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科学育儿的社会支持需求及体系研究

2018-11-28,,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幼托服务项目育儿

, ,,

(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 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上海 200031)

育儿方式的选择不仅是影响家庭结构、生活方式等连锁反应的重大家庭事件,更是涉及卫生、教育、经济、养老等诸多因素的社会系统工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儿童早期关心与发展”(Early Childhood Care and Development,ECCD),提示政策制定者和教育者应关注早期儿童的健康、营养、认知、情感和社会活动能力的同时更应加强社区在经济上、物质上和道德上对家庭和儿童的支持[1]。6岁以下儿童是建立终生健康行为的关键群体之一,在幼儿的社会环境中,父母、托儿服务提供者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2]。了解家庭育儿的社会需求,构建适宜的科学育儿社会支持体系,成为亟需关注和攻克的社会难题。本研究围绕养育过程中社会支持养育所占的比例,及家庭对于政府支持、专业支持、社会支持、家庭支持、信息传播的需求展开调查,并分析现有社会环境是否满足育儿的需求。结合专家咨询与访谈,针对性提出构建科学育儿社会支持体系的适宜性政策建议。

1资料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2016年徐汇区0~6岁儿童总计57 347人(0~3岁32 251人,4~7岁25 096人)。基于家庭育儿的年龄特点分层,以0~3岁(未入幼托机构)和4~7岁(入幼托机构)两个年龄层次,以家庭为单位,按2016年徐汇区0~6岁儿童总量约1%进行随机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得到样本总家庭560户(0~3岁家庭315户,4~7岁家庭245户)。母亲与祖辈调查比例设置为1:1,最终纳入分析的母亲被调查者共282名,祖辈被调查者共270名。

1.2调查工具及内容

在参考相关文献资料[3]、前期课题研究[4-5]和专家论证的基础上,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将社会支持按提供方分为政府支持、专业支持、市场支持和信息支持四大渠道,针对样本家庭育儿社会支持服务利用和需求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包括家庭育儿社会支持服务利用(来源、渠道和服务项目)、评价(专业性和丰富性)和新需求(来源、渠道及服务项目)。同时,邀请徐汇区卫计委、徐汇区妇幼保健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徐汇区妇联等相关工作人员,针对家庭育儿支持现状及优化家庭育儿的公共卫生措施和项目进行访谈。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 Data 3.0软件进行资料录入,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家庭育儿社会支持服务参与度

认为育儿支持主要来源于家庭支持和社会支持的家庭各占一半。其中,认为政府渠道和信息渠道的支持度最高的家庭较多,认为专业和市场渠道支持度最高的家庭较少,如图1所示。

图1家庭育儿支持主要来源分布图

Fig. 1 Distribution of main sources of support for family childcare

进一步研究不同服务项目的参与情况,从对母亲的调查发现不论服务提供方为政府、专业机构或是市场,育儿健康讲座、儿童体检、亲子活动、早教及幼托班的参与度较高,见表1。其中,>3岁家庭对政府育儿健康讲座的参与度低于≤3岁家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绝大多数家庭的孩子在3岁以后上幼托班,并且选择公立幼托班的比例远高于私立幼托班;针对综合性早教及专业机构提供的早教课程,不同年龄段育儿家庭的参与度差异不大,均在30%左右,而>3岁家庭参与针对性早教更多。此外,政府和专业机构提供的母亲自身健康讲座的参与率分别为17.63%和19.57%,远低于育儿健康讲座参与率(60.07%vs.47.69%);利用公共母婴室等设施的家庭仅占21.94%,远低于利用小区内儿童游乐设施的家庭(48.56%)。

表1 社会支持服务项目参与度[n(%)]

(转下表)

(续上表)

提供方项目合计(n=278)≤3岁家庭(n=139)>3岁家庭(n=139)χ2P市场月子会所48(17.27)26(18.71)22(15.83)0.4770.490健康讲座39(14.03)20(14.39)19(13.67)0.0490.825儿童体检109(39.21)58(41.73)51(36.69)0.9200.337幼托班65(23.38)11(7.91)54(38.85)36.400<0.001综合性早教94(33.81)44(31.65)50(35.97)0.4560.499针对性早教113(40.65)39(28.06)74(53.24)17.508<0.001亲子活动122(43.88)55(39.57)67(48.20)1.8150.178保姆48(17.27)26(18.71)23(16.55)0.1390.709

