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小学语文阅读思维训练
2018-11-29王波娣
王波娣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方桥小学,浙江 宁波 315514 )
思维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是提升学生的智能的关键。只有在小学语文阅读中不断锤炼学生的思维,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文章所传达的思想感情。阅读教学中的思维训练更像是一次学习的蜕变,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智能,也能帮助学生完成思维深化,学生会逐步明白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语文素养也会得到培养。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部分语文教师已然沿用传统一刀切、单向式等教学模式,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取得更好的语文成绩。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习惯第一时间摆出课文重难点,随后不断设置疑问来催化学生的思维,最后将课文的中心思想最后引出。这种传统阅读教学模式存在以下弊端:
(一)抑制了学生的差异性、主动性、个性发展
在一言堂这种教学课堂上,学生只能跟着教师的思想走,被动的思考教授给出的问题,习惯性地接受老师给的答案。长此以往的发展下去,导致学生逐步对语文阅读失去兴趣,更别谈什么阅读创造性阅读;
(二)束缚了学生的思维
由于学生智力水平、生活经历以及学习方式的不同,他们在阅读课文的时候,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提出和思考问题。然而,由于部分教师采用“一刀切”的旧模式,只会无形中将学生的思维转入教师既定的轨道之中,学生的个性化思维也难以得以体现。
(三)无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学习本身就是“不断质疑、不断提出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部分教师总是提前为学生准备出问题,在学生未有疑问的时候强行给学生加“疑”。直接导致学生将自己的“疑问”抛出脑后。长此以往的发展下去,学生的思维将逐步僵化,独创性、自主性就很难发挥出来。
以上问题的存在直接导致学生阅读思维无法得到锻炼。所以,身为一名新时代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阅读教学中的主人翁地位交还给学生,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主解决问题,从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思维训练策略
(一)大胆质疑,锤炼思维
鲍波尔曾经说过:“正是问题激发着我们去发现、去实践……”心中有疑是提升智能的开始,是学生探寻真理的重要动力。正如朱熹说的:“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所以,语文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多思考、深度思考,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具体教学策略如下:
1.预习中大胆质疑。在教学新课文之前,语文教师要先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要求学生不但能流利朗读课文,还应随手将课文中不认识的字词以及语句勾画出来,在书上留下思考的痕迹。并且还应鼓励学生将这些问题整理到质疑本上,带到实际阅读课上去问老师或者其他学生。学生质疑的过程,实质就是学生思维活动的过程,能提出问题,就说明薛恒动脑子了,这样长期坚持下去,有利于学生独立提出问题习惯的养成,这对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主旨有积极的影响。
2.教学中深度释疑。引导学生在预习中提出疑问是为了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为了让学生思维兴奋,并且有效转移到实际阅读教学当中去。因此,语文教师要因势利导,传授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让学生在自主阅读过程中找出不理解的地方,加上自主合作探究以及教师的科学指导,最终能深度理解文章大义,达到思维锻炼。阅读教学中带领学生深度释疑,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旧知,也能帮助学生获取新的知识,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自主释疑的能力
3.课后质疑。阅读本身就是开放式的。所以,阅读有始有终就变得尤为重要了。在教学临近尾声,语文教师应预留出一部分时间,询问学生的掌握情况。特别针对课堂上“吃不了”的学生,再次启发其思维,帮助其“吃饱吃透”;待全班薛恒都能从文章中表达自己个性化的思想为止。
(二)解放思想,拓展思维空间
小学生天性聪颖,思维活跃、喜欢联想。倘若语文教师只懂得单纯进行教学,却不发挥和解放学生这一天性,很容易让语文教学成为一潭死水。所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注重解放学生的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独创性、新颖性,鼓励学生将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表达出来,立足原知识点,去畅想和创新新的情节和形象,这样训练学生的思维,才能增强语文阅读的时效性。
总而言之,阅读教学离不开思维训练。身为一名新时代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将思维训练当作一项重要内容,不急于求成,循序渐进的锤炼学生得到思维,通过引导学生质疑、释疑,发挥联想,锤炼学生的思维品质,从而为学生更好的学习语文知识打下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