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书写山西电教奋进之笔助力山西教育振兴发展
——在2018年全省电教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8-11-28山西省电化教育馆馆长
山西省电化教育馆馆长
山西省教育厅基础教育资源中心主任
赵晋华
今年的全省电教工作会议较往年来说比较特殊,有几点独特之处。一是开会地点。今年的会议选在长治召开,这是十二五以来,首次在地市召开全省电教工作会议,近年来长治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区域整体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成效显著。二是参会领导。任月忠副厅长参会并做了重要讲话,对全省电教工作提出了要求,为我们下一步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三是时间节点。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是教育系统书写奋进之笔的开局之年,是山西教育开始振兴的开局之年,今年将出台2030教育行动规划,将召开全国教育大会,教育信息化进入转段升级新征程。杜占元副部长指出,以“十九大”的召开为标志,教育信息化从以“融合应用”为重点的1.0时代进入到以“创新发展”为重点的2.0时代。进入教育信息化2.0,对我们电教工作者来说既是新的机遇,也面临新的挑战,在此次电教工作会上,我们总结2017年的成绩,谋划2018的工作,为对接“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做好准备。下面我先对2017年全省电教工作做一个回顾。
一、2017年工作回顾
2017年是全面落实“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一年。在这一年里,全省电教系统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不忘初心,在服务全局,支撑和服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尝试,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创造性的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得到了各方面的认可,成为一支推进教育信息化中坚力量。
(一)积极参与顶层设计,充分发挥参谋作用
顶层设计事关方向和目标,是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统领。电教系统同志们共同努力,协助教育厅制定全省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建设规划,充分发挥智囊参谋作用。“十三五”伊始,我们就认真学习国家和教育部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战略安排,着手起草我省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2017年初,组织召开了《“十三五”期间山西省教育信息化工作推进意见》专家论证会,邀请央馆领导、高校专家和教育厅相关处室负责人就我省教育信息化发展进行了探讨研究,在充分调研论证和听取基层同志们意见的基础上拟定了《山西基础教育信息化“十三五”推进意见》,现已经以“晋教基[2018]2号”文件下发。我省的推进意见是国家《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的细化与延伸,是开展信息化工作的必要指南。《意见》结合我省实际发展状况,明确了我省“十三五”期间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目标与方向,为下一步开展教育信息化工作提供了指导和依据。
(二)加快资源共建共享,积极推进资源体系与平台建设工作
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作为“三通两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省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还存在着资源共享程度低、服务机制不健全、对教育教学支持不到位等问题。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应用在今年乃至之后一段时间内是我省教育信息化的一项重点工作。17年年底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应用的指导意见》,对体系建设与应用提出了具体要求,央馆也印发了《2018年教育资源开发、应用和服务工作要点》,将其作为2018年的重点工作。
资源建设与应用也一直是省馆工作的重点,目前我省省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采取改造升级山西基础教育网的方式为全省提供资源服务。为充分发挥山西基础教育网省级资源平台的作用,更好服务全省教育,17年对网站平台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按照逐步实现承担山西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职能的要求,提供了空间服务功能,加强了对移动端设备支持,进一步提升了优质教育资源服务能力。为接入国家平台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2017年央馆提出开展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应用试点工作后,我省积极响应,组织山西基础教育网、大同市教育信息网教学资源公共服务平台、阳泉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运城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申请成为第一批试点单位,按照“统一规范、统一用户”的原则,根据《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技术规范》的要求与国家平台进行了对接,实现了与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用户互通和资源互通,基本达到了共享国家优质教育公共资源的目标。这一工作的完成将不断消除数字鸿沟,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实现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近年来,各地市在资源平台建设上都取得了一定成效。大同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覆盖了全市所有中小学校和各县区教育局,实现了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全覆盖,去年还对资源平台进行了整体升级;临汾先后投入4000多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基础教育资源服务平台也即将上线运行。
