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冯村:小草何以成为富民产业

2018-11-29沈和

唯实 2018年11期
关键词:草坪村民

在乡村振興战略深入推进的过程中,面对错综复杂的市场竞争,如何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助力城乡融合发展,既是乡村振兴必须正确面对的时代课题,也考量着基层党组织与乡村干部的智慧和担当。江苏省句容市后白镇西冯村通过十多年的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为乡村振兴提供了生动示范与有益启示。

一、西冯村创新实践结硕果

西冯村位于句容市道教圣地茅山西麓,是一个典型的丘陵山区型村落。进入21世纪以来,西冯村党支部带领全村500多户村民,紧紧围绕农民增收,深入挖掘市场需求,积极拓宽致富渠道,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大力发展草坪产业,交出了一份硕果累累的时代答卷。

农民收入持续增加。2017年,全村草坪亩均收益超过5000元,高出常规农业8倍;草坪销售收入1.8亿元,是西冯村历史上粮食经济最高年份收入的30倍;农民人均收入3.68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268万元,分别是10年前的10倍和15倍。农民生活质量显著改善,70%以上的农户在城里买了新房,90%的农户拥有小汽车。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草坪种植规模伴随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全村5000多亩土地超过95%用于草坪产业,同时带动周边乡村种植草坪5万多亩,逐步形成了国内最大的草坪集聚区。草坪营销业、物流业,草坪移植、绿化服务业快速成长,草坪产业成为美丽乡村特色景观,并带动乡村旅游业快速发展。

新型农民大量涌现。草坪产业技术服务人才、营销人才特别是电子商务人才加快集聚。全村共有480个草坪种植专业户、48支铲草坪专业队伍、320名花木种植养护人,120多名农民经纪人活跃在城乡草坪市场。可以说,哪里有草坪,哪里就有西冯人;哪里有西冯人,哪里的草坪产业就会快速发展。

城镇绿化美化生机盎然。西冯草坪不仅成了城镇绿化美化不可或缺的美丽景观,也是国家南水北调重点水利工程护坡固绿的生态景观,更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2014年南京青奥会等标志性场馆绿化美化的重要景观。草坪销售覆盖了全国12省(市)120个大中小城镇,每年累计绿化美化城镇面积相当于930个绿茵足球场。

二、小草成为富民产业的经验总结

通过多年的创新实践,西冯村草坪产业已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在促进农民致富、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社区治理等方面,展现出蓬勃生机和无限魅力。草坪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乡村走进城镇,从线下走到线上,成为支撑一方百姓致富奔小康的优势特色产业,究其奥秘,说到底就是以创新驱动发展。

党建创新,铸就草坪产业发展坚强引力。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是乡村振兴的根本和命脉所在,是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定海神针”。一是老党员趟出草坪致富路。1998年,西冯村老党员罗业贵在城里听说种植草坪效益很好、市场需求很旺,于是果断回乡,将自家数亩水稻地改种草坪,当年获得了高出水稻数倍的收益。这意想不到的喜事,引起村委会高度重视,并迅速采取积极措施推动草坪种植。一方面,村委会深入调查并组织村民学习罗业贵种植草坪的经验做法;另一方面,村里请来农业专家现场调研指导,深入分析西冯村扩大草坪种植面积提高种植效益的有利条件、不利因素和有效办法,反复统一村两委成员和党小组长、村民组长的思想认识,下定决心在全村推广草坪种植技术,帮助村民加快致富。二是党员干部带领村民种植草坪。村委会在推广草坪种植时遇到两个难题,许多村民面对草坪这个新生事物,一来担心种不好,二来担心不好卖。针对村民的顾虑,村两委多次召开会议,积极商讨办法,解决村民后顾之忧。对于担心种不好的问题,村两委从句容农校请来专家对村民进行科技培训,请老党员罗业贵对村民进行现场指导,帮助村民掌握种植草坪的诀窍。针对村民担心不好卖的问题,村两委组织村干部带头种植草坪,并且以村委会名义和村民签订销售协议,确保村民草坪销售无风险。党员干部的积极作为,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当年就有数十户村民种植草坪。此后通过党员干部带领和草坪种植户的示范引领,一批又一批村民主动加入到草坪种植队伍。到2009年,全村草坪和苗木种植达到5000多亩,基本上实现了“全覆盖”,形成家家户户种植草坪的良好局面。三是党支部引领合作社兴业富民。2003年,西冯村党支部书记李治顺主动兼任花草木专业合作社主任,发挥党支部在合作社发展中的战斗堡垒作用。通过“一带多”“多带一”等结对帮扶方式,引导党员与社员结对帮扶,并建立帮扶考评制度,带动更多群众致富。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开展“双培双带”行动,为农户提供草坪“种管养”“铲运销”一条龙式服务,形成了草坪产业“众学、众创、众帮、众富”的发展新格局。

