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删繁就简 返璞归真
——高中历史“简约教学”的构建与思考

2018-11-28

天津教育·下 2018年9期
关键词:简约教学历史课堂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的高中历史课堂出现了不少表面华丽花哨、热闹好看的形式,给人一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实则哗众取宠,高耗低效。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任何学科的内容都可以用更为经济、富有活力的简约方法表达出来,从而使学习者易于掌握。”历史教学应该从以前不断附加各种因素的做“加法”转变为删繁就简地做“减法”,简约课堂才是返璞归真。

一、 简约教学的内涵

老子曾言“大道至简”,我国第一部教育论著《学记》中有“约而达,微而减” “能博喻然后能为师”的论述,从中可以看出“由繁到简,由博到约”的教育思想。在现代生活中,人们在经历了浮华繁杂的困惑之后,已把简约作为一种理性时尚来追求,如书法信息中的“简约艺术”,装潢设计时的“简约装饰”,还有平常被提及的“简约人生”等,无不表明简约不是简单地压缩或简化,而是剔除喧嚣与浮躁,变得干净而沉淀,脱离表面和肤浅,成为一种气质和内涵。

历史教学的简约同样如此,要尽量排除一些形式化的、不必要的东西,追求正本清源,返璞归真,使课堂教学变得更轻松愉悦,凝炼有效,力求做到“简约而不简单,平淡而不平庸”。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价值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因此,教师应尽可能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真正让学生成为主宰学习的主人,成为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和探索者。而简约教学就是有效教学,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可是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与简约教学背道而驰的现象比比皆是,如教学手段花里胡哨,教学内容面面俱到,教学过程热热闹闹等。教师上课精神抖擞、表情丰富,再加上精致的课件、多彩多样的方式,非常吸引学生的眼球,但一节课结束后,学生似乎学会了什么,又似乎什么也没有真正学会,出现了“课堂闹哄哄,课后脑空空”的现象。还有一些历史公开课、优质课评比,师生对答如流,课堂教学进行得十分顺畅,而实际上却是典型的“假、大、空”,究其原因,只因师生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有的甚至做了预先的精心排演或多次试教。

二、 简约课堂构建的方法

(一)制定“简明”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简明,是实施简约教学的保证。教学目标不必面面俱到,提炼少而精的教学目标,才具有实际操作性。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首先要整合三维目标,而不是将三者简单地叠加起来。在描述目标时,主要把注意力放在了双基目标上,情感目标只要能渗透到其中即可。如在设计人民版必修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一课时,对教学目标做如下调整:

第一,知识与能力:识记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内容;理解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第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基本内容的学习,掌握分析政治制度的方法;学会运用各种资料,包括文字资料、地图等来分析历史上的政治现象。

第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中国早期文明起源的知识,激发学生对祖国历史的自豪感,以及对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热爱之情。

其次,要完成重点目标。有限的一堂课内,真真切切地完成一个中心目标,也就是这节课的核心概念,如必修一《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一课,教材先后阐述了“光荣革命、《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制、议会改革”等内容,在备课中要确定“君主立宪”这个中心,即从国王与议会的权力争夺来展开,引导学生思考:“英国人民在争取民主过程中,存在着哪两大政治力量的争夺?谁是最后的胜利者?胜利后又是怎样保障、完善自己的权力的?”这样不仅可以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提炼“简要”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简要”,是实现简约教学的关键。由于种种原因,教科书往往以浓缩的方式呈现出丰富的内容,而以专题方式的编排又人为地割裂了历史的有机联系,导致学生既记不牢,也记不完整。所以我们要把复杂内容简单化,增强学生记忆的准确性和认识的完整性。如《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多而杂,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我把这个内容简化为“一增二减三保”:一增即金融领域增发钞票;二减是农业领域减耕减产、工业领域监督企业,减少生产;三保是保障在业工人的权利(最高工时、最低工资和集体谈判的权利)、以工代赈保障失业工人、建立社会福利制度以保障弱势群体。这样做不仅方便了学生的理解记忆,还有利于历史思维能力的养成。一节课的内容有时更需要适当简化,如必修三《宋明理学》一课,这是一节教师们公认的很难上的课,体系庞大,内容深奥。如果以通俗的方式教学,讲几个精彩的小故事,但如果杂乱地把几个故事堆砌起来,就会切断了理学的内在逻辑;如果以学术的方式教学,就会艰涩难懂,学生听了就会感到云里雾里。应该把这节课的内容化繁为简,去难存易,去掉细枝末节,留下结构主干:

