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挑起话题 就挑起了精彩语文

2018-11-28孙海燕

名师在线 2018年19期
关键词:思辨性白骨精唐僧

孙海燕

(江苏省南通师范第三附属小学,江苏南通 226007)

引 言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堂上要促使学生、教师和文本展开多元对话,而如果要让对话更为成功,则少不了多元化的话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方法构筑起多元化的交流平台,让学生在各种形式的话题促进下展开合作、分享和交流互动[1]。教师在创设话题时,也要从多种角度入手设计,不同类型的话题能促使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一、生成性话题,顺势而导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因此,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和体验。由于每一位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因此在阅读课文时必然会形成各种不同的见解,甚至会形成矛盾,又或者有错误的认知。教师可以将这些矛盾和错误都当成是有用的生成性资源,利用其创设话题,让学生围绕这些话题展开深入探讨。这样能让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了解别人对文章的个性化理解,从而促使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更为深入。

在学习《三打白骨精》时,笔者鼓励学生分享阅读感受,有学生提出观点:“我觉得唐僧有点不知好歹,孙悟空是为了保护他才杀了白骨精,但是他却要赶走孙悟空。”学生有此观点说明其对唐僧等人物的了解不够深刻,教师可以利用这个生成性话题鼓励他们进行深入探讨,如可以提出问题:“唐僧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大家可以围绕这个话题进行讨论。”学生就此展开讨论,如有学生提出:“唐僧心地善良,他不想看到孙悟空杀人,因此才会动怒,要赶走孙悟空。”“可是孙悟空杀的是白骨精啊。”“唐僧并不知道这是白骨精,还以为是普通人。”教师顺势而导,让学生总结唐僧的性格,有学生提出:“唐僧心地善良,但是被伦理道德所拘束,因此有一种拘谨和软弱。”在这样的话题讨论中,学生对于唐僧的性格特点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教师要更为宽容地对待学生,为他们提供发表不同见解的机会。在讨论生成型话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顺势进行引导,促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更为深入。这样既能让学生的个性思维得到发展,又能引导他们逐渐走向正确的理解方向。

二、思辨性话题,深度探究

思维能力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弱。因此教师要通过创设思辨性话题的方式,促使学生展开深入探究的学习活动。教师可以围绕文章中的要点提出问题,促使学生就某些话题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尝试依托文章感知其内容、了解其内涵,并发觉其中的社会意义。

在学习《孔子游春》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思考“水”能给人什么感悟、能和哪些人类的精神结合起来感悟。学生围绕这个问题进行思辨性交流,尝试对此问题展开深度探究。如有学生提出:“水能滋润天地间的万物,因此水有着无私的精神。”还有学生提出:“水能清洗掉污垢,所以能起到净化的作用;如果联系到人的话,这就是一种能净化心灵的作用。”教师继而又引导学生更进一步地思考:“从水的精神你能联想到哪些人呢?”如有学生提出:“人民警察为了人民的安全而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甚至是生命,因此具有奉献的精神,就好像是水一样。”在进一步的思辨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围绕一些有争议的话题进行讨论,如“有一句俗话叫做‘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大家能从这句话中获得什么启示吗?这是说水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坏的吗?”有学生尝试提出了自己的思考:“我觉得水本身并没有什么对错,之所以能覆舟,在于有人没有正确地利用水。由此可见,如果能合理地利用事物,则能让其发挥最大的功用。”在这样的思辨性话题中,学生从“水”拓展开,发现了其中的深层次含义。

小学生考虑事情不够全面,对很多问题的思考不够深入,教师通过让他们讨论思辨性话题,则能让其思考更为全面;同时,也可以使他们逐渐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和价值观。

三、拓展性话题,开阔视野

小学生的阅读量有限,生活经历也有限,这使得不少学生的视野不够开阔。教师可以找具有扩展性的话题,让学生尝试从课本的阅读扩展到课外的阅读,从单纯的语文学习拓展到对其他学科的整合学习。这样能让学生的视野更为开阔,在讨论话题时也能说出更有见地的意见[2]。

在拓展学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不少学生对杜甫在何种情况下创作了这首诗歌感到十分好奇。教师可以利用这个机会,鼓励学生展开“杜甫和诗史”话题讨论,让学生展开拓展性阅读,尝试整合各种资料,总结杜甫的诗歌特点。在拓展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阅读杜甫创作的其他诗歌,也可以阅读相关史料,并将历史整合到其中。这样能让学生的视野更为宽阔。如有学生阅读了“三吏三别”,并将其和唐朝的历史放在一起进行分析。学生发现,“三吏三别”系列作品很真实地展现了历史,可以作为历史的辅助读物,能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安史之乱的情况。如有学生提出:“‘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这句诗就十分具有历史意义,作者利用这句诗歌展现了对于哥舒翰的批评,认为其无能和失策造成了战争的失败。但是作者也不只是为了批评哥舒翰,他还希望当时的官吏能从中得到启发,吸取历史的教训。”学生通过拓展性话题的讨论将历史和文学结合在一起,也表达了更有见地的想法。

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拓展性话题展开拓展阅读,并尝试整理自己的想法写成调查报告,在话题讨论的过程中进行相互交流。

四、实践性话题,强化应用

实践性话题指的是将学生所阅读的课文和他们的生活实践结合在一起,让他们尝试在实践中应用语文知识。这样能让学生学以致用,更扎实地掌握语文知识。

在学习《三亚落日》一课时,学生发现在课文中有精彩的比喻句。教师可以围绕该话题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讨论比喻句的特点是什么,并在交流中尝试展开应用。如有学生在讨论中提出:“比喻句要注意感情色彩,如作者将落日比喻成快乐的孩童,这里就有感情色彩,表现了一种欢喜和亲切感。”又有学生提出:“在比喻时要写出事物的特点,如落日的颜色和形状就是其特点。”还有学生尝试自己造句:“垂柳好像一个低头不语的姑娘。”其他学生点评道:“姑娘不一定都是长头发,未必能展现出垂柳的特点,不如改成‘垂柳好像一个低头不语的长发姑娘’更为合适。”在讨论实践性话题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了解清楚比喻句的特点,而且还通过应用强化掌握了该知识点。

实践性话题有助于学生进行个性化展示,也有助于他们在合作互动中进行能力迁移,获得举一反三的效果;他们还可以在实践中想到不少精彩、有创意的想法,进而提高活力。

结 语

一个好的话题能让学生的思路变得更加宽阔,也能让他们在互动讨论中展现出自己的个性。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通过话题讨论将课堂交还给学生,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进而让学习真正的发生,从而构筑更精彩的语文课堂。

猜你喜欢

思辨性白骨精唐僧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悖离核心素养涵育的非思辨性写作
高考作文的思辨性摭谈
我是白骨精
我是白骨精
我是白骨精
我是白骨精
思辨性阅读在推进名著阅读中的运用
惹人喜爱
减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