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0时代公共图书馆建设发展的路径探析

2018-11-28宋丙秀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图书馆资源时代

宋丙秀

(天津图书馆,天津 300201)

公共图书馆已从过去基于“Create-then-Consume”模式的图书馆1.0时代,即在服务上注重建设馆藏资源,进行单向的、等级化的、以资源为中心的服务方式,转化为目前鼓励读者积极与图书管理者沟通交流,实现无阻碍的、针对性的参考咨询及定题查新等其他服务的图书馆2.0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用户对于获取知识信息的更高要求,使得以注重人的需求及可接近性、开放性、生态环境和资源融合为特征,致力于促进知识交流、创新交流环境及注重多元素养和激发社群活力的3.0时代智慧化公共图书馆,成为我国公共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方向[1]。

1 3.0时代公共图书馆建设发展的推动因素分析

1.1 “互联网+”时代网络信息技术的技术保障

从云计算、移动设备、物联网及智能制造等“互联网+”技术手段在电商、移动支付、在线教育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可以看出,信息技术正在催生网络空间时代的到来。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7年8月发布的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人,占全球网民总数的1/5。互联网普及率为54.3%,超过全球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手机网民规模达7.24亿,占比达96.3%,移动互联网主导地位得到强化[2]。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不断融合的同时,也对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带来技术支持。以前读者需要到图书馆查阅的资料,现在他们可以通过PC端或手机等移动客户端随时随地获取和阅读。实体图书馆正逐渐被网络上的“无形”图书馆所替代。因此,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公共图书馆如何避免不被边缘化,是目前其面临的严峻问题。但人们也应看到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公共图书馆的创新、进步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强有力的技术保障。作为国内首家智慧型海洋图书馆——深圳市盐田区图书馆,就以新馆建设为契机,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移动互联网等手段率先探索并实现了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创新和转变;上海图书馆更是推出了基于二维码技术的“手机读者证”,读者通过“扫一扫”即可轻松完成文献的检索、借还,将图书馆的传统服务拓展到更广阔的线上领域。

1.2 公共文化服务领域进入法制化建设新时代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目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尤其是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公共图书馆作为这个体系中的核心部分,其面临的挑战和压力可想而知。作为十九大以来实施的我国文化领域的第一部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更是从法律层面明确了今后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基本目标和重点任务,将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贯穿始终,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有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同时强化了政府责任,进一步弥补了文化立法在数量上偏少的短板,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公共图书馆的功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为公共图书馆进入3.0时代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和政治背景,充分彰显了国家对公共图书馆事业的高度重视,也体现了国家高度的文化自信。

1.3 全民阅读时代已经到来

随着《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朗读者》等文化类综艺节目的热播,阅读文化再次掀起了风尚潮流。然而全民阅读并非是一时的文化热潮,而是公众在物质需求基本得到满足后对于精神文化境界的再追求,是未来中国社会的必然发展阶段。2017年,全民阅读已第四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然而今天的全民阅读已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纸质阅读,而是加入了更多的时代元素。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公布的《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征求意见稿)》第二十一条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促进阅读的新技术开发与应用,促进数字阅读和阅读便利化[3]。这足以说明全民阅读数字化已是大势所趋。作为信息资源高度集中的公共图书馆,传统意义上的服务已经无法满足读者的需求,使得更具包容分享、服务多样性的3.0时代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势在必行。

2 目前公共图书馆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软硬件建设不同步

目前,公共图书馆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都先后添置了自助检索机、自助借还机和自助办证机,结束了图书馆员烦琐的人力劳动,丰富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手段。随着3.0时代智慧化公共图书馆的到来,新型的报纸及电子书阅读机在各大图书馆内随处可见。但同时图书馆却忽略了自身软件建设同步跟进问题,如系统更新换代缓慢、软件交互界面复杂化等,这些都阻碍了读者的正常使用,使得读者原本可以方便、快捷的操作过程变得复杂、烦琐。

