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设课堂导入 增强课堂实效

2018-11-29蒋祎文

名师在线 2018年12期
关键词:思维课堂教学课堂

蒋祎文

(福建省尤溪一中洋中分校, 福建尤溪 365106)

引 言

一堂精彩的英语课犹如一部精彩的影片,要吸引观众的眼球,导演就要精心设计每个情节。如果教师也把课堂的每个环节和细节设计到位,那么整堂课也会精彩纷呈,引人入胜。英语课堂的“导入”是英语课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教师英语课堂中富有启发性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和兴趣。用引人入胜和富有感染力的导入语拉开堂课序幕,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求知欲。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课标也指出: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学习内容、学校条件和学生实际情况,积极学习并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能科学、合理、恰当地为提高学生英语效果服务[1]。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巧妙设置“导入”,就能增强课堂教学实效,促进高效课堂的实现,也有利于学生发展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

一、课堂“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成功的艺术就在于使学生对你所教的东西感兴趣。”积极的思维活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而教师课堂上精彩的“导入”则是激发学生对学习兴趣和语言的导火索,会燃烧学生的激情,因而对课堂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挖掘自身潜力。学生在主动学习求知的引领下,更容易去接受、探索、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例如,教师在上仁爱版八年级上册Unit 3Our Hobbies Topic1 SectionA中,针对学生的业余爱好,首先展示了自己的业余爱好项目:游泳、爬山、打篮球、听音乐,接着用Do you like them ? What’s your hobby?吸引学生的眼球,然后要求学生按小组讨论一下自己的业务爱好。此时,学生兴趣浓厚,讨论兴致高昂,最后,按教师的要求汇报了各自讨论的成果,这堂有关学生业余爱好的课就迎刃而解了。可见,一堂课的精彩与否,跟教师巧妙的课堂导入是息息相关的。

二、课堂“导入”能够设置多种方式增强课堂实效,以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明确教学目标就是预设课堂教学内容能否成功实现的重要标准。由课堂“导入”所定的基调将让学生概括所学的教学内容,宛如一首乐曲的前奏,让学生掌握基本旋律。教师在课堂导入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方法来实现课堂教学目标。那么,教师应该用什么样的导入法来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呢?

1.图片导入法

教师在制作PPT时可以使用与本课有紧密联系的图片或课文插图。比如,仁爱版九年级下册的Unit 5 Topic 2 Section B,可以下载有关龙的图片。当教师展示此图片时,可以问:Look at the picture.What animal do you know?学生看到直观的图片,马上就会齐声回答:It's dragon.图片导入法是教学常用的导入法,它的直观、形象、易懂的特点深受教师的欢迎。

2.复习过渡导入法

教师在使用复习过渡导入法时,可以引用复习提问,从表演上节课内容的对话开始,通过温故而知新的方式,提高知识复观率,注意引导学生复习旧知识和新知识之间的联系要点。这样的导入让学生对新知识并不陌生,容易将学生引入新知识的认知结构,降低学习难度,便于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3.设疑导入法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教师可以在教学开始,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需要,以认知冲突的方式设疑,以强烈的感情色彩构成悬念设疑导入。这样的导入富有启发性,引导学生回忆、联想、预测,还可以渗透本课学习主题。例如,在学习仁爱版八年级上册Unit 4Our World Topic 1 SecionC时,本节课是有关热带雨林的阅读文章,教师在阅读前导入时,可以对这篇文章进行几个问题的设疑: ①What are rainforests?②How many animals are living in rainforests?③Where do animals lives in rainforests?④What can we get from rainforests?⑤How do you protect rainforests?教师通过这5个问题的设疑,就会引发学生对本文的兴趣,进而带着思考阅读文章,特别是最后一题还带有拓展性质,更会引起学生对热带雨林消失的担忧,产生热带雨林保护意识,实现课堂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4.多媒体导入法

合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也是课标要求的重要内容之一。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资源为英语教学提供了多媒体手段、多种类型的平台和多方位的空间。教师借助直观形象的手段创设语言学习情境,直观导入,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所教学的语言项目,也有利于加深印象,加强记忆。

5.背景知识导入法

这种导入法常用于阅读文章,通过对背景知识的了解,便于预设本课知识内容。例如,学习九年级下册有关钱学森这个人物时,教师可以简单地介绍一下钱学森是一名物理学家,也是“中国的导弹之父”。他的生平富有传奇色彩,为了祖国的繁荣和富强,他毅然放弃美国优越的生活条件回归祖国。通过对相关话题背景知识的了解和导入,有助于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课堂“导入”能够培养学生多种能力,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

课堂“导入”富有创意,可以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开启封闭的智慧,启迪活跃的思维,使之善于思考。教师在主导新课之前有意地巧设导入,能使学生迅速安定学习情绪,吸引学生注意,融洽好师生情感,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精彩的导入语具有思维定向性,能让学生积极思考,探微知幽。因此,课堂“导入”能够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1.积极思维的能力

积极的思维活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而富有启发性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潜力和兴趣。巧妙的导入激活思维,让学生把握思维定向,勾起对新知识的热烈探求。

2.自主探学的能力

课堂“导入”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教师良好的导入,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当教师完成导入之后,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就会油然而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就会顺势而发。

3.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师通过课堂导入的方式布置教学任务,让学生讨论,自主探究合作新课内容。比如,教师在上The school sports meet is coming这节课的时候,可以事先设定导入所要学的体育运动项目,叫学生分组讨论所要参加的体育运动项目,然后导入正课学习,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可以说出很多在学校体育运动会中要参加的体育项目,为新课知识学习做了铺垫。

4.语言实践能力

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时,让学生进行课堂表演、两两对话,课前3分钟实施朗诵单词、词组、对话等语言实践活动。学生经过长期的语言实践,他们的语言技能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结 语

课堂“导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教师通过简洁的语言或生动的课件和实物展示,或辅之以其他教学手段等各种课堂导入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可以起到先声夺人、先声服人的效果,让学生步步赏心悦目,既实现课堂的高效,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课堂导入让课堂呈现出一片生机的景象,是一道亮丽的教学风景线。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1.

猜你喜欢

思维课堂教学课堂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