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新闻
2018-11-29
“改革开放40年来,民营企业蓬勃发展,民营经济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民营经济的历史贡献不可磨灭,民营经济的地位作用不容置疑,任何否定、弱化民营经济的言论和做法都是错误的。”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0月20日给“万企帮万村”行动中受表彰的民营企业家回信,对民营企业踊跃投身脱贫攻坚予以肯定,勉励广大民营企业家坚定发展信心,踏踏实实办好企业。
“中国将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力度,采取进一步措施扩大市场准入。对于在华注册的各类企业,我们都会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中国经济正处在向高质量发展的阶段,市场潜力巨大,欢迎包括荷兰企业在内的各国企业抓住机遇,拓展合作,抢占商机。”
当地时间10月16日中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海牙市立博物馆与荷兰首相吕特共同出席中国—荷兰经贸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
“人大代表是个光荣的称号,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代表要把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作为充分发挥作用、依法履职尽责的基本功,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真正了解人民群众在想什么、忧什么、盼什么,号准人民群众的脉搏,汲取人民群众的智慧,当好党和国家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10月25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在京主持召开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座谈会,听取代表们对人大工作、民主法治建设等方面的意见建议时说。
“国有企业多处于产业链上游,在基础产业和重型制造业等领域发挥作用,民营企业越来越多地提供制造业产品特别是最终消费品,两者是高度互补、互相合作、互相支持的关系,未来中国经济将沿着这个方向不断提高,走向高质量发展。”
10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就当前经济金融热点问题接受央媒记者联合采访时表示,“我们必须从传统固化的观念,转向用全新的现代化产业链理念来认识国有和民营经济”。
“法治意识并不是每个人天生就有的,需要有一个学习和训练的过程……通过学校教育的正确引导,使他们树立宪法和法律具有至高无上权威的理念,培养秩序与自由相统一的法治观念,引导他们确立权利义务相一致的规则意识,践行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行为准则。”
10月14日出版的《光明日报》刊发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张永和《提高公民法治意识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基础》的文章。
“回顾海南经历的大起大落,主要有三次:第一次是汽车走私事件,第二次是房地产泡沫,第三次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初期房价大涨。这三次大起大落值得我们反思:为什么海南在改革开放刚刚起步,就发生震动全国的汽车走私事件?为什么一次次的政策利好都被一些投机者当成赚快钱的机会,急功近利?这些弯路从表面上看是投机和外部的冲击,但根子是对中央政策的理解不深、掌握不准、落实不到位。”
10月17日,《海南日报》刊发海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赐贵文章,反思海南经历的三次大起大落。
“每一次技术革命,大约都是50年,前20年是技术的变革,后30年才是应用的变革。未来数据是重要的生产资料,计算是生产力,而互联网是生产关系。技术将会改变传统零售业、制造业,改变服务业,改变教育,改变医疗,改变我们认识和思考世界的方式。”
10月19日,2018世界VR(虚拟现实)产业大会在江西南昌开幕。阿里巴巴公司董事局主席马云在大会演讲中表示。
“培养富有社会责任感的拔尖创新人才是西湖大学最根本的任务。大学创建的前6年(2016-2022),西湖大学只致力于培养博士研究生,依托优秀师资培养一批敢为天下先的优秀青年科学家,挑战世界范围内的科学难题,不断推进人类的知识前沿。”
10月20日,西湖大学成立大会在杭州举行,校长施一公发表题为《磨砺以须,倍道而进》致辞时说。
“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能力水平,照见一个人的精神品格。批评贵在坦诚真挚,来不得虚与委蛇,甚或苦心算计。争做表里如一的人,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多些善意批评的火药味,才能共同营造风清气正、团结和谐、务实奋斗的良好氛围。”
10月22日出版的《人民日報》刊发评论文章《“当面锣 对面鼓”》如此写道。
“3年多前,我在入职讲话中曾说:‘北大从来不止是一所学校,她是人们心中的图腾。北大是国家的、民族的、人民的,我们在北大做事情,绝不能就事论事,更不能只考虑一己之利,一定要从国家、民族和人类文明的视角,来观察、规划和做好每一件事情。”
10月23日,北京大学迎来重磅人事变动,林建华卸任北大校长职务。在卸任演讲中,林建华表示。
“纵观这些形形色色的‘小圈子,虽然方式各异,或是拉帮结派,一些官员热衷拉关系、架‘天线、搞‘勾兑;或是滥用公权,把分管领域当成私人‘领地,把下属当成家臣;或是官商勾结,一些官员与老板之间保持相对稳定的关系圈子,进行封闭式权钱交易……但是本质相同,都是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为一己私利编织利益同盟。”
10月15日出版的《中国纪检监察报》刊文指出,热衷搞“小圈子”,总有一天会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