(三)应用与安全并重,加快管理平台与数据中心建设
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是支撑教育管理现代化、促进教育改革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其建设目标就是为加强教育监管、支持教育宏观决策、全面提升教育公共服务能力提供技术和数据支撑。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迅猛发展,数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充分认识到数据分析对于教育决策的重大影响,一方面积极抢占先机,利用原有机房设备,完善数据库基础环境,另一方面及时向教育厅请示报告,提出数据中心建设构想与实施方案,经过不懈努力,最终由我馆承担全国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部署和运行维护,承担省级教育数据中心、资源平台、管理平台及基础教育资源库的建设和运维工作,省馆的工作职能范围得以进一步扩大。
数据中心建设是实现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基础,其最终落脚点还是要放到应用上来。为充分发挥数据中心和各业务系统服务大局的作用,我们完成了中小学学籍管理、学生资助等一系列核心系统迁移与应用工作,完成了“雨露计划”信息核对工作,完成了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系统的部署工作等一系列关键信息化业务。
习近平主席强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在数据中心建设的同时,我们高度重视信息安全,积极开展系统定级备案与整改工作。在经费尚未落实的情况下,邀请两家专业测评中心免费为数据中心做安全初评,并依据自查报告和整改意见进行整改,为下一步顺利通过等级保护测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进一步挖掘大数据智慧,助力教育科学决策,同时落实中小学校长座谈会有关精神,掌握我省基础教育阶段公民办学校发展差异,分析未来办学发展方向,按省政府要求,受省教育厅的委托,我馆依托数据中心对全省9924所基础教育阶段公民办学校进行了大数据分析,涉及4063158名学生和332381名教师共计29343526行数据信息,结合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结果,最终形成了《山西省基础教育阶段公民办学校发展分析报告(2017)》,这是我们首次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教育进行分析的有益尝试,为今后大数据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开端,为教育行政部门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大数据应用的范畴和作用还远远不止于此,其丰富的内涵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挖掘,这是互联网发展的趋势,开展大数据服务也是我们系统今后工作的重要内容。
(四)夯实基础,深入开展信息技术学科建设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2017年9月,教育部也印发了《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明确提出要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信息技术学科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载体,学科建设也以构建探究式、启发式、研究式学习模式为主要研究方向,不同学段侧重不同素养的培养与考察。
根据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特点,我们启动了小学信息技术培优创新项目。印发了《山西省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培优创新项目实施方案》,在前期调研、筛选的基础上,确定了22所项目校,涉及创客教育、学科工具、校本课程和动漫教学等项目主题。同时组建了项目专家组,对项目校进行专项指导,推动各校发展特色项目。
初中学科则根据综合实践活动的精神要求,历时近三年时间开发编写了基于项目学习的教材,经山西省中小学教材编审委员会审查通过,在全省10个市的初一年级正式投入使用。在中考试题中,也加强了对学生综合素养的考察,每道题中均包含3-4个知识模块,突出综合任务的解决,加强试题的综合性。从各市分数来看,满分率和优秀率有所下降,其正态分布更趋于合理。
高中学科建设更加侧重对新课标的理解与实践。新修订的高中信息技术课标变化很大,由操作技能学习向利用技术解决问题转变,由信息处理向计算机科学转变,由信息常识到学科核心素养转变,对培养高中生核心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课标发布前,我们就提前做好新课标落地准备工作。组织专项培训就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基本内容、学科核心素养、数据与处理等内容进行了解读,通过培训使教师们及早了解新课标、学习新课标,为全面落实新课标做好准备。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也顺利进行,2017年全省参加考试的高中学校共486所,考生人数共24.6万,设立考点的学校数463个。为突出利用技术解决问题这一课程本质,2017年修订了命题方案,操作题与客观题的比例调整为5:5,增大操作任务量,减少知识记忆量。考务工作方面,通过提前组织各市审核考点、召开高中信息技术骨干教师考前培训、对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系统进行技术测试、对全省高二学生开展模拟考试、派出巡视组、远程监控等措施力保考试万无一失。在全省电教系统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各市积极组织,均圆满地完成了这项工作。
(五)引领示范,大力推广教育信息化典型经验
一直以来,我们坚持融合创新,坚持深化应用,积极探索教育信息化应用新模式,形成一批典型经验。
近年来,我们承担了教育部、中央电教馆开展的多项教育信息化试点实验工作,在推进教育信息化区域发展、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项目推进成效显著。
“人人通”项目自立项以来,通过不断的研究推广,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组织研讨、开展培训、现场指导等课题研究手段,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项目校太原市尖草坪一中、太谷二中、永济实验小学、芮城四中被选定为全国中小学校长“人人通”培训基地校。去年在这四所学校组织完成了两期专项培训,共培训来自全国各地800余名中小学校长和教师,提升了我省教育信息化影响力。其中太原市基于“人人通”的初中小组学习模式项目和小学课堂教学改革项目的研究工作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草坪一中、汇丰中学、18中、成成中学等部分学校已经将“人人通”教学模式引入课堂。
