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实践与研究
2018-11-29汪志光
汪志光
(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石鼓镇鲁瓦完小,云南 丽江 674113)
数学本身是一门应用型非常强的学科,数学知识院子生活,也高于生活,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为了让小学数学呈现出新的状态教师还需要对学生的实际知识运用能力进行培养,更好的改变知识的呈现状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从高年级学生的实际出发,寻找教学素材,制定出教学策略,这样实现对学生数学知识运用意识的提升。
一、对学生应用意识进行培养的影响因素分析
小学生的学习还需要教师做出多方面的分析,教师要结合着学生的学习实际,结合着教学实践充分的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除了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还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学生的数学逻辑能力。但是影响教师此方面教学实施的因素比较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部分教师数学知识运用意识不强,新课程改革之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课堂教学需要运用多种方法来启迪学生,并且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若是教师缺少这方面的意识势必在课堂上无法运用方法对学生进行激发,实际生活遇到的问题也无从解决,因此难以有效的发现数学问题,学生也就没有意识去使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
其次,传统功利性教学思想严重,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钟志师轻视能力的问题,并且过于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这样的教学就极大的忽略了学生的知识运用,传统含义上学生解答问题的技巧严重化,理论知识比较多,学生的应用意识缺失较大[1]。
二、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实践与研究
(一)教师教学强化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对知识有了重新的认识,并且也可以再次当中发现数学的作用和价值。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学生学习要和生活结合在一起,尤其是高年级学生的学习除了要依照大纲进行教学之后,更需要关注和生活的具体数学案例。
例如,在学习《圆的认识》过程中在这里教师将高年级学生的教学目标设定为认识圆,1、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2、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同一个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3、掌握画圆的方法,会用圆规画圆。4、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中可以使用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现象引发学生的思考,教师的导语可以使“对于圆,同学们一定不会感到陌生吧?生活中,你们在哪儿见到过圆形?见过平静的水面吗,如果我们从上面往下丢进一颗小石子你会发现了什么?(正像同学们说的那样,有水纹、圆……)”接下来教师提问,对于圆,你了解多少,想知道些什么?自己能否在课本上画出圆。学生可以带着自己的疑问去主动的寻求关于教师问题的答案,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对知识有深入的理解,潜移默化的提升了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动手能力[2]。
(二)教师鼓励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眼光观察问题
生活处处充满数学知识和数学案例,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能力,运用新的角度去观察和发现去解读,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教师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生活,接触各类的事物,尝试着将数学和相关的问题结合在一起,让问题的解决能够有理有据。例如,尝试着使用语言去描述周围的事物,逐步的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不断强化自我数学运用能力。例如,学生在学习路程问题的过程中,就可以将路程、速度还有时间做出分析,自己到学校的距离,怎样走才可以节省时间,才可以提升速度,这些都是数学和学生生活的直接联系。增强教师的数学运用意识才可以在教学中强化学生的运用意识,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对问题进行分析,找出生活因素,解决数学实际问题。
例如,关于行程的问题:星期天爸爸开车从家里开往动物园,已经行了全程的2/5,如果再行36千米,正好到达家和动物园两地的中点。家与动物园两地相距多少千米?这种问题就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更是可以运用数学知识快速解答的,因此教师要尝试着运用生活化方法解决数学问题,让学生的数学知识运用意识得到增强[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实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要结合着生活中的元素进行教学,不断的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让学生可以使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