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之辐 教育兴国之辏

2018-11-28王永丽袁庆祝

基础教育参考 2018年21期
关键词:学习成绩家校素养

王永丽 袁庆祝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有质量”三个字,醒目突出,重如千钧,清晰地指明了未来教育发展的一大着力点。在新时代,做好有质量的教育工作,就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要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加强家校协同教育。2017年9月以来,《基础教育参考》家校协同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对全国4万名学生和超过6万名家长进行了相关调查,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研究者认为,要完成新时代赋予教育的根本任务,就必须运用新思维,进行新实践,关注学生学习素养的培养,并以此为抓手,促进家校协同教育,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一、加强家校协同教育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

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学校和家庭比作两个“教育者”,认为这两者“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一致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因此家校協同教育意义重大。

1.理论与实践证明家庭教育的作用不可替代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健康的细胞造就健全的肌体。我国自古有“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的观点,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一样,是整个教育体系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量理论与实践研究证明,家长的素质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成才。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少年儿童成长的摇篮,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和重要补充。近年来,中小学生和高校学生心理问题呈上升态势,出现了一些令人痛心疾首的个案。这些问题都与学生原生家庭的环境和教育密切相关。家庭教育影响深远。

2.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强调“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2015年10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2016年11月,国家九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20年)》。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教育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就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全方位部署。其中就家庭教育工作,明确提出家庭要做好4个“一”: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为家庭教育指明了方向,为开展家校协同工作奠定了基础。

3.家庭支持感知度与学习动力紧密相关

研究中心的调查数据显示,学生的家庭支持感知度与学习动力紧密相关,并对学习成绩有一定的影响。学生感知到来自家长的支持越多,学习成绩往往就越好。

二、关注学生学习素养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内涵

1.什么是学习素养

学习素养又称“学习胜任力”,是学生为完成学习任务所具有的基本品质。它既包括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上所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也包括经后天培养形成的内在动因、行为习惯以及适应必要学习环境和条件所需要的各种必备素质[1]。

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2],研究中心将当前中小学生的学习素养分为八个维度(见图1),15个二级指标。八个维度包括:学习动力、学习习惯、学习基本能力、学习意志力、时间管理、考试应对、学习适应和家庭支持感知度。15个二级指标包括:学习目标、学习兴趣、学习自我效能感、学习习惯、学习观察力、学习记忆力、学习注意力、阅读能力、学习意志力、时间管理、考试应对、校园适应、师生关系适应、同学关系适应、家庭支持感知度。研究中心的调查数据显示,学生的学习素养既与学习成绩紧密相关,又与学习成绩具有实质性的区别。

2.学习素养决定学习成绩

从理论上讲,不会学习的人不太可能取得好成绩。向学生传授知识是“授之以鱼”,教学生学会学习才是“授之以渔”。如果学生的学习素养欠佳,即使成绩暂时不错,也很难长期保持或持续发展。调查数据表明,学生的学习素养与学习成绩密切相关,并对未来学业成就发展趋势有一定的预测力。

3.学习素养成就自主发展

日本科学家研究发现,人一生中所需要的知识,90%是在工作后学会的。因此,教育者的一项重要责任,是帮助中小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掌握终身学习的基本技能,为他们进入社会后能够胜任工作并健康生活打好基础。

很多学生家长只关注孩子的成绩,却无视孩子的学习素养。当孩子成绩出现波动时,家长如临大敌。有的严防死守,亲自上阵督战;有的强迫孩子上课外辅导班。这些只为保住成绩的做法,短期内或许有效,但却错过了改善学习素养的最佳时机。从长远来看,对孩子的发展极为不利。

调查数据表明,小学阶段,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习习惯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逐渐增大;初中阶段,学习习惯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已经非常显著。有些学习习惯不太好的学生,在小学生阶段,因为家长的严格督促,成绩下滑并不明显;到了初中阶段,不良学习习惯带来的弊端逐渐突显。初中二年级时,学生的成绩将明显出现两极分化,其中成绩差的学生往往学习素养不佳。

三、培养学生学习素养是家校协同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教育是“党之大计”。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让学生学会学习,是保证学生未来能够终身学习和自主发展的基础。家长希望孩子学业优秀,有竞争力,能立足于社会,而让孩子学会学习才是这一切的保障。为此,家校协同培养学生学习素养成为推动学校多项工作的引擎。

立德树人,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下简称三观)是学校最核心的工作。由此,心理健康教育、生涯教育、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日益突显,但很多家长最关注的还是学习成绩。学校工作如“千条线,一根针”,以上各方面的工作如果不能得到家长的积极响应,往往会费力不小而收效甚少。这些工作由不同部门或教师负责时,也容易缺乏协调,顾此失彼。只有把这一系列工作用一条主线穿起来,调动家长主动参与,才能找到最好的解决方案。

学习素养包涵诸多元素,内容广泛。在培養学生学习动力和学习意志力方面,离不开三观教育和生涯教育,以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明确人生目标和职业目标,从而保持充足的学习动力与意志力。在培养学生适应能力、情绪调节和考试应对能力等方面,心理健康教育将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处理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和亲子关系,学会情绪调节,从容面对各种压力。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方面,通过引导家长共同参与,可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为自主发展奠基。