技术创新,增强草坪产业发展不竭动力。产业竞争,归根到底是技术竞争。西冯村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不断提高草坪产业发展水平。一是积极引进新品种。针对普通草坪种植效益不高、缺乏市场竞争力的问题,合作社适时引入沙土草坪种植,有效提高了西冯草坪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引导村民种植周期长、销路好、利润大的彩叶苗木,拓宽村民致富渠道。二是积极引进技术人才。大力引进乡土技术人才,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句容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人才,大学生村官、返乡创业青年、退伍军人等人才,在西冯村草坪种植、推广、宣传、销售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积极建设示范基地。创建了40亩沙土草坪科普示范基地和花草木展示中心,分不同门类、不同品种建立草坪试验田,推动草坪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了由“有土到无土、由夏秋两季绿到一年四季绿”的转变。2017年,后白镇以西冯草坪为基础,创建了江苏省草毯绿波小镇和省级草坪研究院,为草坪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机制创新,激发草坪产业发展内在活力。2003年,西冯村成立“村社合一”花草木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运营模式,创新服务机制,为社员提供“产、运、销”一条龙服务。一是建立信息引导机制。积极开展市场调研,组织70多名经纪人搜集市场信息,掌握草坪产业市场需求,引导村民及时调整种植品种、种植规模和供货时间,村民足不出户便能拿到订单,形成了稳定的市场供求关系。二是建立基础设施保障机制。积极争取产业项目发展资金,不断完善重要基础设施,确保草坪、苗木种到哪,水渠、道路就修到哪。三是建立运输服务机制。成立草坪运输服务队,组织200多辆专业运输车,对合作社销售的草坪实行统一运输,不断降低生产运输成本。2009年,西冯合作社被评为“江苏省百强农民合作社”;2014年,又荣获了“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称号。

營销创新,挖掘草坪产业发展市场潜力。推进产业做大做强,需要不断创新商业模式,有效挖掘市场潜力。西冯村积极利用现代营销手段,以移动互联网为主要渠道,实现产品销售业绩的几何级数增长。一是大力发展电子商务。草坪产业要赢得市场,仅靠双腿跑市场的第一代营销模式难以满足需要。互联网时代全新的二代营销模式,给西冯草坪产业大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会。早在2006年,西冯村花草木专业合作社就建立了销售网站,注册了微信公众号,在网上买卖草坪,走上了现代市场交易之路。借助互联网平台,西冯草坪销售到南京、上海等大城市。然而,真正让西冯草坪从“散户”走向产业、从徘徊走向裂变的,是“全民众销”模式的出现。“全民众销”是“移动互联网+”推荐营销,以移动互联网为传播渠道,以QQ、微信、微博等平台为载体,让买家在购买产品的同时主动参与产品推广销售,这是移动互联网思维下的创新营销模式。这种新型销售模式,让西冯村草坪销售风生水起、蒸蒸日上。2017年,西冯草坪网上销售收入达到1.5亿元,占全部销售的83%。如今西冯草坪已远销全国各地,并逐渐走出国门、迈向海外。二是着力打造品牌。品牌是市场的通行证,打造品牌是赢得市场的重要手段。2011年,西冯村成功注册“西冯”牌商标,并广泛使用于草皮、植物、花等西冯草坪产业的各类品种。2017年,西冯村成功申报“西冯草坪”国家地理标志集体商标,通过实行严格准入机制,有效保证了西冯草坪质量、规格和价格的统一。目前,“西冯草坪”已经成为国内草坪产业叫得响、有信誉、高质量的畅销品牌,赢得市场广泛信赖。

三、西冯村发展草坪产业的重要启示

西冯村发展草坪产业的创新实践,使全体村民实现了持续增收,使乡村变得更加美丽宜居,为有效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带来诸多有益启示。

启示之一:产业发展是富民的重要支撑。产业兴则百姓富。只有产业兴旺,老百姓才能“生活富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说到底就是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从产业上保证农民持续增收,不断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具体而言,就是要通过优化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产业链”,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夯实富民兴村的产业基础;就是要通过科技创新,做特做优品牌与无形资产,增强产业生命周期与核心竞争力;就是要通过吸引集聚人才特别是职业农民,保持产业发展的旺盛生命力与持久力。

启示之二:机制创新是富民的活力所在。机制创新有利于激活市场、激活要素、激活财富,是兴业富民的动力源。实践表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新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真正让土地、劳动力、资产、自然风光等要素活起来,加快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切实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启示之三:党建引领是富民的重要保障。“雁飞千里靠头雁”,乡村振兴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实践表明,必须切实建好农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不断增强党的政治保障;必须选优配强村支部书记,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影响力;必须将基层党建创新与村民代表大会、村民议事会、老年人协会等自治组织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探索乡村善治新模式,有效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沈和:江苏省人民政府研究室副主任;徐志明: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吴群:南京农业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刘志刚

猜你喜欢

草坪村民
走进苏村,共赏苏村民歌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小草坪
非暴力
我家门前的草坪
地球村民们的笑容
奇怪村子的女人
我们都爱大草坪
小鲜肉不可不知的生存技能
爱护草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