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例谈
2018-11-29徐秋香
徐秋香
(江苏省如东县岔河中学,江苏如东 226400)
引 言
微课兴起于美国,最近几年传入我国,在中学课堂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对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兴趣、学科教学有效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意识等起着重要作用,具有重要价值。微课的授课时间和传统课堂的教学时间相比较短,一般情况下在10分钟左右,讲授的知识比较专一,主题性和专项性较强,利于学生对单一知识的掌握。
一、微课的特点与作用概述
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网络进一步地融合到人们的生活当中,微课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产生的[1]。微课的播放时间短,讲解内容专一,使用时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学资源多样性强,呈现方式多种多样、教学内容主题突出、具有很强的趣味性等特点,使得微课一经被应用,就受到师生的热烈欢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注重物理基础知识的讲解,但物理是一门比较难的学科,很多知识点比较抽象,特别是课堂教学中的重难点和疑点是学生难以掌握的。如果仅靠纯粹的课堂讲解是无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的,同时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也不能有效激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而微课能有效改变这种教学情形。微课由一系列的视频教学内容构成,包括知识点的讲解、重难点和疑点的专题讲解、专题知识讲解等。这些教学内容,可以有效巩固学生学过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拓展物理学习视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微课在物理课堂中的应用策略例谈
1.利用微课导入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物理是理论性和实验性相结合的学科。教材中的一些重点知识需要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当学生参与了实验的过程,就会明白知识形成的原理,提高对这些知识的理解程度。但是由于一些实验的危险性和实验条件的限制,很多物理实验没法让学生亲自参与,这就不能有效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不能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因此,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微课进行教学,可以创设出一定的教学情境和氛围,并设置一些问题和悬念,以引出将要讲解的知识,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授《大气压强》的时候,可把教材中的瓶吞小球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在实验室事先录制好,并在后期剪辑制作好。马德堡半球实验只能在实验室进行,而不能到课堂教学现场进行展示,这就限制了学生对此实验的学习兴趣。但是如果通过微课把此实验的实验过程呈现给学生,学生就会对实验有更加直观的体验。“马德堡半球实验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这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再如,讲解《平面镜成像》的时候,可提前在实验室内把在水中点蜡烛或空箱变物的有趣实验制作成微课,在上课前直接让学生进行观看。这些实验直观、有趣、生动,可激发学生的探究激情,节省实验时间,又可提高实验的成功度和效率。但是应注意使用微课的度,不能太依赖微课进行教学,要把课堂讲解和微课结合起来,掌握好课堂教学节奏。
2.利用微课网络资源,突破教学重难点
初中物理教师既要讲课、辅导学生、批改作业,还要备课,他们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如果想把教材中的知识点讲解得全面和透彻,仅仅依靠一个教师的力量是不大可能完成的,特别是对于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种情况下,可以先把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及疑点找出来,然后到互联网上搜索与此有关的微课。网上的微课资源中,有很多是名师制作的,无论是呈现知识的方式,还是教学内容的质量,都是比较优秀的,经验不足的物理教师可以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参考与借鉴。
例如,讲解《机械运动》的时候,先找出本章的教学重难点,如运动平均速度的测算、物体运动的快慢等,然后再到互联网上搜索和此重难点有关的微课内容。先给学生讲解“机械运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等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后,就可以播放微课让学生学习,从而对“机械运动”的本质有进一步的了解。这既让学生掌握了重难点知识,又让学生巩固了基础知识,还能从其他教师所讲的观点中获得更多的收获。引入网络其他优质微课教学资源,节约了制作微课时间,给教师留出了更多的时间辅导学生遇到的难题。
3.利用微课实验视频,提高物理教学效果
初中物理学科在教学中需要做很多的实验。就实验的复杂程度来说,有复杂的、有简单的;从实验用时来说,有的用时比较少,几秒钟或几分钟等,有的耗时较多,需要几天或者几个月,甚至几年;从实验场地来说,有的实验在教室就可以完成,而有的实验必须在实验室做。对于简单的和用时少的实验,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做,但对于必须在实验室做的实验,如危险性大的、耗时很长的实验等,课堂上就无法及时完成。而且,纯理论化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也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再加上有些物理知识和物理理论非常抽象,只靠理论讲解,学生是很难理解和掌握的。
面对如上的实际教学情况,必须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引入微课,可事先在实验室中把上课要用到的微课录制好,在课堂讲授过程中,根据教学计划和实际教学需要,把微课的视频内容播放给学生。这样做可以节省课堂教学时间,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实验全过程,掌握实验现象,对实验各个环节都能有所了解。
例如,在讲授《平面镜成像》的时候,由于做平面镜成像实验,过程比较复杂,而且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有时候甚至会以失败告终,因此这样的实验不符合课堂演示的条件。这就要求物理教师在实验室内提前录制好,并在后期剪辑过程中,给实验配上文字或声音说明。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随时拿来使用,最终效果也是非常好的,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而且可以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4.利用微视频教学内容,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可以和微课相结合进行授课,同时在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总结和梳理物理知识的过程中,也可以使用微课。比如,可以把教材中每个章节的教学重难点,经过教师的总结和梳理后制作成微课,学生通过重复观看这些微课,就可以很容易地记住这些知识。在利用微课让学生观看实验教学时,可以发现学生非常关注实验现象,但往往会忽视对实验原理的理解与掌握,也会对实验步骤、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掌握不当。
因此,在每节课的最后,物理教师应把课堂教学内容、实验步骤和方法、实验器材使用方法等制作成微课,让学生通过微课的学习,提高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构建物理知识网络,掌握实验原理,熟悉实验步骤,明白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等。例如,在讲授《摩擦力》的时候,由于本节内容包含太多的知识点,无论是实验还是理论知识,学生学起来都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把这些学习难点制作成微课,以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率。
结 语
总之,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可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学生物理学习效率,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重难点等。因此,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科学合理地应用微课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1]李峰.初中物理“微课”教学的特点及改进措施[J].文理导航(中旬),20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