2.2 服务落后,资源边缘化

在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高效精准的搜索及读者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方位的亲身体验,以及其在阅读过程中的互动与分享等日渐成为当代读者的最大需求。然而传统公共图书馆落后的服务手段已不能满足读者的多样化需求,其丰富的馆藏资源无法被更多人阅读和利用,公共图书馆逐渐被边缘化。

2.3 思想陈旧,业务水平较低

在日常工作中,公共图书馆馆员仍存在着一些传统的思想观念,依旧以“管理者”身份自居,忽略了身为“服务者”的职责。部分公共图书馆管理者在自身建设中多把工作重点放在图书馆外在形象、馆藏数量及读者数量等层面,而忽视了馆员的主动服务意识。由于公共图书馆的性质及馆员的自身因素等原因,造成了馆员的业务水平较低。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革新,公共图书馆很难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阻碍了3.0时代公共图书馆的建设进程。

3 3.0时代公共图书馆建设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设计建设

笔者认为,为了更好地发挥公共图书馆的职能作用,吸引更多的读者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在选择新馆址时应尽量缩短服务半径,可以选择城市及社区的中心地带,以拉近图书馆与读者的距离,突出公共图书馆的可接近性。场馆内部设计要尽可能扩大室内空间,采用高框架、大空间的设计理念,取消物质空间的隔断式围墙,大面积采用玻璃幕墙的外立面形式,使室内与室外融为一体,创造开放性的大空间格局。3.0时代的公共图书馆应该是自然型的场馆,即注重生态环境的图书馆,应充分考虑周边景观,在外形设计上与周围环境相和谐,充分利用建筑外形特点节省能源。例如,采用节能低辐射玻璃代替围墙,尽可能地利用自然光;在屋顶种植植被,既可营造绿色环境,又可使室内冬暖夏凉。

3.0时代公共图书馆在内部空间设计方面,可根据读者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针对儿童阅读区域,图书馆应站在儿童的角度,例如儿童桌椅的高度可以随着孩子的身高增长而提升,颜色要符合孩子的个性,整体环境采用全软包装饰,确保孩子的阅览安全。针对老年读者阅读区域,工作人员不仅要了解老年读者的阅读心理,总结老年读者的阅读类型,根据老年读者的爱好、阅读特点配备图书,同时还要在室内配备一些放大镜和老花镜,方便老年人阅读,充分体现图书馆对于老年读者的关怀。对于残障读者,图书馆应设置专门的视障阅览室,开辟无障碍通道、无障碍车位和无障碍卫生间等,方便他们使用。图书馆还应让部分馆员学习一些简单的手语,方便与聋哑读者进行沟通交流,以体现公共图书馆对于特殊群体的人文关怀。

3.2 创新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效能

上海图书馆馆长吴建中曾指出,未来第三代图书馆会成为知识中心、学习中心、交流中心[4],作为第三空间的城市图书馆将成为体现城市多样性和活力的地方。

2.0时代公共图书馆主要的服务内容是外借服务,是以图书馆为主体的服务形式,图书馆员主要起到管理者的作用,负责图书的典藏、借还、修补等工作。而新时代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内容与方向应以读者的需求为出发点,注重满足读者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在此情况下,图书馆应利用传统的问卷调查方式,以及微信接力、微博粉丝点评及大数据分析等方式,收集读者不同的需求信息,馆员通过对需求信息的归纳和分类,开辟不同类别属性的服务空间。例如,设置大小不等的讨论室和研讨室,方便读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在图书馆部分区域添置电子屏幕、展板等,举办读者沙龙、作家见面会等活动;设置IMAX影视体验区或高保真音乐欣赏区,满足读者对影视及音乐体验的需求;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定期分享和推送图书馆新书信息和开展“你荐书,我买单”等活动,鼓励读者参与到公共图书馆建设中。

