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趣” 课堂教学中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方法

2018-11-28

天津教育·下 2018年9期
关键词:激趣核心素养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燕山路小学 周爱国

“地理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给我们地理教学迎来了春天,“激趣”是课堂教学中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方法之一。课堂“激趣”是地理课堂教学的序曲,是上好一堂课的首要条件,也是教师采用简洁的语言或辅助动作拉开一堂课的序幕。通过“激趣”,师生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倾情投入课堂,将学生的注意力即刻集中到课堂上,激活学生的思维,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使学生产生“我要学习”的需要,使他们很快进入积极的状态,真正做到“课伊始,趣伊生”。

“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而地理教师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让学生喜欢上我们的地理课程。众多专家和一线教育工作者已形成广泛共识,核心素养的提出,是课程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没有核心素养为支撑的课改,将会失去灵魂、方向和动力。以地理核心素养为本的教学是问题化教学和情景化教学。其教学理念是:在探索追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探索追寻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地理空间认知与综合分析的素质。探索追求,为学生提供了思考的空间。关注生活的地理、文化的地理、科学的地理。从问题出发,遵循探索认识地球的过程与规律,归纳上升到理论。不强求唯一、肯定的答案和结果,而突出探索追寻的过程。

在地理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架构模式是:激趣是前提,探究是关键,建构是核心。而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又表现为如图:

在这样的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架构模式中笔者认为:教师是创意课堂的设计师。在课堂设计伊始教师要考虑两个要素:好奇心——探究的源头;兴趣——迈向科学的内驱力。教师们要在课堂上抓住学生的心、脑,要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让学生喜欢上你的课堂,然后自主、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教师是课堂的设计者,是编剧、导演,在教学伊始教师就要给学生搭建一个可以让他们展示的舞台,调动其情趣,激发其兴趣。

地理学是与人类生活关系最密切的学科之一。过去常常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来形容一个人的知识渊博。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可以不知道天文,但不能不知道地理。地理学的知识与技能,已逐步成为现代人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教育正在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随着地理学科学性、技术性和系统性的加强,地理学在社会和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而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世界变得越来越小。由于生活空间的扩大,生活对地理知识和技能的依赖性则越来越强。地理学将变成人们生活离不开的地理学。

首先,品尝舌尖美食,以“吃”引趣。在学习中国地理下册部分,大部分章节都可以以“吃”为线索,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色、香、味、形”俱佳的中国美食,让人垂涎欲滴,孩子们在感受到中国饮食“精致、悦目、礼数”这一精髓同时,自然便会对教材产生冲动和好奇。孩子们对教材慢慢地产生了兴趣,也就培养了学生关注生活(从生活中的地理出发)的地理核心素养。

其次,感受传统民居,以“住”激趣。展示世界文化遗产广东开平碉楼,一张张民居美图,倾诉着美妙的自然和人文故事。有的房屋因山就势、因势随形、因地制宜,其布局清晰地体现了传统民居与当地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有机结合的理念,即“天人合一”;有的房屋白墙灰瓦、山墙高翘、鳞次栉比,井然有序的古民居建筑群落、人工建筑与山水的交融达到极致,给人“世外桃源”之感,从而培养了学生(通过活动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地理核心素养。

观赏旅游美景,以“游”诱趣。地理学科美育因素十分丰富,其美为人们所欣赏。如学习中国地理八下,可以以纪录片《美丽中国》等为素材。一段段美妙的视频,让人身临其境,流连忘返,既丰富了孩子们的感知,又拓宽了学习视野。通过这些图片展示及引导,学生就会由感知美、欣赏美,再到探究美、升华美。这样,教材在美丽外表的掩饰下,悄悄地诱发着学生浓郁的地理兴趣,培养了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科学发展观、科学精神、人文素养)。

激趣只是一种教学手段,而不是教学目标,因而要突出目标性和科学性。教师在教学情境中应融入地理知识和技能、地理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以地理的眼光观察与思考生活,从地理的角度发现并提出问题,用地理的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教师是课堂创意的设计师,只有教师的思维跟上时代的步伐,孩子们才能在学习的道路上事半功倍,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猜你喜欢

激趣核心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激趣 导思 引探
小学语文教学之我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