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18-11-29何会
何 会
(贵州省毕节地区织金县绮陌街道阿烈小学 ,贵州 毕节 551700)
引言:小学是发展学生思维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教师应通过探究式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与学习能力,加强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意识,从而提高整体教学效果[1]。小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好奇心、求知欲,对新鲜事物具有较强的探索精神,教师应该运用学生的心理特点,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引用探究式学习方法,以此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欲望。
一、创设学习情境,激发思考欲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培养学生的动脑能力,比直接灌输思想更为重要[2]。小学数学与其他学科不同,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倘若学生在学习中无法掌握之前学习内容,那么在之后的数学学习中,会变得十分困难,这也是无法有效提高数学成绩的重要原因。针对这一问题,数学教师应注意教学方式的有效性,可以通过创设探究式情境,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获取数学知识,不仅有助于思考问题,还能改变以往对数学的看法。在数学情境的带动下,生动的教学内容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索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数学“相遇问题”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以下探究情境。教师问学生:“在去往学校的途中,你们是否会注意周边的景物?是否有留心观察马路上汽车行驶的方向?”学生开始回忆并认真思考,然后回答:“汽车的行驶方向是不同的。”然后,教师组织学生继续探究,“如果车辆在一条马路上,并且从两个不同的方向驶来,经过一段时间后会发生什么?”同时,让两名学生模仿行驶中的车辆,在讲台上表演,学生通过直观的视觉感受,回答道:“一段时间后,两辆车会相遇”。进而,教师引出本节课中,时间、速度、路程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多媒体播放教学课件,生动讲解课题。有了之前的情境表演,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思维也变得更加活跃,有助于加深本节课的学习。
二、引导自主探究,培养思考能力
国家的富强离不开对人才的培养,小学生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加强对小学生科学素养与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助于综合型人才的养成[3]。并且,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对学生基础教育重视度逐渐提高,探究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受到教师青睐。该模式是以学生为本,通过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思考意识,促使学生主动获取更多科学知识。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离不开教师的鼓励,教师应以亲切的话语、乐观的态度,关爱每位学生,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想法,积极探索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数学“分数的基本性质”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使用图片导入本节课内容,让学生指出图片中不同式子的关联性,学生认真思考后获得答案。接着,教师又问:“你们是如何得知这些分数是相等的,这样的分数还有哪些?”为了加强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通过折纸的形式进行演变、推到。从而发现,当折叠次数一样时,分数才能一样。通过这种探究式教学方式,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学习方式,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三、使用科学方法,培养探究习惯
新课标指出,小学数学的教学宗旨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在探索中发现知识、获得知识、掌握知识,通过潜移默化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并逐渐形成符合自身发展的学习技巧。为此,教师应选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实现这一目标。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数学“三角形的内角和”这部分教学内容时,可以利用科学探究模式帮助学生养成探究知识的习惯。为了引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概念,教师首先让学生思考“三角形的内角和多少?”学生根据之前学习的三角形有关内容,猜测其为180度。随后,教师带领学生进行验证,并问:“是否所有三角形内角和均为180度?”组织学生动手测量,通过实践验证自己的结论是否正确。在此次教学环节中,教师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学生在猜想、推理、验证等环节中得出的数学结论,不仅数学思维得到发散,而且形成良好的探究习惯。科学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落实新课标的教学宗旨,还能有效完成教学目标。
结语:随着时代的进步,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创新。探究式教学十分符合学生心理特点,能够在融合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思维,是一项有效的教学形式。在数学课堂中使用该模式,不仅能够活跃学生思维,还能养成自主动手能力,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会解决问题,这样既有利于提高数学成绩,也能为今后数学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