3.0时代的公共图书馆应逐渐从以阅览室为主体的时代向以知识共享和学习为中心的时代转变。例如,日本东京都“武藏野空间”集图书馆、文化馆、终身学习和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四项功能于一身,不仅让信息资源得到融合,同时也让空间资源实现了共享。笔者认为,未来的3.0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建设在巩固文献资源服务的基础上,是多种资源协调统一的结合和体现,也是未来图书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3.3 优化业务建设,承担更多社会职能

知识流通是公共图书馆的核心业务,不管是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不会改变。随着时代的进步,图书馆过去以图书为媒介的流通形式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显得力不从心,图书馆需要增加新的媒介保证知识流通的畅通无阻。而移动客户端、搜索引擎、社交网络等互联网技术很好地实现了“有形”图书馆与“无形”图书馆的有机结合,开创了线上服务的新业态,迎合了当今用户对于知识流通形式的需求。同时,公共图书馆图书典藏的传统价值正逐渐被快捷方便的网络信息资源所替代。因此,创新利用图书馆已有的服务空间,打造开放的知识交流和共享空间已成为公共图书馆业务建设的又一重要内容。目前,实现公共图书馆的创新发展,实行适应时代发展和满足读者个性化、多样化需求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策略和服务方式,要求公共图书馆在传统业务的基础上开展更多知识讲座、图书分享、学术研讨等活动。以纽约皇后区图书馆为例,过去该馆80%的业务是图书借阅,现在仅占30%,而70%的精力用于非传统的读者活动上。由此说明,公共图书馆向读者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交流和分享,已经成为今后非常重要的服务内容,因此,图书馆应广泛调动社会各方资源,组织和引导资源间的相互交流和互动,为成为第三空间公共图书馆而努力。

3.0时代公共图书馆应该承担更多阅读推广和社会教育职能,在为公众传播知识、创造交流和共享空间的同时,利用自身的专业资源优势为公众的职业素养、城市就业做出贡献。公共图书馆可针对不同群体需要开展形式多样的个性化服务,例如,为初入职场的年轻人开展职场礼仪讲座,通过专业人士的讲解,为他们能够快速适应高节奏的职场生活排忧解难;为失业人员开展再就业的专业技能培训,为他们重新走上工作岗位提供技能保障;深入农村为农民提供农业知识讲座,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得到专业人员的技术指导。

公共图书馆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社会力量,让资源互联互通,是3.0时代公共图书馆全面的业务建设工作。目前,我国拥有广泛的由社区、团体及企业等组建的图书馆,但是相互之间的资源缺乏互通、各自独立,因此,图书馆的使用价值极其有限。面对庞大、分散的信息资源,收集并整合这些资源是3.0时代公共图书馆的又一重点工作。公共图书馆如果将这些散落在“民间”的图书资源,纳入公共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读者就会选择距离自己较近并拥有该资源的“民间”图书馆,这在降低读者阅读成本的同时,也会发掘出更多潜在而又庞大的读者群体,同时这些“民间”图书馆的社会价值也能得到充分体现,提高了资源的流通和利用效能。

4 结语

全民阅读时代的到来、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公共图书馆法》的顺利实施,对公共图书馆提出了更高要求,3.0时代公共图书馆必将成为每个图书馆人的奋斗目标。公共图书馆在不断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实现公共图书馆社会价值和保障文化安全的基础上,只有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完善和创新设计建设、服务建设及业务建设三大内容,打造多功能文化服务新空间,才能实现自我创新。

参考文献:

[1] 吴建中.走向第三代图书馆[J].图书馆杂志,2016(6):4-9.

[2] CNNIC发布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7-08-06].http// www.xinhuanet.com/info/2017-08/06/c_136503002.htm.

[3] 国务院法制办就《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公开征求意见[EB/OL].[2017-08-06].http://www.xinhuanet.com/book/2017-04/01/c-129523269.htm.

[4] 2025年,图书馆“长”什么样:吴建中在中国图书馆学会2015年会上的演讲[N].解放日报,2016-01-23(06).

猜你喜欢

图书馆资源时代
我给资源分分类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图书馆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