可见,培养学生的学习素养是家校协同教育的重要抓手。它可以作为撬动三观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涯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杠杆,成为牵引这些工作的引擎,为学校打造特色教育提供支撑与动力。

四、家校协同培养学生学习素养的方法和途径

1.加强三观教育,增强学生学习动力

如果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读书只为升学就业,工作只为待遇和享受,过分强调“小我”,没有大局观念,缺乏责任担当意识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人生很难行稳致远。有些学生缺乏学习动力,有些青年人缺乏工作热情和责任意识,甚至陷入心理危机,不能积极投入学习与生活等,大多因三观存在问题。如果教授学生知识是“解惑”,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是“授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才能称之为“传道”。通过三观教育,鼓励学生将当前的学习任务和人生发展的长远目标相结合,增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的使命感,才能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锻炼坚强的意志,真正提升学习素养。

2.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家长重视并积极参与

一是通过宣传学习素养,使家长能以更多元的视角看待孩子的学习。很多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是因为不了解何为学习素养,不知道孩子是否在学习素养上存在不足、隐患或变化,更不知道如何帮助孩子提升学习素养,由此而错过了培养和提升学习素养的最佳时机。更糟糕的情况是,有些家长发现孩子成绩下滑,一味地责怪孩子不努力,伤害了亲子关系,造成亲子冲突,甚至酿成悲剧。从研究中心的测评结果看,家长对孩子的评价明显低于孩子的自我评价,且在学习注意力、学习意志力和学习习惯等方面差异更大,或许正是这一现象的写照。开展关于学习素养的教育和宣传,提高家长的认识水平,是实现这一转化的关键。

二是通过宣传生涯规划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和家长目光更长远,不仅关注眼前的学业,更关注未来的发展。教育要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通过生涯教育,帮助学生学会规划自己的人生,明确努力的方向;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学会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压力与挫折,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在这个过程中,要转变家长的认识,引导家长重视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在学生成长的不同阶段,虽然学习任务会不断变化,但培养人的初衷不能变。学校和家长都要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健康生活,使他们不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成长和发展之路。

3.加强行动学习,提高教师工作能力

在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素养方面,很多教师虽然有工作热情,但在理论、方法、实际操作等方面存在不足。为此,要改变教师培训仅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具体方法和实操检验的不足,通过行动学习法加强对教师的培养和指导。

行动学习法(Action Learning)[3],是通过行动来学习,通过让受训教师参与一些研究和工作项目,或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学会新的教育方法,因此又称“做中学”。例如,可研究本班学生的学习素养现状,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改善学生的学习素养,探索家校协同构建学习素养的路径、课程和具体方法等,在专家的指导下,使教师提升研究能力和构建学生学习素养的能力。行动学习建立在反思与行动相互联系的基础之上,是一个计划、实施、总结、反思,进而制定下一步行动计划的循环学习过程。

4.建立学习素养评估与监测平台

研究发现,学生学习素养的各个方面随着年龄和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若错过最佳调适时机,后续改善会很困难,可能事倍功半,甚至不可逆转。为了及时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素养,需要加强对学生学习素养的监测与评估。定期监测与评估可帮助地方教育局、学校和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素养发展的特点,根据本地区、本学校或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管理与教育创新,使家长和教师能够更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帮助和指导;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明确努力的方向。据此可形成评估与构建相结合的系统化解决方案(见图2)。

5.构建系统化解决方案

从理论创新到实践探索,要逐步构建一套系统化的解决方案,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课程体系和工作模式。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智慧校园平台、各种知识传播平台、各类软件平台等,建立集评估监测与培养构建为一体,线上指导与线下服务为一体,知识传递与活动体验为一体,提高能力与立德树人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

针对学生的学习素养培养,研究人员尝试了以精巧简捷的形式打造系统化课程体系。如每天给小学生提供一个15分钟的学习内容,既可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时的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和阅读能力,又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三观,增强学习的动力和意志力,等等。学校负责引领,家长提供协助和鼓励,双方分工合作,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研究中心在这方面开展的一些尝试也证明,在保证学生不产生手机依赖、不影响身体健康的情况下,是可以实现既定教育目标的。

做好有质量的教育,落实新思维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加以检验和完善。在这个过程中,或许面临师资力量不足、缺乏经验积累等诸多困难,但只要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家校协同关注学生的学习素养,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健康生活,就可以为人才培养战略提供有力支撑,成为立德树人、教育兴国之辐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姚晓红,以“学习素养”为核心的学校课程构建[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09(1):51-55.

[2]贾绪计,王泉泉,林崇德.“学会学习”素养的内涵与评价[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1):34-40.

[3]周海花,陈锦蓓.行动学习法培训教师的应用思考[J].江西教育综合版,2013(27):9-10.

(责任编辑 郭向和)

猜你喜欢

学习成绩家校素养
谈如何有效的开展幼儿园家校共育工作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兄弟让举
家校携手,共促发展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名落孙山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