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下情境化游戏化的区域环境创设
2018-11-29尚雅楠
尚雅楠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铜川第二幼儿园,内蒙古 鄂尔多斯017000)
一、深入主题,让区域游戏自主化
在创设主题背景下的区域游戏环境时,我们要将幼儿的主题活动与区域游戏相互联系,打破之前主题活动与区域活动独立进行,缺少相联性、互助性的特性,让主题内容在区域游戏中得以延伸,使游戏变得更加有生命力。
如大班主题《我是中国人》,之前孩子们在主题学习时只做了解,区域活动无主题,通过教研及课题研讨,老师们开始尝试让幼儿先通过图片、视频资料等了解了长城后,联系区域互动,如在建构区,运用一些低结构的材料发挥想象,那些高高低低的积木也许是烽火台前屹立的渺渺烟火,也许是孩子心目中的一抹砖石。最终合作完成心目中那雄壮的长城。
这样,主题环境与区域环境的有机整合,不仅紧扣主题,而且使两者交错相融、浑然一体,最大限度地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和主动性,让幼儿在适宜的区域情境中,玩起来,学起来。
二、依据幼儿年龄特点,让区域游戏更贴近生活
我们都知道,幼儿年龄越小情感因素影响越大,所以在选择与投放区域材料时,教师要有意识地以情境化的形式来为幼儿呈现区域活动内容,同时注意,一定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尽可能多的融入孩子经历过的生活素材,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最终获得情感上的快乐体验。
例如小班,他们刚离开父母进入幼儿园,无论从心理还是生理,都是一个重大的环境转变。而家是孩子们最熟悉的地方,也是最能感受到温暖和安全的港湾。在主题活动《我爱幼儿园》中,教师在环创是注重的是温馨和谐的感觉。同时尽量体现出热闹、丰富、充实、温暖的感觉。如统一色调的娃娃家的床品、沙发等,在划分娃娃家的区域时,也采用和孩子们实际家庭一样的分布格局:有客厅、卧室、卫生间、厨房,孩子们犹如在一个真正的家庭中模仿成人的活动交往;在选择娃娃家的家居用品时,选择带有孩子喜欢的动物图案的布料做装饰;在娃娃家的墙面上呈现孩子的家庭合影,;在选择自己要当的角色时,墙面上已经挂上了孩子们最喜爱的围裙妈妈、小头爸爸,大头儿子、女儿、爷爷奶奶等形象,孩子只需跟着自己的意愿自主选择即可,让孩子在家的氛围中情绪得到缓解和放松,在游戏情景中再现生活经验等。让幼儿在自主的游戏中激发幼儿的学习动力,从而引发、持续较稳定的互动兴趣。
三、明确规则,让幼儿自主与环境互动
我们常常倡导,童真、童趣,让孩子做环境的主人。让环境绽放美,幼儿感受美的同时,主动与环境“对话”,体验互动的喜悦和成功的快乐。
在区域游戏开放的前期,幼儿有争抢、推挤的现状,我们尝试选用容易被幼儿理解和操作的物品,来提示幼儿的进区人数。如教师用幼儿绘画的5把小锁子代表可进区域5人,幼儿选区域时,需要把自己进区域的夹子(上面有钥匙标志)夹在区域卡上,还可以用照片张贴作为材料取放位置的告知提示等。
又如小班幼儿角色游戏,他们还处于独自游戏和平行游戏阶段。他们的游戏主题和角色均带有不稳定的特点。常表现为看到别人玩什么,就扔掉自己手上的东西去玩别人的。孩子们常常不知道知己在做什么,目的性不够强,没有角色意识。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将角色游戏与区域活动融合在一起,教师与幼儿共同选择了幼儿喜欢的小动物为不同的角色区域和学习区域设定为小动物的家,并在各区提供适量的挂牌,以去小动物家做客的形式入区,幼儿的角色意识增强了,在游戏中还引发了各种角色情景,如:入区时,孩子们会边敲门、按门铃边说“某某小动物在家吗?”,离开时,会与区域标志上的小动物说“再见”。一段时间后,发现幼儿进区常规相当稳定。
这种生动、形象、直观且具有丰富的教育内涵的提示,能够帮助幼儿了解游戏规则,养成良好的游戏习惯,保障游戏活动的自由、愉悦、有序开展,帮助幼儿学会关注他人,学习调整个体行为,提高其游戏的意向性。
四、区域活动常规游戏化
开展区域活动时,良好的常规培养非常重要。活动开始,教师每次都对幼儿讲解各区域常规要求,可在活动结束时,教师依然要花大量的时间整理收拾活动场所和器具。其实,教师可尝试以自编儿歌、故事围绕各区域活动常规要求引导幼儿进行区域游戏常规的培养,使幼儿在游戏化的情境中了解自己必须遵循的活动规则。如大班的整理自编儿歌:“来来来,大家一起来,说说你的开心事,说说你的好创意,有问题,没关系,我们大家帮助你,帮助你!”
这样,把区域活动寓于有情境、游戏之中,真正实现了主题活动与区域活动的优化整合,让两者有效地融合在一起,让孩子们在活动中获取新知,在操作中得到发展,在游戏中感受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