文化振兴也不是简单地让农民多认识几个字,而是要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为此,华西村更加注重文化的作用。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全村每年都要热热闹闹地过好立夏“诚信节”、立秋“丰收节”、立冬“孔孟节”,以及文化艺术节,把最能形成共识的“爱、敬、诚、善”教育融入传统节庆之中。发展健康有益的大众文化,华西艺术团每年都要自编自演文艺节目500多场,既有《和谐华西》等通俗歌曲,也有《将相和》《五女拜寿》等传统戏剧,更有深受群众喜爱的《十九大引领新时代》等主旋律歌舞。全力打造奉献文化,树立“有难官先当、有福民先享、有事党员扛”的价值导向,建立“党员联户1+10”制度,全村95个党员干部每人联系10户村民,每周到联系户家中了解群众需求、帮助解决困难,让无私奉献、服务人民成为华西村党员干部的新常态。

第四次思想大解放,2013年—现在,华西村明确了“好与久”的思路。这一阶段,老百姓的追求从“富裕”转到了“健康”

2013年3月18号,华西村老党委书记吴仁宝与世长辞。华西村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壮大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道路。2013年—2017,华西村完成的可用资金比上一个五年增加18.65%,上缴税费增加46.06%。这五年是不寻常、不平凡、不简单的五年,是继往开来的五年,是变与不变的五年,华西村变的是方式和方法,不变的是道路和信仰;变的是能力和创新,不变的是根基和底线;变的是体制和机制,不变的是责任和使命。这五年,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华西村生动实践的五年。

现在,大家都在谈论“高质量发展”,高质量的“高”,就是在解决“有没有”的问题后,要解决“好不好”的问题;在解决“快不快”的问题后,要解决“久不久”的问题。2018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中国改革发展的一切成就,都是干出来的!”中国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是逼出来的改革、摸出来的市场、放出来的活力、干出来的奇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也意味着中国历经“站起来”“富起来”后,到了现在的“强起来”。新时代有新课题,老百姓的所需所求变高了,从过去的“生存性需求”,到后来的“发展性需求”,再到现在的“享受性需求”,中国老百姓的需求每隔十年就会有一次大的跃升。华西村一贯以人民为中心,先后建起了文体活动中心、健康体检中心、月子疗养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等,让各类群体都能享受到一流的健康服务。2016年落成的面积3.18万平方米的文体活动中心,各类健身设施一应俱全,为村民提供了学习、健身、休闲的好去处。为了促进全民健身,华西村还成立了太极拳、羽毛球、乒乓球等俱乐部,特别是活动中心内的电影院,同步播放国内外影视大片,让华西人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而充实。

华西村还开展了“双送”活动,即送知识、送健康。这个健康不是单纯的身体健康,而是全面的身心健康。把年轻人送到美国西点军校去培训、送到贵州、青海等贫困地区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把骨干人员送去参加EMBA工商管理培训,把干部送到华西村设在西藏的培训基地去体验,每月举办青年智慧论坛等,让年轻人更快更好地成长成才。最近五年,华西村已连续选派179名35岁以下的年轻人去贵州锻炼,最近又选派35名年轻人到青海的贫困地区去锻炼。华西村党委每年都在三八、五一、七一、八一、十一等重大节庆日,以及半年度或全年度评优树模,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2017年,华西村大张旗鼓地表彰了163名优秀共产党员和124名优秀复退军人,尤其是隆重表彰了64位上过战场的老兵,目的就是要增强大家的荣誉感、使命感、责任感。

为了让人们今后提到华西村想到的不仅仅是华西有钱,更多的是华西的美丽、华西的正义和华西的文化,华西村大力推进“三项改革”:用人改革、制度改革、股份改革。改革就是要不分本村村民、外来职工,通过规范竞聘、同工同酬,做到公平公正、一视同仁,让所有人有更多的认同感、获得感、幸福感。今后,华西村将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立足资源均等化,把华西村打造成“农村都市”,既要有都市品质,又不失农村特色,城里有的各种服务设施农村也要有。为此,华西村为“农村都市”战略制定了八条标准:发展更高质量、管理更具规范、生态更加宜居、文化更现繁荣、人才更大舞台、社会更多包容、幸福更有温度、干群更讲正气。全村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把华西村打造成“两个一百年”:百年企业、百年村庄!

(作者系党的十九大代表、江苏省江阴市华士镇华西村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刘志刚

猜你喜欢

华西
冰球门神 华西列夫斯基
华西天地
最会讨斯大林欢心的苏联元帅
华西村,踩着国家的步点转型
没有吴仁宝的华西村
装傻的高手
没有吴仁宝的华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