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表达,动态模仿
2018-11-28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仙女镇中心小学教育集团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仙女镇中心小学教育集团 韩 云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要想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用足、用好这个例子是关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也决定了模仿在教学中的价值。针对怎样动态模仿好教材的言语形式,笔者就以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少年王冕》一课教学中模仿与教材言语形式的三次亲密接触为例,谈一谈动态模仿中的三忌三融合。
一、忌机械模仿,工具性人文性相融合
《少年王冕》节选自清朝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第一回“说楔子敷陈大义 借名流隐括全文”。这是一篇人物故事,课文讲述了少年王冕家境贫寒,从小替人放牛,但仍不忘读书学习。他善于观察大自然的美好事物,刻苦学画,终于成为画荷花的高手,家境也逐渐好转。让学生通过课文感受王冕勤奋好学、孝敬长辈,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初次试教】
第一次上课,我首先就在想:本文有哪些写作方法易于让学生模仿?这部分教学有哪些读写结合点?细读文本,发现第五自然段的写景描写很有特色,作者对雨后荷花的描写,简直就是一幅优美的风景画:首先,画面色彩丰富、饱满,阳光照耀下,地上的“红”“青”“绿”和天上的“黑”“白”遥相呼应,色彩对比强烈,色调彼此协调;其次,景物错落有致,湖边、山上、树上景色鲜明有别,尤其是湖里的荷花苞上“雨水点点”,荷叶上的水珠“晶莹透亮”,犹如艺术特写;最后,动词的准确运用,如“黑云边上镶着白云”的“镶”、“阳光透出来了”的“透”、“像水洗过一般”的“洗”等,把整个景物描摹得动态十足,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如此之美的一段写景,为什么不指导学生学习与模仿呢?首先,我有意识地引导孩子感悟第五自然段这段景色描写的特点:色彩丰富、层次分明、动静结合,然后引导学生模仿这一自然段的写法也来写一个写景的片段。可是试教下来效果很差,由于过多地引导学生发现教材的写作方法,因而影响了对教材的感悟,学生不仅对写作方法的感悟非常生硬,而且都没能进入优美的情境,真正感悟到雨后景色的优美。这段让学生模仿写景的要求总给我一种赶鸭子上架的感觉,好似只是教给学生几个关于写作方法的专有名词。总之,整节课给我的感觉就是两个字:机械。
【反思】
为什么我那么用心地去让孩子感悟写法,并迁移运用,效果却如此之差呢?我苦苦追寻。偶然读到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诗意语文》中的一个案例,其中这样一段话给我指点了迷津:“你看看这样一个过程,是工具性压倒了人文性呢,还是人文性压倒了工具性呢?事实上,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没有刻意地认定这个环节、这个时候是进行工具性的训练,那个环节、那个时候是进行人文性的熏陶。我只是引领学生直面文字、直面话语,在文字的咀嚼、在话语的品读中,激活和调取学生尽可能生动、尽可能丰富的生活体验、阅读积淀,再将文字还原成画面、还原成场景,还原到生活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实现了工具性的训练和人文性的熏陶,这是一个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相互交融、共同成长的过程。”
这段话如同当头棒喝,是啊,这是个相互交融的过程,如果知道名词就能提高写作水平,我们还要语文课干什么呢?如果没有对文本的充分感悟,一切都是空谈,是无根之木,是无源之水。但如果只有感悟,那永远是纸上谈兵,如水中花,镜中月,空中楼阁,虚无缥缈。因此,如果我们的阅读教学直接就是为习作服务的,我们的课堂直接指向习作,过于功利,没有学生真正的入情入境,所有的方法都是机械的、冷冰冰的,学生怎能从心底里受到滋养,怎能真正提高习作水平?况且本文是一篇写人文章,这段写景描写虽好,但是我如果迁移让学生也写一篇写景的片段,感觉与课文脱节,影响了学生对教材的整体感悟,因此显得生硬。
将模仿教材言语形式与提升学生习作水平这两点完美结合,这是我一直追寻的目标。
二、忌生搬硬套,生活与写作相融合
【二次磨课】
这次我研读教材,考虑到课文第二大部分就是表现了王冕的勤奋好学,可是教材中写他勤奋好学的只有一个句子:“起初画得不好,三个月之后,便大有长进,那荷花的精神、形态、颜色,没有一处不像真的。”为什么我们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通过想象,将王冕是怎样刻苦学画的过程写具体?既加深了学生对勤奋好学的感悟,又指导了写作,一举两得。
【反思】
试上之后发现,学生有的从王冕不畏环境恶劣的角度表现他的勤奋,有的从王冕克服生活困难的角度表现……应该说,勤奋刻苦是在学生的微作尝试中感悟得更深刻了,但是,我又继续追问:那作者在这里为什么不写呢?是呀,这个问题像一个钩子深深地扎在我的心里。
还是研读文本,回归教材,这是一篇写人文章,表现了王冕的勤奋好学和孝敬长辈。课文从王冕体谅母亲的难处、听母亲的话、省吃俭用孝敬母亲、陪母亲游玩等几方面,将孝顺这个词从一个标签渗透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一言一行,表现得更加丰满和立体。学生写人,总是喜欢通过一件事表现人物的某个特点,因此常常特点不够鲜明和丰满,本文却通过不同侧面的描写,将王冕孝顺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不就是一种写作方法吗?如果指导学生也学习运用这样的方法将王冕勤奋好学这一部分也写具体,既引导学生将王冕的第二个特点感悟得更深刻,又是对文本言语表达方法的学习和迁移运用,不是一举两得吗?那作者为什么不这么写呢?设想一下,如果勤奋好学这一部分也写得这么具体,文章太长,前后给人重复之感,而且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过几篇关于勤奋的课文,具体王冕是怎样勤奋的,学生可想而知,留一个空白不是更有想象的空间吗?
上课后我进一步反思:本次的模仿既结合了教材的言语表现形式,又结合了课文的内容中心,因此毫无突兀之感。学生对教材言语形式的理解不再是肤浅的、机械的、概念化的,而是在“悟——写——悟”的循环往复中真正提升了习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