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孙诒让的目录学思想探究

2018-11-28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目录学周礼著录

马 玲

(漯河市图书馆,河南 漯河 462000)

1 孙诒让其人

孙诒让(1848—1908),字仲容,别号籀庼,浙江瑞安人,晚清经学大师、爱国主义者、著名教育家、著名朴学大师、语言学家、典章制度专家和目录学家。孙诒让与俞樾、黄以周合称清末三先生,有“晚清经学后殿”“朴学大师”之誉,章太炎称他“三百年绝等双”。梁启超赞誉:“仲容先生学术,殿有清一代,光芒万丈。”郭沫若认为:“孙诒让为近世一大学人,《周礼义疏》,可称渊博,其金文研究成绩最大,甲骨文字研究亦为开山。王国维深受其影响者也。”孙诒让著《周礼正义》八十六卷,历时二十七年,九易其稿,得到学术界极高评价。康有为称赞:“先生于礼学至博。独步海内。与吾虽有今古之殊,然不能不叹服之。”李学勤称赞:“孙诒让先生的《周礼正义》一书,博通宏富,远见卓识……。”可见,孙诒让的流风遗泽在学术界的影响巨大。同时,孙诒让著《墨子间诂》十九卷,附后语二卷,开辟了近代“新墨学”研究的途径。正如俞樾称赞:“自有《墨子》以来,未有此书也。”[1]孙诒让少好六艺古文,随父孙依言居北京澄怀园,始习《四子书》和《周礼》。13岁,著《广韵姓氏刊误》,始为校之学。16岁,读江藩《汉学师承记》,始知清儒治经史与小学家法。20岁,赴浙江乡试,中试第四十四名举人。28岁,赈捐山西,援例得主事,签分刑部。30岁,撰成《温州经籍志》。41岁,佐父营建玉海楼藏书。46岁,写成《墨子间诂》十九卷,附后语二卷。52岁,写成八十六卷本《周礼正义》,该书历时二十七年始成。孙诒让性格恬淡,不慕荣利。孙诒让著作有:《周礼正义》《周礼政要》《墨子间诂》《古籀拾遗》《名原》《契文举例》《籀庼述林》《札迻》《周书斠补》《九旗古义述》,又有《经进》《尚书骈枝》《大戴礼记斠补》《六历甄微》《广韵姓氏刊误》《永嘉郡记辑佚》,以及《温州经籍志》等。

2 孙诒让的目录学思想

孙诒让编撰《温州经籍志》,在晚清目录学界享有一定声誉。俞樾赞誉:“《温州经籍志》为‘近世汇聚一地艺文之祖’。”1869年至1877年,孙诒让先后撰《温州建置沿革表》,编《温州经籍志》《永嘉郡记辑佚》等乡土文献,并校订多种温郡乡哲著作。

《温州经籍志》凡三十三卷,另有首卷一卷,外编二卷,辨误一卷,合计三十七卷。收录著述一千三百余家,按四部编次,其类目为:经部有易、书、诗、礼、春秋、孝经等十类,史部有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目录、史评等十五类,子部有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等十四类,集部有楚辞、别集类、总集、诗文评、词曲等五类[2]。从类目设置上看,部居分合,一遵《四库全书总目》之规,并没有什么新创,但就该志整体而言,有许多可取之处。

2.1 合理的著录次序

《温州经籍志》先是按照传统的四部分类法,将要收录的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部下细分各类,类下再分小类,每小类书按朝代先后排列。例如,经部小学类下的小类,分为训诂、字书、音韵三小类。“字书”这一小类,则按朝代先后次序,先收宋代谢雩的《正字韵类》、周元龟的《奇字法语》,再收入元代戴侗的《六书故》,接着是明代周应期的《正字遗书》,最后录入清代周铎、余国光、洪守一等的著作。另外,同一朝代人的著作,其录入次序的先后,《温州经籍志》也有讲究,一般情况下是以科第生卒年月的先后为序,如果中举人与中进士时间先后有矛盾时,则以举人题名时间先后为序。至于府县志互相矛盾者,则以早出地方志为准。例如,明代的《万历温州府志》,孙诒让常常用作参考,而清以后的地方志,则较少引用。这样的录入顺序,既便于人们查找所需要的文献,又符合“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编著要求。

2.2 精细的考核

《温州经籍志》虽义例沿用朱彝尊的《经义考》,但标准限断更为严格,对所收录之著述,皆一一考核,然后分存、佚、缺、未见四种情况。具体做法是,凡明代及以前书目注为“佚”者,《温州经籍志》均标为“佚”;对《千顷堂书目》不标卷数者则径标为“佚”,明代有刊本,但清代书目没有著录的,则标曰“未见”,如《诗训诂》,后注“未见”。看上去仅是简单的几个字,其实不然,它不知花费了撰者多少心血。书名辨误,如:《温州经籍志》中“礼类”所收的“薛季宣《周礼释疑》”条下曰“《经义考》卷一百二十二作《周礼辨疑》,误”。不仅指出他书著录之误,还避免他人误以为《周礼释疑》与《周礼辨疑》是两种书。辨撰者,《温州经籍志》详细注明撰者,并对可能存在的异名、误名详加辨正。例如,陈傅良条下,指出《宋史·艺文志》将陈当成《备边十策》作者之误。另外,《温州经籍志》对版本一项的著录,侧重于实用[3]。