这样的处理把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发展线索清晰地表现出来了:北宋五子把儒学上升到天理的高度,朱熹的理学则着重探讨了三个问题:世界的本源是什么?怎样探求世界的本源?探求世界的本源有何价值?朱熹理学局限于知识分子,陆九渊的心学让普通百姓有了修行的方法,标志着儒家信仰的重建任务的完成,而王阳明强调“知行合一、致良知”,使心学成为精致的心灵哲学和高明的行动哲学,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

提炼简要的教学内容,应用思维导图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可以把复杂的知识结构以图像的形式呈现各个知识点的关系,实现主题知识系统的可视化。比如《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一课,我先把教材内容简化为“一个中心,两个体系,三大支柱”,即二战后以美国为中心形成货币和贸易体系,建立了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使世界经济朝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然后以思维导图方式展现出来:

(三)设计“简练”的教学环节

教学环节的“简练”,是实现简约教学的支撑。一节完整的历史课,包括从导入新课到讲授新课,从课后小结到布置作业,再到评价反思。而教学环节的“简练”,首先要求教师在洞悉课标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学习个性等基础上,去除多余的环节,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和感悟。比如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最开始的环节, 有的教师力求创新,希望以学生的兴趣点切入课堂,可是面对一些生动形象的例子,不忍舍弃,使导入环节变得拖沓冗长,影响了正常教学。所以导入新课不能占过多时间,内容不必繁杂,也不可因追求新奇而喧宾夺主。

其次,课堂教学必须要遵循学生的学习认知特点。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已经有所提升,可以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主张,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思考问题,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抽象逻辑思维水平。简约教学要求我们遵循学生的认知心理,让学生感知历史的具体,感悟历史的丰富,理解历史的深刻。例如,我在讲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时,通过典型生动的历史人物——张謇的一生经历来展开教学,根据不同的历史时期设计不同的问题:“张謇为什么在考上状元后放弃做官而去发展事业?”“张謇的企业是怎样一步步发展为全国商界龙头的?”“大生纱厂为何落得破产的下场?”“张謇临终抱憾离世的原因是什么?”把历史问题融入到情境故事中,串联知识的内在联系,组成问题阶梯,一步步引导学生深化思考,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激发了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这正是简约教学的魅力。

(四)运用“简便”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简便”,是实现简约教学的润滑剂。多媒体教学确实能让我们的历史课变得生动形象,丰富多彩,可眼下一些教师过度依赖多媒体,这种标新立异的形式、眼花缭乱的内容、走马观花的过程,严重背离了课堂教学的目标。须知多媒体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是我们教学设计的承载工具。

简约教学对多媒体的运用提出了以下要求:首先是精用,多媒体的使用重在“精”不在“多”。如我在教学“辛亥革命”一课时,在关键的几个环节中都用上了多媒体,导入用一段视频将学生带入了历史的时空隧道,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对这段历史有感性的认识;在解读《临时约法》时,将内容和问题一一呈现在学生面前,与学生一起探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辩论辛亥革命的成败得失时,将不同观点与理由和学生一起分享,从而得出正确的认识;在课堂小结时,再现孙中山伟人,做到首尾呼应,给本课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一节课下来我只用了一段视频和八张经典的幻灯片,结果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其次是巧用,要善于驾驭多媒体,把多媒体和教学设计巧妙结合起来。如必修一《新民主主义革命》一课内容很多,却要在两课时里完成教学,用传统的板书教学不仅费时费力,效果也不佳。我用多媒体做了以下两课时的设计:第一课时,以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视频导入,解读视频内容,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第一场《东方的曙光》设计问题理解“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国民革命;第二场《星火燎原》掌握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第三场《万水千山》探讨红军长征的原因、过程和意义;第四场《抗日烽火》和第五场《埋葬蒋家王朝》结合教材说明中国共产党如何取得革命的胜利;第六场《中国人民站起来》理解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历史意义。第二课时通过与辛亥革命比较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理性认识,并感悟其精神,升华其情感。

(五)使用“简洁”的教学语言

教学语言的“简洁”,是实现简约教学的基石。课堂上说的话应该言简意赅,干净利落。当我们用简洁的语言讲清楚复杂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就会大大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讲孙中山革命功绩的时候,我概括为“三次转变”“四个组织”“五次斗争”。三次转变,从医人到医国、从改良到革命、从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四个组织”,即建立了兴中会、同盟会、中华革命党、中国国民党;“五次斗争”即领导辛亥革命、发动二次革命、号召护国运动、领导护法运动、发起第二次护法运动。这样的课堂语言条理清楚, 脉络分明,突出了教材的主干知识。