“创客机器人”项目也取得了丰硕成果。部分项目校参加了2017世界教育机器人大赛(WER世锦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运城实验中学、康杰中学也在各类比赛中取得较好成绩。太原、长治在中小学生机器人竞赛方面也进行了积极尝试,长治在17年12月举办了首届中小学生机器人竞赛,18年将继续举办第二届比赛。太原组织开展“第二届太原市青少年创新未来系列机器人竞赛”活动,10月份还筹备组建了太原市中小学生创客联盟。
运城的智慧校园建设也初见成效。38所市级实验校围绕智慧环境、智慧管理、智慧教学、智慧资源深入探索,每个县建立的5—8所实验校强化教学应用,对周边学校起到了辐射带动作用。2018年还将进一步加强市、县级智慧校园实验校建设,年内计划建成100所智慧校园,培育20所智慧校园示范校。
(六)以评促用,开展各类评比与活动
在继续组织各类教育信息化传统品牌活动的基础上,开拓思维,创新模式,进一步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一是扎实推进,“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有序开展。17年“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重点对三年仍然没有启动的朔州市和启动后效果不明显的吕梁方山县、忻州市的忻府区、原平县、五台县、繁峙县进行了专项调研和培训,培训教师2460多人。我省2017年度报名教师154,766人,晒课180,360堂,上传课堂实录60,984堂,上传微课资源16万个。评出市级优课8887堂,省级优课1988堂,部级优课342堂。在系统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本年度各项数据综合排名全国第十一位。二是创新思路,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广受好评。积极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社会组织和多部门合作的合作模式,创新举办了“山西省第十七届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扩大了活动的影响力,为我省深入推进“创客教育”“STEAM”教育,搭建好展示交流平台奠定了新的基础。活动评选类报送作品1534件,获得国家颁发的优秀组织奖,并在中央电教馆组织的“第十九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培训会上作典型经验交流。三是精心组织,交流展示活动与资源建设互促共进。为提高我省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资源的本地化建设,我们继续举办了山西省第十九届基础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展示活动。经过县级、市级、省级层层展示选拔,共有4425件作品进行了交流展示,其中有511件作品分别获得优秀作品称号,并获得国家颁发的优秀组织奖。
(七)重视队伍建设,不断提升专业素养
队伍建设是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基本保障。造就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教育信息化专业队伍和管理队伍,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前提和有力保障。
我们一贯重视专业技术队伍建设,秉承“服务教育全局 技术立馆 专业成就未来”的理念,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依托各自优势,我馆将北师大作为人才培养基地、教育科学研究基地,北师大将我馆作为科研实践基地、学生实习基地。去年年末,我们组织全馆职工、部分市(县)的电教馆馆长、项目校校长分两期参加了教育信息化专业能力研修班,目的就是提升我省电教人员的专业能力,提高我馆科研水平和学术水平,建造一支专业技术过硬的队伍。
队伍建设不仅包括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提升信息化领导力同样重要。《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中就强调要建立教育行政部门、专业机构和学校管理者的定期培训制度,开展管理人员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和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培训,提升信息化规划能力、管理能力和执行能力。在十九大召开一周后,我们就紧密结合十九大精神,在教育系统率先举办了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 提升山西教育信息化领导力专题培训班。邀请领导专家对教育信息化有关政策进行了详细解读,并邀请我省及兄弟省市教育局和学校代表做了典型经验交流,重点围绕区域整体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内容进行了探讨,为各市县思考下一步工作提供了借鉴,开拓了思路。
(八)加大宣传力度,融合各类媒体平台扩大影响范围
依托山西基础教育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宣传教育信息化政策理论和工作部署,组织开展各类活动。组织参加的“开学第一讲”活动中,我省学校包揽全国小学组、中学组前三名,并占据这两个组别前十中的八个席位,活动专题访问量突破1000万。
各市教育电视台发挥传统优势,丰富节目内涵,创新节目形式,挖掘地方特色,打造优质品牌节目。太原教育电视台举办的龙城好教育——《厉害了我的校》电视展播活动,全市近百所学校参加,展现了各学校师生的精神面貌、办学理念和校园文化,扩大了学校的影响力,提高了社会知名度,为多角度宣传太原教育的均衡发展、内涵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推出的《对话中高考》特别节目,四年来已成为学生喜爱、家长欢迎、社会关注的一档权威节目。大同教育电视台栏目内容丰富,特色鲜明。教育访谈栏目《阳光列车》话题涉及家庭教育、心理健康、学习方法、习惯养成等方面,全年共制作播出62期,其中“中高考名师点播”系列在社会上收到的赞誉颇高,反响热烈。《中华经典诵读》制作播出53期,大约有70位来自不同学校、不同年级的少年儿童参与诵读。朔州教育电视台探索教育电视事业发展的新模式,与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媒体合作,引进了《国家记忆》、《远方的家》、《巡视利剑》等14个栏目,丰富了节目内容。同时开通了“朔州教育微传媒”微信公众号,成为新媒体环境下沟通各级教育行政机关与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桥梁,提升了平台的传播和影响力。长治教育电视台全面启动优秀师德展播工作,积极开展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宣传活动,共计宣传报道120名师德标兵,采编的师德人物蒋晋峰《三十载风雨兼程书写无悔人生》和白龙虎《三十年的爱与坚守》两篇作品,同时荣获第二十二届中国教育电视台优秀节目新闻类三等奖。各教育电视台在发挥传统优势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紧跟潮流,创新宣传模式,为促进教育信息化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新征程、新挑战
