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2018-11-29陈步文

名师在线 2018年12期
关键词:设置师生美术

陈步文

(福建省长乐华侨中学,福建福州 350200)

引 言

师生关系伴随新课改教育创新思想的贯彻落实正在悄然发生转变,在传统教育体系中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处于课堂从属地位的师生关系,已经无法适应创新型教育模式实践需求,并成为制约教育内容有效落实的消极因素之一。为此,教师不断总结以往教育经验,在新课改教育理念指引下,探究师生互动良性关系落实方略,使教师得以有效掌握学生学习需求,以此为依据调整教育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构设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成效。基于此,为了使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水平得以有效提升,探究师生互动有效方略显得尤为重要。

一、通过“小教师”活动实现师生互动

在以往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习惯以主体地位向学生灌输书本知识,使学生无法积极参与到美术鉴赏课堂教学过程中,无法实现师生互动。基于此,高中美术教师应秉持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从教育实况出发,视学生为教育主体,丰富学生课堂教学准入路径,提供师生互动平台,凸显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创新价值。例如,教师在进行“各地的风土人情”的教学时,可设计“小教师”活动,鼓励学生以教师角色针对自身感兴趣的内容展开课堂教学,教师作为学生聆听学生所教授的内容,并与其他学生一起提出问题,在检验学生美术鉴赏知识掌握情况基础上,可实现师生互动的教育目的,使学生感受到美术鉴赏课堂教学的无限乐趣。高中美术鉴赏课堂教学活动创新形式丰富多样,不局限于“小教师”这种活动方式,如教师可采用问卷调查法的方式,询问学生所期许的美术鉴赏课堂,思考满足学生学习愿景的活动方法,丰富学生课堂参与路径,提升师生互动成效[1]。

二、借助案例分析教学法实现师生互动

在传统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过程中,教师为有效完成教学目标,向学生机械灌输书本知识,仅以书本内的美术作品为基础,向学生讲授美术鉴赏知识。然而学生对美术书本内固有内容早已失去兴趣,该方法无法调动学生美术鉴赏学习积极性,使课堂变成教师的“独角戏”,无法实现师生互动。基于此,教师可借助案例分析,挣脱书本知识对美术鉴赏教学的禁锢,用具有代表性与分析价值的案例,激发学生美术鉴赏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实现师生互动教育目的。例如,教师在进行“追寻美术家的视线”教学时,可导入图片欣赏《月华图》和《星夜》,引导学生把握画面的情感内涵:画面表现的是什么场景?和我们平时感受或记忆中的场景有什么不同?让学生想象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个夜晚场景并描绘出来,特定的情绪怎样影响我们对夜晚的感受?如果让你以夜或者月夜为主题,你会怎么画?和学生一起分析金农和凡·高画作风格形成内因,与学生探讨他们绘画特色,引导学生通过探究金农和凡·高的成长背景,分析他们的画作风格,使师生在高效互动关系中,构建高效课堂,达到追寻美术家视线的教育目的。通过案例分析学生可感受到美术家细腻敏感的内心,了解美术家的人文情怀,在有效落实美术鉴赏教育内容基础上,达到提升学生美术素养的教育目的[2]。

三、通过设置问题实现师生互动

以美术知识为基础所设置的问题为学生指明美术学习方向,教师通过设置问题可实现师生互动,构设高效课堂,有效落实美术教学内容。基于此,高中美术教师应明晰问题设置对实现师生互动的重要意义,积极丰富问题设置方法,转变以往在填鸭式教学法加持下向学生机械提问或统一问答等滞后性问题设置理念,迎合新课改教育浪潮,不断提升自身教育实力。教师应结合学生美术学习需求,思考灵活创设问题的路径,使问题成为搭建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为实现师生互动奠定基础。具体问题创设方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设置课前问题。在课前设置问题可调动学生美术学习兴趣,勾起学生的好奇心,继而愿意跟随教师的指引揭开美术知识的“神秘的面纱”,在实现师生互动教学目标基础上,达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例如,教师在进行“美术与自我、社会”的模块教学前,教师可向学生提出:“你了解美术吗?你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美术的?你在什么地方看到或感受过美术……”通过设置课前问题,学生会在教师指引下展开针对性思考,得出问题答案的过程,就是与教师形成互动的过程。待学生思考结束后,教师应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学生通过总结问题的答案会发现,美术不是束之高阁无法触摸的艺术,美术艺术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引导人们了解美、感受美。在实现师生互动基础上,达到有效落实教学内容的目的。二是设置递进型问题。问题帮助找到了解客观事物的路径,有些事物无法通过单一化的问题展开深入认知,需要通过循序渐进的问题,搭设深入客观事物的“阶梯”实现系统认知。例如,教师在进行“托物寄情”的教学时,可利用PPT向学生展示一幅梅花画作——《墨梅图》,询问学生通过观察看到了什么。有的学生说看到了一枝舒缓生长且芳香满溢的梅花,有的学生说看到了一首王冕题《墨梅图》的诗: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开花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教师在肯定学生观察成效基础上,应继续询问学生这首诗与美术画作之间的关系。在问题的指引下,学生深入分析诗句,再次审视《墨梅图》,继而明晰王冕以物寄情、托物言志的美术创作目的。三是设置针对性问题。师生在互动过程中会碰撞出思维火花,教师以学生美术鉴赏教学内容认知情况为依据设置针对性问题,使教育内容与学生美术鉴赏个性化学习需求相契合,实现师生有效互动[3]。

四、采用信息化教学法实现师生互动

我国已经迈入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时代,伴随互联网及电子计算机的普及,信息化教学法已经成为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路径之一,为实现师生互动奠定基础。例如,教师在进行“什么是美术作品”的美术教学时,可利用信息技术向学生播放一组美术绘画作品,同时配上轻柔舒缓的音乐,引导学生进入美术鉴赏的世界中。待美术作品播放结束后,教师可利用幻灯片,将这些美术艺术作品展示出来,同时鼓励学生进行美术作品赏析探讨,激发学生思维活性。为了实现师生良性互动,教师应放低身段积极参与到学生群体的探讨过程中,深入学生的美术思想中,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教师可通过总结学生探讨成果,分析学生美术学习需求,以此为依据灵活构设美术课堂,满足学生的个性化美术学习,在有效落实美术教育内容基础上,达到师生有效交互的教育目的,凸显信息化教学方法应用价值[4]。

结 语

综上所述,高中美术鉴赏教学需要通过创新教学活动,借助师生互动教学法、案例分析教学法、问题设置及信息化教学法等模式,为学生积极参与到高中美术鉴赏课堂教学过程中提供路径,为课堂教学营建和谐氛围,在有效落实美术鉴赏教学内容基础上,达到师生互动教育目的。

[1]郭大命.师生互动与画共舞——高中美术鉴赏习作“三步批改法”进行有效鉴赏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下旬),2016,(06):202-204.

[2]陈华青.高中美术鉴赏课中的师生互动的探究——以鉴赏“达·芬奇《最后的晚餐》”为例[J].艺术科技,2016,(09):360.

[3]姚清.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方法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09):195.

[4]谢丽玲.互动教学在高中美术鉴赏中的应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6.

猜你喜欢

设置师生美术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本刊栏目设置说明
麻辣师生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地铁出入段线转换轨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