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动学习教学策略在高三物理复习中的实践研究

2018-11-28周义勇

名师在线 2018年29期
关键词:传送带高三物理

周义勇

(福建省福州第八中学,福建福州 350004)

引 言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强调个体的主动发展。因此,在高三复习过程中,教师应当避免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传授知识。自主学习的要义在于,既能熟练识记事实性知识,又能对知识进行理解、运用、分析、评估和创造。斯坦福大学的萨博斯基教授在其任教的动物行为学通识课教学中所采用的大图景教学法[1],为高三物理复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提供了一种有效可能。笔者根据高三物理的教学实践经验,提出高三物理复习中的主动学习教学策略。

一、明确的课程目标

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指出:“高中物理课程目标为: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和发展,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涵盖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和责任四个方面。”新课标的教学指导思想不仅要体现在高一、高二的物理课程教学过程中,更应当在高三的物理复习过程中得以贯彻落实,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教师在高三物理复习的教学设计中,要注意不能简单粗暴地把事实性知识推送给学生,并通过反复无味的练习达到记忆和理解的水平。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关键能力。从教学策略上来说,带有问题导向和对话教学形式的课堂将更加充满活力,能够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并产生主动学习的动力。

笔者认为高三物理的复习课程应当重点参考《普通高中考试大纲》。《2018年高考物理考纲》要求,重点考查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科学素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物理与科学技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联系,注意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其中,对于学科能力的考查涵盖五个方面的内容: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能力以及实验能力。以“传送带模型”为例进,“传送带模型”是高三物理复习中的一个专题,可以放在“牛顿第二定律”之后,重点复习受力分析与运动的关系,也可以放在“功与能”之后,结合能量的观点复习传送带模型。传送带模型作为学生日常生活中比较容易接触到的内容,很容易构建模型,引起共鸣。经过以上分析,确定教学目标是知道传送带模型的特点,掌握传送带上物体的受力分析方法,能运用力的观点和功能观点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

二、清晰的学科时间主线

人们对知识的梳理和理解可以有多种形式,按照科学的发展时间来构建知识的体系是遵守科学发展规律的较好形式,能够更好地理解科学发展的自然过程。因此,教师在高三物理复习的过程中,要首先梳理好知识的发展脉络,为学生清晰地展现学科时间主线。

笔者以《电磁学》为例,高中物理电学知识先后的发展顺序为:16世纪末,英国人吉伯研究了摩擦带电;1752年,富兰克林通过风筝实验研究放电,提出正负电荷概念;1785年,法国人库仑用扭秤实验发现库仑定律;1820年,丹麦人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同年,法国人安培研究电流磁效应发现了右手定则;1826年,德国人欧姆总结出欧姆定律;1831年,英国人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定律;1834年,俄国人楞次发现感应电流方向的楞次定律;1835年,美国人亨利发现自感现象;1837年,法拉第提出电场概念;1895年,荷兰人洛伦兹提出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到作用力;1913年,美国人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定元电荷e的电荷量。为学生梳理好清晰的电磁学发展主线后,学生能主动厘清各个知识点的前后逻辑关系。例如,学生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人们在物理电学发展后期才对元电荷e的电荷量进行测定,但元电荷的发现并不影响人们对电磁学的研究,人们依然可以通过模型的方式去研究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启发学生形成模型与建模观念。

三、螺旋状上升的进步曲线

人们对事物发展的认识必然经历一个曲折的过程,即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这一过程不应该是直线型的,而应当是螺旋形的上升过程,即从自身出发,又回到自身,并得到新的体验和提高的过程。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曾提出螺旋式课程:“尽可能早地将学科的基本结构置于课程的中心地位,利用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成熟性,随着年纪的提升,在不同学习阶段重复呈现特定的学科内容,使得学科的基本结构不断加深和延伸。”

高三的复习往往采用多轮复习的方式,这也是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螺旋式上升的形式。在第一轮高三物理复习中,教师应当尽可能早地为学生们展现物理学科的基本知识结构,梳理好知识图谱,以便学生在后续复习过程中能不断丰富和完善物理的基本知识结构,构建清晰的物理知识脉络。在后续的复习过程中,根据学生日益增长的能力和成熟度,叠加出更加复杂的情境和模型。同时,在试题的设置上也应当注重试题的难易程度和梯度,分阶段推送相关层次的试题,让学生在知识的获得过程中,通过试题达到知识的内化,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信心,产生主动学习的动力。

四、同理式教学情境

随着对核心素养的深入研究和实践,情境的时代色彩越来越浓厚,情境教育备受关注。教师不仅要关注知识的传授,更要关注学生的感受,通过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同理心,让学生沉浸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解决问题,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特别是对于高三的学生而言,摆脱枯燥的题海,找到学习的乐趣更加关键。

例如,在复习高一必修内容《曲线运动》中的“平抛运动”这一内容时,学生们基本掌握了平抛运动的解决方法,通过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化曲为直,将问题简化为更加熟悉的直线运动来处理。教师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创设情境,演示平抛运动的实验过程,将一条平抛曲线描绘在一张白纸上,然后创设情境,假设纸张被撕毁,仅保留了一块有小段轨迹的纸片,让学生结合已学过的知识还原出此次平抛的初速度是多少,这块纸片上小段轨迹的中点对应的平抛下落的时间是多少。学生们将自己置身于一个侦探推理的过程中,通过一步步的讨论与引导,利用三角形和圆的几何知识,结合平抛运动的结论即可解决这个问题。在学生解决问题后,教师总结,通过极小的信息量,利用已学知识求解,最终得到答案。这样一来,学生将会更好地掌握平抛运动这一知识点,从而提高高三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有利于高三学生自主解决平抛运动问题。

结 语

在高三物理复习过程中,教师应该更加关注学生个体的知识构建过程,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而大图景教学法为教师在高三物理复习过程中提供了一种主动的学习教学策略,通过明确的课程目标,清晰的学科主线、螺旋式上升的曲线和同理式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构建高中物理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信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猜你喜欢

传送带高三物理
只因是物理
高考物理模拟试题(六)
留言板
高三一轮复习检测题(选修3—1、3—2)A卷
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灵活思维能力
高三·共鸣篇
传送带模型中摩擦力的判断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轮复习检测题
例说传送带问题的分类解析
我把高三写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