2017年全省电教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这是全体电教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我省教育信息化工作与先进省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还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一是机构的定位还需进一步明确。我们电教系统是技术支持和专业指导的机构,各级电教部门要依托国家安排部署,强化职能,对上积极发挥智囊参谋作用,对下要加强支持和指导力度。只有明确定位,才能找准发力点,充分发挥电教系统优势。二是专业技术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教育信息化队伍建设包括师资力量、专业技术支撑队伍和管理队伍。近年来,随着国家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的推进以及教育厅局长专题培训的召开,教师信息素养和领导信息化能力不断提升,但专业技术人员仍缺乏专业、系统的培训,在指导基层开展具体教育信息化工作中发挥的作用还不够,服务大局的能力还没有充分凸显。三是试点实验项目缺乏典型特色。在部分试点项目中,生搬硬套等现象仍然存在,信息技术仅仅作为一种展示的手段,没有实现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应该强调启发式、探究式、研究式学习,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典型经验的挖掘还需结合本地优势,探索特色模式,加强推广力度。
三、新任务、新要求
根据教育部、教育厅关于2018年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规划部署,省馆也印发了2018年全省电教工作要点,对今年的重点工作进行了安排,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一)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结合山西实际扎实开展各项工作
结合教育部、教育厅和山西电教2018年重点工作,按照教育部《2018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和《关于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应用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要求,对接国家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高认识,完善思路,武装头脑,把握机遇,积极推进我省教育信息化工作。在此基础上积极落实《山西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十三五”推进意见》,创新性地开展各项工作,圆满完成确定的各项目标。
(二)推动山西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强优质资源的应用与推广,提升治理能力信息化
平台建设是“三通两平台”的重要内容,是共享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根据《教育部关于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应用的指导意见》要求,今年将加快省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与国家平台、各市县平台的沟通与联合,形成全国统一的资源体系;要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山西省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指导意见;发挥山西数字学校优势,加强网络教育,探索教育资源供给侧机制改革,为学校师生和社会提供个性化服务,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按照国务院《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精神,探索建立教育发展监测与评估指标体系。动态监测应用系统数据,深化对信息资源的挖掘分析,为教育决策提供专业服务和技术支撑。
(三)培育典型,深化应用,促进信息化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
结合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关于“百区千校万课示范行动”的部署,将试点先行、以点带面作为推动工作的基本方式,积极开展教育信息化试点示范工作。开展“十县百校”试点示范创建活动,每市至少培育一个县级教育信息化综合试点(示范)县,每县至少培育一个教育信息化综合试点(示范)校。开展《山西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研究》课题中期评估,推进各子课题的研究,做好分批结题准备工作。认真总结“创客机器人”项目在国际上获奖的经验,扎实有效地推进项目的开展。
继续深入推进“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针对性地开展优课、优秀资源的制作与应用培训活动。开展首届全省创客教育成果交流展示活动,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综合实践能力。继续开展中小学生电脑制作、基础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展示、中小学创新课堂实践观摩、教育技术论文等传统品牌活动。举办第二届智慧教育高峰论坛,办好主、分论坛及应用展,推进智慧教育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和实践。
(四)结合课程改革,深入推进信息技术学科教研
基于新课程方案和信息技术课程标准,重构高中信息技术评价模式;根据《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精神,努力提升中考加试信息技术试题质量;建立基于信息技术课程思想的“STEAM教育、创客教育和机器人教育”实验基地;根据初中信息技术新教材使用情况,建立初中项目学习实验基地;开展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培优创新项目教学观摩等活动,促进项目提质升档。
(五)开展信息化教育扶贫专项活动,助力全省脱贫攻坚
