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促排卵方案下受精情况及妊娠结局的观察

2018-11-28王治鸿刘翔华曹鹏燕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11期
关键词:黄体期拮抗剂激动剂

王治鸿,刘翔华,杨 盼,曹鹏燕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生殖中心,太原 030001;*通讯作者,E-mail:1306490337@qq.com)

随着辅助生殖技术(ART)的发展,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临床治疗方案和胚胎实验室技术也已趋完善,但仍无法避免受精率低,甚至受精完全失败的发生。引起受精障碍的因素很多,卵子质量好坏是其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提高卵子质量成为生殖医学工作者们共同追求的目标。临床上提高卵子质量的控制性超促排卵(COH)方案有很多种,如长方案、短方案、拮抗剂方案及黄体期促排方案等。在不同的促排卵方案中,促排卵药物的合理使用会通过提高卵子质量。研究认为,不合理的促排卵用药会增加卵母细胞内凋亡、DNA片段化,进一步导致胚胎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囊胚形成率及囊胚细胞数的下降,增加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因此合理使用促排卵技术至关重要。

不同促排卵方案,由于使用种类、时间、剂量的不同,优缺点也不一样。长方案是最经典的方案,其特点是卵泡发育同步性较好,获卵数较多,但较易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短方案可加强卵泡募集,缺点是卵泡发育同步性较差,获卵数较少。拮抗剂方案亦可增加卵泡募集,常用于促排卵反应不良的患者,但卵泡生长的同步性不如长方案,且价格昂贵。黄体期促排方案是一种新型的促排卵方案,因其用药简单,且不受月经周期的影响,所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研究通过比较不同促排卵方案在首次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其与受精情况及临床妊娠结局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5-01~2017-12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生殖中心不孕患者共1 154例。

纳入标准:①首次接受体外受精/卵母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治疗;②不孕因素为输卵管因素和(或)男方因素;③具有完整资料。

1.2 研究方法

1.2.1 实验分组 1 154例患者按促排卵方案分为4组,分别为长方案组(819例)、短方案组(198例)、拮抗剂方案组(103例)、黄体期促排方案组(34例)。

1.2.2 促排卵方案 ①长方案:于黄体中期开始注射短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onadotrophin-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GnRH-a)1.88 mg进行垂体降调节,至月经第3-5天,根据血激素水平及B超结果,开始注射卵泡刺激素(follicular stimulation hormone,FSH)150-300 IU/d的,当直径不小于18 mm的卵泡达2-3枚、14 mm以上卵泡数与血清中雌激素水平相符,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②短方案:于月经周期第2-3天开始注射短效GnRH-a至HCG注射日前1 d,月经第3天开始同时注射FSH 150-300 IU/d直至HCG注射日。③拮抗剂方案:于月经周期第3天开始注射FSH 150-300 IU/d。当主导卵泡直径达14 mm时开始同时注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onadotrophin-releasing hormone antagonist,GnRH-ant)0.25 mg/d,直至HCG日。④黄体期促排方案:在B超明确排卵或取卵术后3 d左右开始,B超提示卵泡直径小于或等于10 mm时开始促排用药,使用剂量稍大于卵泡期促排剂量,也是在卵泡发育至大于或等于18 mm后予以注射HCG约36 h后取卵,获得的卵子进行体外受精,最终获得的胚胎需行玻璃化冷冻,择期解冻移植。

促排卵过程中,阴道B超监测子宫内膜及卵泡发育情况,并参考卵泡发育情况增减促性腺激素Gn用量。34-36 h后在阴道B超引导下经阴道穿刺取卵。注射36 h后在B超监测下经过阴道完成穿刺和取卵的操作,取卵后每日连续给予黄体酮注射液60 mg进行肌注,第3天进行移植,于移植后14-21 d抽血、留取尿样HCG判定胚胎移植是否成功。阳性者14 d后再次行B超检查,若提示孕囊或流产物(或异位妊娠)病理检查见绒毛者诊断为临床妊娠,并继续随访。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三组患者的年龄、Gn用量、Gn应用时间、HCG日子宫内膜厚度Em、获卵数、正常受精数、优质胚胎数、受精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等。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黄体期促排方案组的平均年龄[(35.4±8.1)岁]高于长方案[(30.37±4.27)岁]、短方案[(33.44±6.23)岁]、拮抗剂方案[(34.64±5.39)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短方案组平均Gn应用时间[(9.25±2.99)d]及Gn用量[(32.52±12.79)IU]均显著低于长方案组[(11.59±2.82)d及[(38.02±14.74)I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长方案组[(16.08±3.46)个]平均获卵数高于短方案组[(10.31±7.99)个]、拮抗剂方案组[(10.00±6.96)个]、黄体期促排方案组[(6.50±1.73)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方案患者的一般情况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situation of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schemes

