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内化,追求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
2018-11-28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宾山小学顾云云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宾山小学 顾云云
内化指的是通过看、听、想等思维方式进行内证实践,从而领悟出各种具有客观价值的知识体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的重点之一就是要促使学生不断地进行语言内化,让学生提高语言建构和应用方面的能力。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积极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促使学生不断地提高语言内化的能力。
一、独立阅读,开展文本互动
阅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读者和文章进行对话的过程,也就是说在阅读的过程中,读者的思维与情感要和作者、文本进行沟通和交流。我在教学中积极组织学生展开独立阅读,避免用教师的观点和专家学者的观点来限制学生的自由思考,这样就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展开文本互动,让学生尝试获取知识、发现信息,并提高语言内化的能力。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三打白骨精》时,我并未给学生介绍名家对于《西游记》的评价,而是鼓励学生展开自主阅读,尝试独立和文本展开互动,获得阅读感受。如有学生在阅读中提出:“我觉得唐僧这个人有点不知好歹,孙悟空是在保护他,但是他却一点都不领情,还要赶孙悟空走。”面对学生的问题,我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学生从文章中获得信息。我首先让学生说说:“文章中如何展现白骨精的变化呢?唐僧能发现其变化吗?”学生提出:“文章中写到白骨精变成了老妇人等形象,都惟妙惟肖,唐僧是凡人,所以是看不出来的。”我又提出问题:“文章如何展现唐僧赶孙悟空走的场景呢?”学生发现:“唐僧十分生气,但是当孙悟空找到借口后又很无奈,似乎是心软了。”学生在这样的总结中发现:“唐僧一心向善,希望孙悟空也这样,但是他看到孙悟空打死人后十分心痛,所以才会有想要赶走他这样过激的行为。”
独立阅读能很好地避免接受性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学生可以在阅读中获得自己的个性化理解和感受。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发现文章的意义,并尝试在文章的意义中获得启迪,尝试获得自己的知识。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有所不同,所以其独立阅读的能力也有不同,我会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指导,促使学生都获得发展。
二、学会思考,打开思维闸门
内化是一种动态生成的过程,如果不经过思考,内化是很难形成的。所以我在引导学生展开阅读时,也积极鼓励学生进行思考。我往往会使用抛砖引玉的方式,先提出一些问题,然后引导学生的思维朝着一定的方向发展,促使学生尝试自主提出问题,再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就能打开思维的闸门,逐步深入思考,提高语言内化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负荆请罪》时,我便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尝试提出问题。我首先用一个小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真的很奇怪啊,蔺相如对韩勃说的话,为何会传到廉颇的耳中呢?”这个小问题让学生激发了学习兴趣,有学生试探地提出答案:“可能是廉颇很关心蔺相如,所以他说过什么话都会传到廉颇的耳朵里。”我鼓励学生继续思考,尝试自主提出问题,很快就有学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廉颇不是和蔺相如不和吗?既然如此,那么为何又会如此关心蔺相如说的话呢?”还有学生提出:“蔺相如就算知道自己错了,也可以默不作声,假装不知道,为何要主动认罪呢?这样多没有面子啊。”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展开了探究,逐步发现廉颇并非是一个无理取闹的小人,而是一个一心为国的将军,所以虽然和蔺相如不和,还是会关心蔺相如的一举一动,同时,他还是一个大丈夫,所以会主动认错。这样学生就对蔺相如这个人物的理解更为深刻了。
如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能打开学生的思维,将能让学生感受到作者的智慧,同样,学生也能获得更多的阅读感受,其表达能力和欣赏能力都会得到提高。
三、体验情感,警醒人格成长
每一个人在阅读的过程中都会有自己的情感体验,我在教学中总是指导学生深化情感体验,说说自己的阅读感受。为了让学生的阅读体会更为深刻,我还会鼓励学生结合现实生活进行分析,说说文章的内容对自己的生活是否有什么启发,这样就能促使学生在阅读中发展人格。
例如《天游峰的扫路人》是一篇耐人寻味的文章,我指导学生深情地诵读这篇文章,并说说自己的阅读感悟。如有学生提出:“和山林的美景相比,作者更关心的是人情,他能从老人的身上获得人生的启迪。”我提出问题:“你觉得作者在老人身上获得了怎样的启迪呢?”学生提出:“老人是一个乐观的人,作者也获得了这样的启迪,认为不管生命中有多少坎坷,都要乐观地面对,这样才能攀登高峰。”我又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进行感悟:“在大家的生活中,是否也曾经登山过呢?大家是否也能从中感受到什么人生感悟呢?”有学生提出:“当我登上山顶时,就会看到壮丽的风景,这是在平地上看不到的。所以我领悟到,无限风景在险峰,要想看到壮丽的景色,就要勇于攀登。同样,要想获得人生的成功,就不能畏惧生活中的险峰,也要勇敢地攀登。”
我鼓励学生层层深入地进行探究,引导学生不断地挖掘文章的内涵。在这样的分析中,学生的语言能力也能得到内化,其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都会有所发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将语言作为心灵的源头,要在基于学生心理需要的基础上展开语文教学。我在教学中尝试让语言走入学生的心灵深处,促使学生不仅掌握语用技巧,而且还尝试进行语言内化。这样才能让语文教学进入最高的境界,让学生体会到语言内化给自己的带来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