结合国家精准扶贫战略部署,开展网络扶贫和教育扶贫,帮助贫困人口从根本上摆脱贫困。以“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为抓手,针对贫困地区学科骨干教师开展资源应用专项培训。探索利用网络课堂、专递课堂、同步课堂等形式创新网络扶贫模式。做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山西特色资源的开发与共享工作,录制优质音乐、美术课程,依托山西基础教育网、山西数字学校,为贫困地区小学推送优质课程资源,缓解贫困地区音体美教师不足的问题。
(六)加强队伍建设,增强信息化应用与服务能力
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加强包括师资队伍、专业技术人员在内的教育信息化队伍建设。配合教育厅完成2018年度全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任务;利用“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基地校开展校长、骨干教师专项培训,扩大培训人员覆盖面,探索“人人通”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新模式,充分发挥空间在支持常规教学、创新学习模式、加强教学管理中的作用,加快“人人通”建设与应用推进步伐;与东、中、北部各一所高水平师范大学开展深度合作,提升规划、教研、培训、课题研究等水平,加强我省电教队伍建设,提出发展战略与政策建议,为教育信息化决策提供咨询与参考,提升电教系统服务大局的能力;加强网、台、刊通讯员队伍建设,开展专项培训,提升通讯员队伍专业素质。
(七)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加强教育信息化宣传工作
创新宣传模式,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大力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工作,宣传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关切、教育厅重点工作。配合做好“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等国家师德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开展我省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宣传活动。加强教育影视宣传,发挥校园影视文化在学校思想政治建设中的作用,加大对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
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一)明确站位,担负起新时代电教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
电教系统是一支既懂技术又懂教育的专业化服务队伍,在教育信息化事业中承担智囊参谋、技术支持和服务指导等职能。步入新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互联网+教育”对教育生态、人才培养、教学模式、校园管理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多媒体到数字化,从网络化到人工智能,教育信息化正在充分发挥其对教育改革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作为电教工作者,要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在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中勇立潮头,迎难而上,发挥电教系统敢想敢干、能打硬仗的精神,担负起新时代电教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
(二)提高认识,深刻领会教育信息化理论思路和战略部署
自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以来,国家陆续出台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等纲领性文件,对教育信息化做了系统安排和部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发展理论。近期教育部又印发了《关于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应用的指导意见》和《2018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对之后的教育信息化工作进行了具体的部署,思路更加清晰,目标更加明确,初步探索形成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路子,杜占元副部长将其概括为“1238”,即一个核心理念,两条基本方针,三大关键举措,八类应用模式。要认真学习领会国家关于教育信息化的理论思路和整体部署,转变传统观念,提高思想认识,完善工作思路,将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三)把握机遇,积极对接国家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
教育信息化进入2.0时代,是技术的发展,也是理论的创新。要重新认识新时代和信息化背景下的教育发展态势,把握机遇,积极对接国家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推动我省教育信息化跨越发展。教育信息化2.0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包括资源的开发共享、师生信息素养的提升、典型示范的培育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要结合地区实际,紧抓机遇,充分挖掘地方特色,找准切入点,试点先行,以点带面,推动区域教育信息化的整体发展。
(四)服务大局,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对教育改革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讲到:“从十九大开始,教育的主题变了。”教育的主题是什么呢?就是“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教育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核心是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现代化。新的时代背景和社会背景对人才有了更高要求。我们在之后的推进工作中,要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推动教学模式、教育服务模式、教育治理模式改革,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对推动教育改革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开启智能时代教育的新征程。
最后,让我们以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