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障儿童攻击性行为矫正的个案研究
2018-11-28桑胜余戴丽岩
桑胜余 戴丽岩
由于智力缺陷或发育迟缓,智障儿童很多行为会出现异常,偏离正常人际交往轨道。在此通过一例个案,探讨如何对智障儿童的攻击性行为进行有效教育干预,帮助智障儿童更好地康复、学习,融入社会。
一、问题的发现
小烁(化名)生于2005年,有语言障碍,于2014年9月进入山东省宁阳县特殊教育中心康复部进行语言、认知、感统康复训练。2015年9月,他进入由笔者担任班主任的启智一年级开始接受义务教育。小烁刚入一年级时,由家长陪读。初期,他上课坐得很端正,比较专注,但回答问题时却发出乱七八糟的声音。笔者意识到他想说话,但嘴巴不受大脑支配。数学课上,教师让他上台板演时,他会趁教师不注意推教师一把。他偶尔也会向别人吐唾沫,当听到同学哭时会表情严肃地瞪同学,甚至把同学推倒。
课间,他除了上厕所就跟在妈妈身边,不和其他同学玩耍。他妈妈告诉教师:小烁能自己穿衣、吃饭、刷牙、洗脸,在家还算听话,但有些坏毛病,如经常把衣服撕坏、把杯子突然摔到地上……
作为教师,笔者同情家长,也爱学生。因此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教育干预措施,帮助学生矫正具有危险性、破坏性的问题行为。
二、问题的设想
小烁是一个有语言障碍,有攻击行为、破坏行为,存在中度交往障碍的智障儿童。但他自理能力相对较强,能听懂简单指令并完成相应的动作。交往能力弱,但不是不懂得亲情和感恩。当他因推别人或向别人吐口水而让妈妈生气了,会向妈妈撒娇求得原谅。笔者相信,对小烁存在的问题尤其是攻击性行为进行矫正,采用建立亲近关系,进行感知觉训练、模仿、游戏、正强化、接纳等积极的教育干预会有效果,也能够帮他建立适应性人际关系。
三、干预方案的实施与效果
1.建立亲近关系,打开沟通窗口
每个孩子都需要安全感,都渴望在呵护下成长。当笔者接过这级新生后,时刻亲切、和蔼地面对所有孩子,让他们感受到亲人般的温暖。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亲近关系(以肢体语言、眼神注视等方式)来取得小烁的信任,让他拥有安全感,愿意与人交流。
【情景一】刚入学不久的课间,小烁一直跟在妈妈身边,不和别的同学玩耍。教师过去拉着他的手,用充满爱的目光注视着他。尽管他眼神茫然,面无表情,教师仍然亲切地说:“小烁,跟老师去荡秋千,好吗?”他看着妈妈,征求妈妈的同意。妈妈点点头,说:“去吧,跟老师去玩儿!”由于从小封闭成长,他不知道荡秋千是什么游戏,教师就手把手教他怎样荡秋千。他坐在上面,教师在一旁轻轻地推。看到他很开心的样子,教师就问:“小烁,好玩吗?”虽然他回应的声音教师听不懂,但亲近的种子开始萌芽。教师坚定了与孩子亲近要從爱心和耐心开始的想法,每天和他做一些琐碎但能增进感情和信任的事:把他送到厕所门口,表现好时奖励一块糖……慢慢地,他真正感受到教师的关爱,有了安全感。之后,教师渐渐引导他和同学一起打球、攀爬、丢手绢等,他再没有向教师表现出不礼貌的行为。经过两年的朝夕相处,小烁与教师建立了信任关系,与同学的交往能力也有了明显提升。
2.利用强化物,转移攻击意识
【情景二】小烁最喜欢吃点心,教师就用点心这一强化物来吸引他的注意力,转移他的攻击意识。教师和他约定:上课积极回答问题,好好表现,老师就给点心吃。为了减少诱发攻击的因素,尽量让他在自己的位置回答问题,减少板演次数。教师提问他能力所及的、“跳一跳够得着”的问题,回答对了,就发给他点心,并教会他表示感谢。在长期的积极强化下,他注意力集中了很多,也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和进步的喜悦。
笔者讲课时也尽量多用一些食物作教具,吸引学生的共同注意力。如加减法课,就摆好一定数量的点心或水果,通过演示、操作,让学生们一边数,一边写算式。小烁对这种课堂很感兴趣,有食物做教具时,眼神就很集中。课上有事做,学生就不会开小差;课堂气氛和谐,学生们会很开心,小烁的攻击意识也会被成功转移,情绪控制也越来越好。
3.寓教于乐,淡忘攻击意识,消退攻击行为
由于这些特殊孩子课堂注意时间很短,笔者充分利用一体机制作课件,插入动画吸引他们,小烁也很喜欢这种设计。针对他的学习情况,笔者选择适合他的练习让他操作。起初,笔者手把手地教他如何在电脑上做练习,点击对了就给予奖励。看得出来,小烁很高兴。经过长期努力,他现在俨然是电脑“小高手”了。笔者还在教学中增加摆学具环节,让学生们动手动脑。这些都使学生集中注意的时间更长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间,笔者带小烁和大家一起做游戏。先从拍球开始,教师拍给他,他再拍给教师。游戏虽然简单,但师生玩得很快乐。游戏中,师生也进行语言交流。球跑了,教师说:“小烁,能帮老师把球拿过来吗?”他把球递给教师,教师说:“小烁,谢谢你!”他也慢慢学会了说:“不(用谢)!”虽然不清楚,但已经初步形成了准确表达的意识,不胡乱发音了。现在,小烁基本能和同学一起做游戏,听从简单指令做动作了。
这些有益成长的因素长时间占据小烁的大脑,使他攻击的意识慢慢变弱,提升了沟通能力,激发了学习兴趣,攻击性行为逐渐消退。
四、个案反思
1.矫正措施得力,进步效果显著
经过两年的有效干预,小烁基本上消除了攻击性行为。课上,他更专注,能跟上教师的节奏,配合教师的教学,认真回答教师的问题。课间,他能听从教师的指令进行活动。现在,他能比较清晰地从一数到十,相对准确地说一些简单的词语。
由于攻击性行为基本消除,从二年级下学期开始,小烁就不再需要妈妈陪读。平时,教师经常引导小烁妈妈在家庭生活中细心观察小烁的一举一动,一发现他有攻击倾向,及时用他感兴趣的事物转移注意力,多表扬、夸奖他。现在,小烁在家也有很大进步,已经能做一些简单的家务。
2.面临的问题
虽然这是一个针对智障儿童攻击性行为进行矫正的成功个案,但此类行为难免具有反复性,并且和学生自身存在的其它问题存在复杂关联,对后续康复不能盲目乐观:小烁记忆力较差,所学知识很多记不住,更谈不上在生活中灵活应用;他能和同学们玩耍,但仅停留在听从别人指令上,没有自己的想法,缺乏主动性。
今后,教师们将继续努力,帮助特殊学生培养交往能力,树立生活信心,拓宽成长渠道,为其适应社会、自强自立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编者略)
(责任编辑 张慧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