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教学方式 承续经典魅力—中国古诗文情志因素与高中生品性教育的整合性研究

2018-11-28黄慧君

名师在线 2018年20期
关键词:品性情志古诗文

黄慧君

(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福建三明 365001)

引 言

我国古诗文蕴含的情志因素,倘若善于发掘和运用,配合创新的教学方式,必定能够承续经典的魅力,让语文教学和高中生品性教育实现整合,对学生核心素养的习得与养成起到重要作用。

下面结合实际教学运用,尝试进行分析。

一、敢创新,让古诗文教学拉近与学生间的心灵距离

众所周知,古诗文最大的特点是时代距离,而高中生对时尚的东西特别感兴趣,在学习传统古诗文时总觉得隔了一层似有似无的“障壁”。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必须思考如何让古诗文拥有穿越千年的力量,缩短经典作品与学生心灵的距离。为契合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我尝试摆脱“讲读背”的固有“传道授业”模式,将着眼点放在“人”本身,根据诗词内容精心设计,运用创新手段唤醒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让他们愿意亲近古诗词,逐渐领悟经典作品的魅力[1]。例如,我选择“翻转课堂”模式,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前任务设置给学生充分准备、自主互动的机会,力争让古诗文教学走出单向传递的模式,让古典诗文教学拥有更“走心”的方式,最大可能地拉近和学生的心理距离。

以名篇《采薇》为例,我放弃惯用的“翻译→分析→总结”方式,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先自行学习,让他们处于“备战”状态,课堂上以小组竞争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高中生青春蓬勃、热情好胜,经过老师的指点,他们在组长的带领下,按照不同学力状况领取各自的任务。在把握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学生根据初中时的学习经验,从文学常识、唱读吟诵、妙句赏析、个人感悟多个角度自主学习,并在语文小组微信群中互相鼓励、彼此交流,在新课教学前做足功夫。这种做法的优势极为明显,一是可以唤醒学生对古诗文学习的主动性,二是真正走出教师精心准备、学生被动依赖的常规教学模式。毕竟,中国古诗文学习是学生潜心学习经典、陶冶情操、滋养心灵的过程。故而,相比教师自弹自唱、宛如表演的课堂来说,我做得更多的是对学生的唤醒、引领和促进。返回课堂时,教师利用PPT、现场投影等方式形成任务链接,引导学生有序化解教学重难点,并根据小组表现予以加分扣分,现场学习氛围非常活跃。因为有了充分准备,大多数学生胸有成竹地表达,立足古诗词《采薇》发表自己的看法。

诗中“采薇”“猃狁”“戎车”“四牡”“象弭”“鱼服”诸多意象被发掘出来,配合“曰归曰归,岁亦莫止……忧心孔疚,我行不来”“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等经典句子,大家通过合作交流和小组竞争方式探究学习,顺利地领悟到蕴含在文本中的复杂愁绪:从军报国、久战不休、历尽艰辛及思乡盼归。全然不同的学习思路,教师敢于放权的全新做法,便利多彩的网络资源,在不知不觉之间融合起来,让学生和千百年前的“征人”心意相通,源于时代的学习“障壁”被悄然化解。教师身处其中,做好跟进衔接和难点破解,较为轻松地完成教学任务。不少古代经典作品文质兼美,自有一种影响人心的力量,倘若我们敢于创新、坚持创新,为古诗文和学生之间搭建一个理想的平台,必然能够唤醒学生热爱诗词的真情怀。

