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水平的途径研究

2018-11-29张晓燕戴肖云

绿色科技 2018年24期
关键词:环境监测监测管理工作

张晓燕,戴肖云

(苏州市吴江区环境监测站, 江苏 苏州 215000)

1 引言

随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生态环境遭到了较大的破坏,因此,环境治理和保护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环境监测主要是指采取物理以及化学等一系列方法对周围的环境进行监测,并作出相应的质量评价。环保部门可以根据分析处理后的环境监测数据,制定合理的环境保护和改善措施。本文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进行了分析研究,希望能够为提高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水平提供参考,进而保护和改善我国的环境,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2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重要意义

我国改革开放初期以发展经济作为主要目标,经济建设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因此,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自然环境也受到了极大的破坏。环境监测管理可以帮助我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进行污染治理,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前提和基础,环境监测的主要内容包括对环境质量的例行监测以及对环境污染源的监督监测等,环境监测在完成监测任务的同时还要保证其监测质量。质量监督部门要对各个环境监测机构的工作进行控制和监督,确保环境监测从方案制定到样品采集再到监测报告的编写各个环节都严格按照相关质量体系的要求进行。另外,环境监测工作所取得的数据经过分析,综合利用,可以为环境立法以及后期的执法、规划和决策等提供科学可靠的数据依据。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可以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同时还可以为环境应急预案、环境规划、污染源控制以及环境管理等各项工作提供科学可靠的数据资料。因此,要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进行环境监测,确保其监测工作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3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现状

我国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起步相对较晚,因此,在监测工作的知识技能以及经验方面都还比较欠缺。目前,我国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设施、制度和数据分析及利用等方面。

3.1 硬件设施落后

首先是目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硬件设施还不能满足工作的需求,尤其是一些地方的环境监测站仪器、设备、设施较差,对环保监测工作的开展和质量控制管理都有非常大的影响。同时,由于地区之间的经济水平差异,导致监测结果不够科学合理,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提升都带来了一些问题。

3.2 制度问题

目前我国的环保部门虽然已经建立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尤其是对环境质量监测管理工作规定了明确的管理程序、职责以及管理内容。但是随着环境监测技术以及设备的飞速发展,环境监测的领域也在不断扩展,同时带来了更多的环境问题,而相关制度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存在一些制度盲区和法律空白。

3.3 环境监测数据的分析和利用能力较差

环境监测工作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而在这些大量的数据中提取出有用的数据,对数据分析的要求非常高。特别是在突发环境事故数据处理中,需要考虑音视频以及气象等各种参数。目前还是缺少一些多媒体类的监测数据一体化的整合体系以及自动预警等功能,这些因素都增加了突发环境事故数据处理的难度。

4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是一项技术性、系统性的工程,其管理过程中所要面对的难点工作主要有环境监测与低碳环保、日常监测与相关功能以及质量管理机构与机制等方面的关系。

(1)与低碳环保的关系。环境监测应该为低碳环保服务。目前我国政府和人民都越来越重视低碳环保,因此也需要科学合理的数据来指导低碳环保事业的发展。因此有必要要做好环境监测和低碳环保的关系,通过科学合理的环境监测数据来促进我国的低碳生活。

(2)环境监测工作中日常工作与相关功能之间的关系。环境监测分为普及性和科研性两种,其中普及性检测直接关系着普通居民的日常生活,因此,居民对其的关注度较高。而科研性监测主要是通过对监测到的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进而评估当前的环境质量,为环境保护和治理做出贡献。从监测职能方面,环境监测具有社会职能和科学职能。环境监测必须要为这两项职能服务。

(3)我国目前的环境监测理念还比较落后,仅仅是简单地记录环境数据,对于数据分析不太重视,或者说还不具备处理这些数据的能力,导致了环境监测的数据无法发挥其科学和社会方面的价值。目前我国国家和地方之间的环境监测能力存在很大的差异。

5 提升环境监督质量管理工作水平的途径

针对上文对环境监督质量管理工作的分析研究,下面将就如何提升环境监督质量管理水平进行分析研究。

5.1 加强日常监督的质量控制

对现场采样的样品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因为环境监测的样品多且内容较为丰富,为了确保采样的质量,工作人员需要根据相关采样规范进行,确保采集到的样品准确且具有代表性,另外还要固定好样品。同时,要加强监测现场的质量控制,需要相关人员对监测方法与技术规范进行认真学习,尤其是技能锻炼,对各个行业的环境监测现场特点进行准确认识,提升工作人员的现场监测能力。监测人员要清楚监测工作的目的和要求,充分了解监测的环境,并据此布设点位,选择科学合理的监测方法,确保样品保存要求。在环境监测现场的质量管理工作中,需要依据监测的内容制定完善的工作计划,确保检查记录完整可靠。监督检查人员要将监测现场的情况进行如实记录,对检查结果进行第一时间的汇总和反馈。另外实验室室内分析质量也要加强控制,确保样品平行样、加标回收率以及对比分析标准物质等达到质量要求。在监测中要将自控和他控相结合,严格审核数据,保证质量。对数据不合格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并进行重新返工,控制环境监测数据的质量。环境监测结果要根据标注方法和技术规范进行审核,形成监测报告,并由授权签发人和技术负责人共同签发。

5.2 新设备的使用

为了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应购买大型和精密分析仪器以及一些应急监测设备。监测人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加大对新项目的开发,使得先进的仪器能够发挥出真正的作用。同时还要做好大型仪器的专人管理,对检定仪器进行及时检查,并且做好设备的检查和维护保养,使得新设备的管理更加规范化,尤其是应急监测设备更要做到专人管理、维护和保养,确保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中各种设备都能发挥出其真正的作用。

5.3 完善制度体系

制度是所有工作开展的基础和保障,因此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也需要完善制度体系。目前,我国使用的环境监测管理条例还是20世纪80年代颁布的,但是我国的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该管理条例明显已经不适应了,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完善和改进。尤其是对监测规范、监测人员审核、监测机构资质认定以及监测设施配备等各个方面的规定。

5.4 规范技术体系

技术规范和方法标准是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依据,因此,要建立完善的技术规范体系。对监测工作进行充分的研究,全面分析环境监测中的各个影响因素,然后建立科学的指标消除影响因素的不利影响。同时在建立技术规范体系的时候还要考虑各个先进的设备。另外还要建立相关的技术审核制度。

5.5 人才的培养

环境监测人员的素质高低对于监测工作的质量影响巨大,因此,监测部门需要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打造一支素质过硬、技术较强的人才队伍。要加强对监督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其使命感和责任感,确保其能够认真的进行监督质量管理。同时要加强专业技术培训的力度,提升其专业能力,建立合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通过奖惩体系确保环境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另外,还要重视监测人员的事业归属感,培养其忠诚度,环保部门要对员工进行引导,使监测人员能够主动参与环境监测工作中。总之,要通过人员素质的提升来确保环境监督质量管理的水平提高。

6 结语

随着工业的发展,我国的环境遭到了极大的破坏,近年来,我国政府逐渐加大了对环境管理和监督的力度,从制度完善、技术研发以及设备引进等各个方面对环境监测水平进行了提高。而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对于监测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对各个方面就如何提升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水平进行了分析研究,希望能为提升我国环境监测的水平,改善我国的环境情况,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环境监测监测管理工作
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发射成功
夏季高血压的困惑及自我监测管理
土壤环境监测方法探讨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医疗设备质控管理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广阳谷城市森林公园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
环境监测市场化后存在问题分析
优质冬枣周年管理工作历
学习监测手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