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2018-11-29彭霞
彭 霞
(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周溪镇中心小学,江西 九江 332600)
引言:随着教育的改革深化,小学语文朗读越来越受关注和重视,同时对其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方法不仅不利于提升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也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发展需求。针对这种情况,必须积极采用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帮其培养良好朗读习惯,进而可在整体上提升小学生朗读水平。
一、小学生语文朗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词汇量是十分有限,而且认识的字、词比较少,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朗读效果的提升。在实际朗读中,经常会出现词语发音错误的现象。另外,在朗读文章时,由于很多句子结构比较复杂,学生语言能力比较低,在长短句停顿方面经常出现错误。而且学生接触文章比较少,对很多文章内容与情感不能完全理解,在实际阅读中缺乏感情的融入。
二、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一)朗读形式多样化,引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学生朗读兴趣的最佳时期。因此,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采取有效的朗读形式。由于传统教学中,主要以单读、齐读形式为主,学生会感觉枯燥无聊,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必须要采取多样化的朗读形式。例如,可以采取比赛读法、游戏读法、两两对读等[1]。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对新的朗读法会比较感兴趣,尤其是进行比赛朗读时,学生会更积极主动的完善自己,对不认识字词提前查找,以便能取得良好的成绩。游戏朗读法能让学生感受到朗读的乐趣,进而真正的喜欢上阅读。而男女对读也是比较有效的一种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这一节时,就可以运用男女对读的方式,让学生以舞台话剧的形式开展对话,一个同学扮演廉颇、一另个学生扮演蔺相如,其他学生担当独白部分,这样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营造了活跃的课堂氛围,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表现自己的机会,而且对其朗读水平的提升也具有重要意义。
(二)加强指导,让学生在初读时形成整体感知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之所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教师的指导不到位。小学生接触朗读的时间比较短,还没有掌握有效的朗读方法。为了提升朗读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要对小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尤其是在小学生初读的环节中,教师必须根据他们朗读中存在的问题,给予合理化建议。在朗读过程中,需要让学生认识并了解文章的重点字词,这样不仅可以促使其顺利朗读,而且还有利于使其对课文形成整体性的感知,进而有感情的去朗读文章,对其理解能力、朗读水平的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初读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对大体内容有一个了解。为了能够让学生带着思考去读,教师可以在朗读之前,根据文章内容合理设计几个问题,让其带着问题去读,这样既提升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又可以提升朗读的有效性。例如,在学习朱自清《背影》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朗读中,思考文章一共写了几次父亲的背影,这样学生可以有针对性的朗读,而且还能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思路,能够更好的对文章进行感知,进而可促使小学语文课程朗读教学有效性进一步提高。
(三)培养学生自主朗读意识
提升学生朗读水平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而且还需要长期的训练,只是利用课堂的时间进行朗读,是难以对学生进行有效训练的,而且也不利于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因此,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对学生朗读意识的培养加以重视,使其能够积极主动的去朗读,通过大量的朗读不但可以拓展知识面,而且还会使其朗读水平大幅度提升[2]。因此,教师需要重点培养小学生的朗读意识。由于不同年龄阶段兴趣爱好不同,对文章需要也有所差异,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为学生推荐合适的读物。例如,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他们的语文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因此教师要推荐一些简单好理解的文章,或者插图多一些的书籍,这样能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可以引导学生看《石头汤》、《十万个为什么》、《海底两万米》等书籍。而小学高年级学生应该读一些理解难度较高的书籍,例如,《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青鸟》等。同时,还要为学生搭建分享平台,确保其朗读热情,提升其朗读意识。
结论: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自主朗读意识,加强指导,让学生在初读时形成整体感知,而且还要采用多种朗读形式,激发学生朗读兴趣,进而可减少朗读错误发生,还有利于提升学生朗读水平,对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