2.2 胚胎发育及妊娠情况

长方案受精数、优质胚胎数高于其余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的受精率及优质胚胎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长方案、短方案及拮抗剂方案组之间的临床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方案患者受精情况及妊娠结局Table 2 Fertilization and pregnancy outcomes of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regimens

3 讨论

本资料中发现,黄体期促排组的平均年龄较其余三组高,说明本中心黄体期促排卵方案的应用是符合指征的,即对高龄、卵巢功能欠佳的患者采用黄体期促排卵,符合目前大多数生殖中心应用黄体期促排方案的条件。短方案组的Gn用量较长方案组少,同时Gn时间较长方案组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付磊等[1]研究结果一致。表明与长方案相比,短方案具有治疗费用低、促排时间短的优势。

Kolanska等[2]研究认为GnRH激动剂方案中不孕妇女新鲜胚胎移植后妊娠率较GnRH拮抗剂方案高,提示后者可能会对子宫内膜容受性产生负面影响。Wang等[3]研究表明GnRH拮抗剂方案与GnRH激动剂方案妊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ustafa等[4]研究证实拮抗剂方案的临床妊娠率显著高于激动剂长方案,激动剂方案失败后再采用拮抗剂方案后成功妊娠。本研究显示,长方案组的获卵数、受精数及优质胚胎数均高于短方案组及拮抗剂方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长方案组、短方案组及拮抗剂方案组之间受精率、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故认为受精数及优质胚胎数的增加,是因为获卵数增加所致,并不是因为受精率的变化引起的。这与Luna等[5]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中根据患者不同的特点应用不同的促排卵方案,卵巢功能正常者一般采用长方案或者拮抗剂方案,卵巢功能欠佳者多采用短方案,年龄偏大者则采用黄体期促排方案,表明不同促排卵方案只要合理应用,均可获得相似的较理想的结局。

黄体期促排组在四组中获卵数最少,但据Tsafrir等[6]研究提示高龄妇女获卵数与治疗结局相关,当40-41岁妇女获卵数超过4个时能获得较好的结局,而本研究中黄体期促排组的获卵数为(6.50±1.73)个,明显超过4个,可获得良好妊娠结局,这可能时因为黄体期给予FSH可使卵泡在高孕酮的环境下解除闭锁,使获得的卵子数量增多,优质胚胎数增加,有利于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7]。因黄体期促排后最终获得的胚胎需行玻璃化冷冻,暂不移植,择期行解冻移植,故在本研究中妊娠率为零。

卵巢功能正常者可选择长方案或拮抗剂方案,若避免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拮抗剂方案更有优势,短方案虽较长方案获卵数较少,但Gn应用时间及用量均较长方案少,更经济。高龄或卵泡期获卵数少者可选择黄体期促排方案。总之,促排卵前需个体化选择不同方案。

猜你喜欢

黄体期拮抗剂激动剂
黄体期口服滋肾育胎丸对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的效果及对激素水平的调节作用
绿萝花中抗2型糖尿病PPARs激动剂的筛选
女性黄体期与卵泡期对靶控输注依托咪酯镇静效应的影响研究
GPR35受体香豆素类激动剂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不同卵巢刺激方案在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妇女中的应用效果
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应用
治疗心力衰竭新药: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及脑啡肽酶双重抑制剂LCZ696
合理选择降压药物对改善透析患者预后的意义
AMPK激动剂AICAR通过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期抑制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
卵泡期、黄体期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对卵巢功能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