分别对育儿家庭母亲和祖辈的信息获取渠道进行调查,如表2所示,两个群体的信息支持渠道结构有着较大的不同。母亲获取育儿信息的途径主要通过网络,特别是上网百度(71.63%)和微信公众号或朋友圈(71.28%),同时,微信公众号和朋友圈已经成为母亲接受育儿信息最主要的途径。祖辈获取和接受育儿信息的途径主要通过儿女、身边的亲朋好友、自身经历和电视广播,网络途径的运用相对较少。

表2 信息支持渠道分析[n(%)]

2.2家庭育儿社会支持评价

从母亲社会支持服务质量评价来看,对于政府、专业机构和市场的支持服务给出“不专业”的评价较低,但给出“专业”评价的家庭均不足50%,如表3所示,其中对于政府和专业支持的专业认可度要高于市场支持。

从社会支持服务项目评价来看,如表4所示,家庭对于市场服务项目提供的评价要高于政府和专业机构,认为市场提供的服务项目繁多可以满足各种育儿需求的家庭占64.12%。对于政府和专业机构支持服务的评价较为接近,48.68%和47.19%的家庭认为政府和专业机构提供的服务项目繁多可以满足各种育儿需求;近32.08%和30.71%的家庭认为项目虽多但没实际帮助;19.25%和22.10%的家庭认为项目不多不能满足需求。其中,更多的>3岁儿童的家庭认为政府和专业机构提供的服务项目不多不足以满足需求。

表3社会支持服务质量评价[n(%)]

Table 3 Quality evaluation of social support services[n(%)]

评价政府支持(n=269) 专业机构支持(n=269) 市场支持(n=263)专业117(43.49)127(47.21)101(38.40)一般143(53.16)126(46.84)151(57.41)不知道9(3.35)15(5.58)10(3.80)不专业01(0.37)1(0.38)

表4 社会支持服务项目评价[n(%)]

2.3家庭育儿社会支持新需求

总体来看,家庭对于各社会支持渠道有很高的需求(87.00%),特别是对政府和专业渠道的需求,如图2所示。从各渠道具体服务项目新需求来看,如表5所示,家庭对于各渠道的亲子活动和育儿指导的新需求最高,在针对政府和专业机构新增的关于祖辈的健康讲座需求方面,科学育儿健康讲座的新需求占40%左右,也远高于祖辈身体和心理健康讲座。此外,近40%的家庭希望政府和市场新增幼托班,40%左右的家庭希望专业机构新增婴幼儿体检,37%左右的家庭希望政府和专业机构新增家庭沟通技巧讲座。

图2家庭育儿新需求来源渠道分布图

Fig.2 Distribution of new demands for family childcare

表5各渠道社会支持服务项目新需求[n(%)]

Table 5 New demands for social support service

projects[n(%)]

(转下表)

(续上表)

提供方 项目例数针对祖辈心理的健康讲座32(11.68)家庭沟通技巧讲座102(37.23)育儿指导173(63.14)婴幼儿体检110(40.15)市场针对祖辈的育儿讲座64(24.15)针对父母的育儿讲座67(25.28)婴幼儿体检及检测68(25.66)早教32(12.08)多元化亲子活动185(69.81)幼托班106(40.00)

3讨论

3.1社会支持在家庭育儿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伴随着社会的转型发展,传统以家庭为主的育儿模式已呈现出明显的不足,并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日本等一些国家已经开始重视社会支持在家庭育儿中发挥的作用[6-8]。在当今中国二胎政策开放之下,中国父母子女数逐渐增加,家庭结构由独生子女主干家庭变为多子女主干家庭,家庭内部的育儿支持已经不能满足父母育儿需要,育儿已不再仅仅是一个家庭内部的问题,社会需要积极和主动参与,联动教育、医疗、幼儿保健、志愿者、行政机构等各相关职能部门,通过政策推动、理念引导、资源整合等多种途径,全面建设一个能够满足社会需求和家庭育儿愿望的育儿支援网络,为广大家长提供积极有效的育儿支持[9]。本研究显示,社会支持已接近家庭所获得的育儿支持的一半,同时,家庭对于各社会支持渠道的新需求远远超过了家庭支持,特别是对政府和专业渠道的新需求。

