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优化策略的探究

2018-11-29王宝英

名师在线 2018年12期
关键词:预设高中历史历史

王宝英

(福建省南靖县第一中学,福建南靖 363600)

引 言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生命线,是历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在当前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很多学校用加班加点,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实行高强度、高难度的应试训练等来提高学校的升学率。这确实会起到很大的效果,“苦干”是基础,但是在“苦干”的前提下,更要“巧干”。为此,本文主要从以下方面来探讨如何优化历史课堂教学,转变教与学的方式,打造历史高效课堂。

一、影响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1.学生学的因素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他们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等都对历史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影响着课堂的有效教学。很多学生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到了高中,文理倾向又很明显,学习兴趣不是那么浓厚,学生对基本知识点、基本史实记忆不清,很多是应付听课,应付做练习。在课堂上,他们不喜欢独立思考,习惯于教师的满堂灌,往往是被动学习,概括、分析、比较能力差,对历史知识不会质疑或者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所以讨论问题时,要么不发一言,要么偏离主题,没有自己的独创性,导致教师的教学目标难以达成。优化课堂教学策略,就是要采用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来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教师的因素

我们都知道,历史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历史人物事件,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通过学习形成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世界观。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课堂教学的设置往往侧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忽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忽视历史学科的人文属性,忽略探究、合作与交流能力的培养。这导致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选择不合理,照本宣科,教学方法单一,没有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忽视课堂教学的生成,忽略探究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的培养。

相反,如果历史教师博才多学,有深厚的史学功底,有较强的收集、研究史料的能力,有较强的历史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有先进的教学理念、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那么他们就会创设优质的教学环境,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用完美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用饱满的授课热情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争取最好的教学效果,完成教学目标。

3.教学环境的因素

课堂教学环境主要包括课堂人文环境和课堂自然环境,它们影响和制约着课堂教学效果[1]。当前,我国大部分学校还没有实现小班化教学,班级学生人数较多,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把握好课堂教学的尺度,创设优质的教学环境,既要让课堂纪律严明,教学活动井然有序;又不能太沉闷压抑。课堂上,如果教师激情授课,学生积极配合,踊跃回答,师生间配合默契,课堂氛围轻松,这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优化课堂教学,完成教学目标。

二、实现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1.科学地设置教学目标,注重预设和生成相结合

教师要认识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仔细研读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将教学目标层次化、具体化,并根据课堂生成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强调预设和生成相结合。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教学更应如此。预设的关键在于考虑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预设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流程,选取符合教学实际需要的相关史料,同时精心设计课堂检测和布置课后习题,习题在“精”不在“多”,要避免增加学生负担。

教师在预设时,只需预设整节课的大致安排,因为课堂上会出现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学生在思考、回答、活动过程中有时会脱离教师预设轨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课堂中出现的具体情况,做出相应的变动,及时调整教学目标,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当然,能否生成还得看学生的素质,教师要帮助学生抓住生成点,小心呵护学生的求异思维,允许学生对教材观点提出质疑,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生成。

2.有效整合课程资源

历史教师要依据历史课程标准,大胆取舍,有效整合历史教科书。我们现在的历史教科书是按照专题史进行编写的,有些史实会让学生感觉较乱或欠缺,所以要学会用教材来教,而不是传统地单纯“教教材”,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历史教科书进行有效整合。除了正确处理好选修知识点与必修知识的关系,还要增加史料内容补充教科书中史料的不足。例如,在讲解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六“神权下的自我”中的“宗教改革”时,就可以结合选修课本中的“欧洲宗教改革”来讲,激发学生探究历史的欲望。

3.有效设计教学过程

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程序,教学思路清晰,过渡自然,课堂结构严谨[2]。比如,导课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思考,教师可以通过播放音乐、利用图片、借助影视资料等直观教具再现历史场景,让学生轻松进入情境。同时,上课时要大胆留出预习时间,因为当下学生课业负担重,课下提前预习显然不太现实,要求学生有序快速浏览课文,独立思考。而课堂问题设计要精心有效,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及时进行教学反馈,课堂教学中设置的问题要浅入深出,促进学生思考,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弥补教学中的不足。

4.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常见的有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如讲述法、讲解法、谈话法、讨论法等。讲课是一门艺术,它是教师在长期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形成的,要求教师的语言要准确、生动、通俗、形象、幽默,感情充沛,节奏适中,适合学生的心理节奏,调动良好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等。

还有以直接感知觉为主的教学方法,图片展示、参观法和以实践练习为主的教学方法,调查采访、写论文等。这些方法更能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也可以让学生参观附近的名胜古迹、博物馆,发现身边的历史,写历史论文、人物传记理解、掌握历史知识[3]。

结 语

总之,有效课堂就是要向45分钟要质量。因此,教师要不断优化教学过程,大胆创新,不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优化课堂教学,构建历史高效课堂。

[1]赵亚夫.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

[2]孙亮.创设有效问题情景 构建历史高效课堂[J].文理导航(上旬),2011,(07):82,5.

[3]郭基胜.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三步走”策略[J].知识窗(教师版),2011,(12):33.

猜你喜欢

预设高中历史历史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新历史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