二、能承续,让古诗文课堂释放触动人心的情志力量

前不久“中国诗词大会”系列节目不断播出,引发大家对中华经典文化的学习和关注,看来,承续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一种时代趋势。我敏感地意识到传统文化领域的课改价值,决心顺时应变并发掘情志因素融入活动,用新的方式方法来承续经典内涵。譬如,我以诗词朗诵比赛、仿写古诗词、课本剧表演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学生感悟古诗文特有的美好意境和文化特色。通过类似的教学策略,古诗文以创新化、多样化的活动化为情感的泉流润泽学生的灵魂。当千百年来传唱不衰的古诗词与多姿多彩的教学活动相结合,这些优秀文化中瑰丽的奇葩便焕发出动人的光彩。而学生吟唱古诗文、尝试进行创作、用表演等方式品读经典,实现对自己品性与素养的熏陶,以极为自然的方式净化灵魂,提升文化和道德素养,感受着中华先贤特有的审美情趣,进而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在“诗词雅韵,演绎情怀”班级古典诗文活动比赛中,A1组的六位同学给大家朗诵了《离骚》,他们的声音时而低沉,时而高亢:“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而其犹未悔。”在千转百回之间,大家深切感受到诗人屈原对于家国的热爱和国破家亡的痛楚。又如C2组同学模仿陶渊明《归园田居》风格仿写出习作:“少无杂俗念,性本慕幽兰……儿孙身前戏,鱼蟹一线牵。门前花草满,陋室虫鸣间。甘堕尘网间,心自有余闲。”就这样,在愉悦的活动体验中,我陪伴他们触摸作者的心灵,还原和回应诗文中的情感世界,领悟古典作品无可替代的凝练和美好。

三、巧融合,让经典古诗文教学指向学生品性素质培养

传统文化研究者蒙曼老师认为:成功的语文教学,应当使古诗文在学生心中“有血有肉”,既具备古典知识的特征,也指向学生品性素质的养成。高中生正处于意气飞扬的青春年华,要培养他们的品性和素养,仅仅依靠常规的品德修养教育远远不够。而不少经典古诗文当中,都闪耀着古代先贤动人气节的光芒,我们不妨以语文课堂为起点,实现课堂熏陶的延伸,创设教学和德育互为渗透的实践类活动。譬如,利用假日,在家长的支持下,让学生有意识地旅游采风,收集和古诗文有关的景观资料,以图片、文字、视频等形式保存。返校之后,在教师指点下,以学习小组的形式,或编辑时尚美文,或制作网络相册,或整理成为手抄报,以多种形式(活动汇报、展板形式、班级微信共享等)进行展示、分享和交流。

循着这样的方向,学生走出教室,漫步在赤壁,逡巡于褒禅山,又或者行吟于楚江之畔,感受苏东坡《赤壁赋》慷慨激扬的情怀,倾听王安石由褒禅山生发的慨叹,为屈原“路幽昧以险隘”至死不屈的精神而“泣涕零如雨”。那些曾经的锦心绣口之作,通过旅游、采风等综合性活动由“高冷”走向切近,课堂的“樊篱”被打破,显得立体而真实,古诗文教学就逐渐走出“蜻蜓点水”的认知状态,成为融入学生血液的情操和素养。

结 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的课堂上,以创新的教学方式承续经典的魅力,既能够调动学习主体的热情,充分发掘中国古诗文的情志因素,又能够打破固有的课堂教学“樊篱”,实现对高中生知识传授和品性教育的双向目标。我国的古诗文源远流长,即便到了今天也熠熠生辉,只要我们敢于创新教学方式,必定能够承续先贤智慧,实现教学和品性教育的巧妙融合。让我们沿着这一方向,矢志不渝地坚持和改进,充分利用古诗文的情志因素,对学生起到人格和品性的润泽作用。

猜你喜欢

品性情志古诗文
中医情志关怀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情志护理对肾移植术后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对慢性盆腔炎患者实施穴位贴敷+情志护理的效果探析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
高中教育如何从古诗文中感受中华文化之美
强化古诗文教学中的“素读”
品德教学须关注品性、悟性、灵性
八段锦功法对艾滋病携带者的戒毒人员情志影响的初步观察
何处觅诗意 添翼其自飞
“不同地域学生融和品性培育”研究领域现状和趋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