3.2多重渠道协作互补,提供全面科学连续的育儿支持服务

构建科学的家庭育儿社会支持体系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多方渠道共同参与、互助协作。如图3所示,政府对妇幼健康负有绝对的托底责任,即提供良好的公共卫生服务、公共服务及有利的制度保障;专业的妇幼保健机构、医疗机构应提供专业知识、育儿技巧、疾病诊疗等专业性服务支持;市场针对多元化和个性化的育儿需求提供丰富的育儿服务,且随着需求的变化做出迅速的服务提供反应,也为政府和专业机构提供基本服务上进行补充;信息支持贯穿于整个支持体系,利用上述所有渠道为不同人群提供各类科学育儿信息,并需通过各种方式有效传递。

图3家庭育儿社会支持体系

Fig.3 Social support system for family childcare

然而从目前来看,各渠道间并未明确自身渠道优势来开展有效的服务,服务提供重叠交叉与缺位空白并存。此外,相比于面向孩子的服务,针对家长自身的支持不够。特别是独生子女家长缺乏养育经验,特别是面对有复杂需求的儿童[10],因此,有必要开展有针对性和个体化的育儿项目来进一步提高父母的育儿水平。同时,服务连续性也有待提高。育儿指导在母亲分娩出院后发生中断,随着3岁以上儿童进入幼托机构,政府和专业机构开始更是集中在幼托机构提供服务,直接面对家长的服务提供不足。

3.3以需求为导向提升牵引力

家庭对政府和专业渠道抱有很大的期待,专业性评价均高于市场支持,然而,就具体的服务项目提供来看,对政府和专业机构支持的评价却不如市场。对政府而言,公共需求导向是服务型政府的本质要求,政府应在其掌握的资源和具备的能力范围下采取公众乐意接受的服务方式并应积极回应公众新的服务需求确保公共需求的满足[11]。根据需求调查,政府支持应主要集中在多样化的幼托班、亲子交流平台及家庭沟通技巧讲座的搭建上。对于专业机构而言,无论基本医疗还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出发点都是应以人为中心,了解需求侧的感受。专业机构需求最大的育儿指导存在功能开展空白的现象,卫生行政部门应动员专业机构开展或将协调组织基层社区力量,组织多形式的育儿指导工作。本研究发现儿童体检的参与度虽高,但需求的提及率也较高,并期待市场渠道可以做好儿童体检项目,反应了家长对现有流程化儿童体检的低满意度,儿童生理指标的监测、成长发育行为的监测等精细化服务项目均可开发满足家长的育儿需求。此外,在信息支持的种类和内容丰富的今日,小辈的信息渠道主要以互联网、新媒体、社交信息等科学性、新颖性、实时性的传播媒介为主;祖辈的信息渠道依然停留在传统的人人传播为主。信息支持渠道的重建和优化应针对两类人群的特性,多渠道展开。

3.4加强专业性的提高和质量的把控

作为政府和专业渠道的重要补充和支持,家长虽然认可市场服务的丰富程度,但对服务质量的评价不高。市场服务尚不成熟、不完善,行业规范的缺乏更加大了监管难度。政府部门应明确监管主体,继续进行准入和退出机制及行为规范性的把控,专业机构和行业协会也应适当进行专业化指导。相比其他社会支持,信息支持具有更强劲的社会性功能以及时效性、知识性、社会性、关联性等特点[12],医疗健康所含信息量和专业性又远超于其他学科。不科学的育儿知识或的仅停留于表层媒体传播,将加剧医患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不利于家长科学育儿,也不利于对于专业机构信任度的建立,甚至会导致医患关系的恶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作为支持度最高的信息支持,其质量的保证对于科学育儿有着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幼托服务项目育儿
畅玩六一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专项资金使用存在问题及建议
政府购买服务绩效评价指标及权重标准的设定
偷偷摸摸育儿
规范幼托服务的现实意义及法律建议
英国首次将免费幼托服务扩展至寄养家庭
长庆的幸福密码
基于互联网地图语言的实时路况信息服务项目探析
江苏省大丰市2014年前三季度CPI简析
育儿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