2.3 注明收书的出处、作者,以及卷数变化情况

辨卷数,如:法家类的《无冤录》,于书名下注:“《千顷堂书目》十,作王乘撰,《万历温州府志》十七,《雍正浙江通志》二百四十四,作王渊撰,并误。今从《四库全书总目》一百一。”于“二卷”之下注:“《四库全书总目》一百一、《元史·艺文志》三、《千顷堂书目》十,孙星衍《孙氏祠堂书目·内编》二,《平津馆鉴藏记书籍·补遗》,并作一卷。”再如陈傅良《左氏章指》,前人都著录为十七卷,孙诒让则据《直斋书录解题》等考订为三十卷。这不仅便于溯其源流,还便于考知作者及卷数异同。《温州经籍志》对书名、卷数、存佚、版本的著录不仅注意内容的准确性,广泛参考前人的说法,还非常重视内容的真实性,书中大量的考证反映出孙诒让将朴学家重考证的特点带到了目录学中。这些做法,无论对于目录编纂者,还是借重目录治学的人,都有很大的帮助。

2.4 辑录体

撰有辑录体,效法宋末元初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的编纂义例,于收书之后,附有各家的评论。例如,易类朱元升的《三易备遗》,录有十家的文章,合计六千多言,资料颇为丰富。这对于了解著者生平、著述内容、品评褒贬、版本真伪、校勘刊刻等情况,极为方便,大可省读者探讨之劳。孙氏之言,谓《文献通考·经籍考》开创了一种新的目录解题方式——辑录体目录解题[4]。解题目录往往划分为叙录体、传录体和辑录体解题目录。以辑录典籍的序跋题记为主要特色,征集前人文字的方法称作辑录体[5]。辑录体与叙录体、传录体不同,其特点是广泛辑录与某书相关的资料揭示这部书籍的内容,并进行评论[6]。在《温州经籍志》中,孙诒让对每部书的构成要素都详加著录,如书名、著者、版本、卷数、流传情况等,故对读者很有帮助。

2.5 案语

孙诒让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有自己的见解。尽管辑录各家之言,但并不盲从,或随意附和,而在各家之言后,常附有案语,表明自己的见解。例如,史部张孚敬《温州府志》的案语:“张文忠(孚敬)府志,范氏书目亦有之。其书承王志之后,而卷数乃不及王志之半。盖吾乡地志之简陋,自此始矣。其自叙见本集。于志中义例及纂修缘起未论及,顾沾沾焉以议礼自矜,尤为非体。盖文忠之学,长于论辩,而疏于考证。志乘虽卑,要亦具体。正史非擅三长,不副兹选,未可任意刊削,自矜简要也。”

2.6 叙例周详得当

孙诒让编撰《温州经籍志》叙例包括撰志主旨,为尽备桑梓文籍;规定类例,以《四库全书总目》为圭臬;制定义例,仿马端临《经籍考》、朱彝尊《经义考》;规定断限,自唐以迄清代;规定作者界域,大抵自内出者录父而删子,自外入者录子而缺父;仿释智升《开元释教录》,以别“存”“佚”“未见”等,严格规定著作内容及编纂体例,是一篇精湛的目录学理论著作[7]。著录内容详略得当。在对序跋、评议及前人目录、著录的详略处理上,《温州经籍志》卷二记载《陈氏诗解》包括二十卷。《温州经籍志》虽然只著录了晁公武、陈振孙两家的看法,看似简单,但却因详录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的内容,再加上孙诒让自己的案语,而使此解题详略得当,人们对《陈氏诗解》的内容梗概就能有一定的了解。特别是孙诒让对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中所收的时人评价也加以转录,对后人了解《陈氏诗解》是很有帮助的。而且,孙诒让在介绍卷数时,仅列前代著录书目,只对那些关乎本书主旨者详细转录,这也是《温州经籍志》详略得当的一个突出表现。

3 结语

综观上述,孙诒让的《温州经籍志》不仅收书丰富,而且成就在朱彝尊的《经义考》、谢启昆的《小学考》之上,为方志目录中的佼佼者。特别是其叙例,总结了我国一千多年来方志目录中的理论和方法,很有借鉴价值。除撰《温州经籍志》外,他还校订了自己家的藏书目录《逊学斋书目》、编纂私人藏书目《经微室书目》等,不仅对这些书目进行簿录登记,还以较高的学术眼光进行分类与甄别,为清代的私人编目写上了光辉的一页。

参考文献:

[1] 余振棠.瑞安历史人物传略[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145.

[2] 孙诒让.温州经籍志[M].北京:中华书局,2011:129.

[3] 李海英.朴学大师:孙诒让传[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115-143.

[4] 邹明军.辑录体目录的确立与马端临的家学渊源[J].图书馆杂志,2015(1):96-101.

[5] 杨丽梅,牛勇,宋戈.辑录体的确立及其目录学价值[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2(6):98-100.

[6] 钟向群.论目录的辑录体与马端临的《文献通考·经籍考》[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5(6):88-89.

[7] 申畅.中国目录学家传略[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200.

猜你喜欢

目录学周礼著录
呼唤21世纪的新目录学——柯平教授访谈录
著录格式执行GB/T7714-2015《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著录格式执行GB/T7714-2015《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常用参考文献著录要求
《航空材料学报》参考文献著录要求
张满菊 周礼平作品选
周礼与儒学的机理
1720年版《弥尔顿诗集》的排版、插图和导字——分析目录学案例研究
还好,我们没有放弃
当代学科书目的编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