但是,简洁精炼的语言并非晦涩难懂的专业用语,因其听起来使人感到枯燥乏味,空洞抽象。相反,教师应该言之有物,言之有史,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让学生爱听爱学,获益匪浅。如在讲到老子的“无为”“以柔克刚”这一抽象的哲学思想时,我做了这样的解释:“无为”不是没有作为,而是顺其自然,顺其自然的衍生状态就是以柔克刚,比如我们口中最硬的是牙齿,最软的是舌头,可当我们年老时牙齿掉了,舌头依然灵活自如;大风来了,大树连根拔起,小草却安然无恙。“天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把教材内容借助通俗的比喻来说明白,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更增添了课堂的光彩。

三、 简约教学与“留白艺术”

简约教学的本质是有效教学,如果教师说的话把整节课填得满满的,教学效果必定会大打折扣,我们的教学要讲究“留白艺术”。课堂教学的留白是指教师针对某一教学目标,给学生足够的活动时间和思考空间,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怎样留白,什么时候留白,需要慎重思考。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导入留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导入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一些有趣的问题,留下悬念,学生受到好奇心的驱使,学习积极性就会有所提高,探究欲望也会增强。例如学习《伟大的抗日战争》一课,我在课前导入时设置了一些问题:当前日本为什么要篡改历史教科书,否认侵华历史?谁打败了日本?是美国的原子弹、苏联的对日宣战?还是中国人民的长期抗战?这种欲擒故纵的手法,起到了“吊学生胃口”的作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课中留白,激起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我们的讲解少一点,板书艺术一点,语言幽默一点,给学生多一点时间思考,多一点空间讨论,我们的课堂一定会深受学生的欢迎。如学习“一国两制”时,关于香港、澳门的回归,学生都比较了解,教师可以不用多讲,可以让学生谈谈香港、澳门问题产生的历史原因,组织学生讨论港澳回归的原因和意义。又如在学习《罗斯福新政》时,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新政措施的情况下,可以出示一段材料:“1933年夏天,有位头戴丝绸帽子的老绅士在防波堤上失足落水,不会游泳,一个好心人跳进水里,把他救上来,可是帽子被冲走了。老绅士对好心人千恩万谢,可是三年后老绅士却因丢了帽子而斥责那位好心人。”教师可以趁热打铁进行设疑:这段话中的老绅士指的是什么人?“丝绸帽子”又指什么?老绅士后来为什么要斥责好心人?学生带着问题饶有兴趣地进行分析讨论,得出结论,然后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对新政进行评价:新政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损害了美国资本家的利益,但使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拯救了资本主义制度。

(三)结尾留白, 留给学生自我思考的空间

课堂结尾是一堂课的终曲,教师在结课时可以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思考性的问题,设置“留白”点,收到“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如在讲完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后,可以这样结尾:战后,帝国主义国家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先进的中国人并没有放弃,他们仍在苦苦探索……此处留白,不仅能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受到强烈的道德感、理智感的熏陶,而且为后续的学习埋下了伏笔。再如讲完《外交关系的突破》后,引导学生结合今天的中美关系现状,写一篇关于中美关系的小论文。所有这些教师在结课时巧妙布设的“空白”点,给学生留下的问题,能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去查找、去实验,这也正是落实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方式的具体体现。

四、 简约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一)适当阅读,把书读厚

简约教学不是苍白的,不深刻的历史课是没有厚度、没有分量的,是不能促进学生发展的。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平时适当的阅读是必不可少的。真正的阅读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助文字符号的精神世界里的漫游,而阅读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用我们的底蕴来吸引学生。同时,教师应对阅读的材料加以整合、加工和简化,不能不经过处理就随意地应用到课堂中。

(二)研究教材,把课备薄

追求历史课的简约教学,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教材。新课程强调“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就要求我们理清教材主干知识的内在逻辑,突破教材的重点难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站在学生的角度上,从学生的视野出发,做到化繁为简,化深奥为浅显。

(三)营造氛围,激情教学

简约有效的历史课堂,理应是精致、灵动的课堂,是富有激情的课堂。激情课堂让历史知识在有声有色中娓娓而来,激起学生渴求知识、努力学习的欲望,同时发散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思路。只有教师内心的激情在课堂上不断涌现出来,才能真正助学生成长。

五、 结语

简约是一种境界,是一种韵味,也是一种追求。让高中历史课堂理性回归,构建简约的高中历史课堂,推动有效教学,借以激荡每一位学生成长的韵律,燃起每一位学生成功的希望,是我们每一位高中历史教师的永恒追求。

猜你喜欢

简约教学历史课堂教学
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小学数学简约教学的途径研究
新历史
简约教学,追求小学数学简单之美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