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自主学习方式的构建

2018-11-28施高英

名师在线 2018年19期
关键词:汪伦先学自学

施高英

(江苏省启东市汇龙小学,江苏启东 226200)

引 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1]。那么,应该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呢?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努力构建自主学习方式,引领学生在学的起点上主动地“在教前学”;在学的过程上生动地“在教中学”;在学的发展上持续地“在教后学”,在丰富多样的自主学习活动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而促进他们的自主发展。

一、在学的起点上,要主动地“在教前学”

阅读教学要大力提倡自学在先、先学后教。以课前预习为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要对课堂学习有预先的了解,并带着思考中得出的结论与问题进入课堂。只有在这种“有所获”而又“有所惑”的一知半解的状态下,学生的自主性才能得以充分发挥。此时,教学目标的确定已不再需要教师的指令,学生完全可以主动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可见,在学的起点上,主动地“在教前学”是自主学习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

如学习《木兰从军》一课时,笔者给学生列出了这样的先学提纲:①读一读:自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②查一查: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查一查资料或请教别人。③找一找:搜集花木兰的相关资料,了解她的为人和与她相关的故事;像花木兰这样的巾帼英雄还有哪些?

在完成先学提纲以后,笔者问学生:“这篇课文,你想学会些什么?”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以及先学后对文本的理解并结合课文特点,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说要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有的学生说要学会文中的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也有的学生说要从木兰从军的故事中总结出一些道理,感悟花木兰的优秀品质。在讨论的基础上,笔者进行了总结归纳,本课的教学目标就自然地呈现出来了。

学生自主确立学习内容,把“要你学”的目标变为“我要学”的目标。如此一来,既让学生从上课开始就明确学习目的,又能促进他们在以后的各个环节里,主动地围绕目标探索、追求;同时,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概括能力。

二、在学的过程上,要生动地“在教中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2]。因此,在进行阅读实践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指导学生自学,层次要分明,做到四明确:①自学时间要明确(用几分钟)。②自学内容要明确,即让学生知道学什么。③自学方法要明确。例如,看书,还是边看书边与同桌讨论;解决疑难,怎么干好,就怎么干。④自学后的要求要明确,在自学时要思考哪些问题、届时如何检测等。

《匆匆》一课自主阅读后,师生进行了展示交流:先以第一段为例,询问学生读懂了什么?生:我想说说第三自然段“洗手的时候……过去”。师:有人说朱自清的散文有个特点,就是能在不经意处着浓墨重彩描写,这段就是个例子。文中列举的这些事情大家每天都做吧,例如,洗手,还有吗?生:吃饭,睡觉,发呆……师:这些我们每天都经历,你的时间也这样过去了吗?请向朱自清学语言,学着说几处。生:做作业发呆时,时间过了。……师:让我们再看看,朱自清笔下的时间可不是这样过去的,相反,是逃去如飞的,找几个词来说说。生:跨过、闪过……师:是呀,用词多么准确,多么形象呀。请你们带着自己的感受,好好读读这段话吧,特别关注那些给你留下深刻感受的词语!这种自主学习的方式可以让教师和学生处于轻松和谐的状态。

三、在学的发展上,要持续地“在教后学”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语文教本好比一把钥匙,学生拿着它去打开其他书库”。是的,语文教材不仅蕴含丰富的内涵,更拥有着广阔的外延。因此,语文教学不能只局限于教材和课堂,要善于打破时空界限,由课内向课外拓展、由书本向社会延伸。以“课内质疑”和“课外拓展”为学习活动新的增长点,在教师的因势利导下,让学生进入创新学习的更高境界。

(1)课内质疑。有思考才会有质疑,有质疑才能有创造。教师要重视学生质疑问难能力的渐进培养,重视他们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学完《会走路的树》,笔者问:“同学们,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学生的思维很快被激活了,提出了许多有趣的问题,如“小鸟为什么要去远方?”“小鸟为什么不带着驯鹿一起走呢?”这些问题具有一定的思考价值,闪烁着他们智慧的火花。

(2)课外拓展。学完一篇课文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终结,而只是新的学习的开始。就以古诗教学为例,其教学的目的不只是为理解古诗的意思和体会情感,更是让学生体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感受到古诗文化的博大精深。因此,一节课只学一首古诗是远远不够的,孤立地讲一首诗,学生是断然品味不出它的妙处的。只有在学了“这一首”的基础上,扩充阅读容量,扩展古诗词学习的深度、广度,才能丰富学生的文化积累。

一位教师在教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后,这样拓展延伸。

师:像这样的送别诗还有很多,谁能够给大家朗读或背诵一两首?(《赠汪伦》《赋得古原草送别》《别董大》……)师:我们仅仅停留在读读背背的基础上是不够的,怎么领悟诗的神韵,我们要学会(板:比较阅读)……你们看,同是李白的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赠汪伦》,你比较一下,有什么发现?生:《黄》是李白送孟浩然,《赠》是汪伦送李白。师:同是送别诗,可以是我送朋友,也可以是朋友送我。生:这两首诗都是借景抒情,第一首是借长江滚滚之水抒发李白对孟浩然的情义;而《赠》是借桃花潭水的深来说明汪伦对李白的情意深。生:我觉得这两首诗的高潮都是在最后两句。最后两句写的都是周围的景物,可是李白却没有心思欣赏,他认为朋友比这些景物更重要。生:我认为《赠》是用歌声送,《黄》是目送。师:不管是目送还是用歌送,都与我们平常看到的哭哭啼啼的送别场面不一样,从这里,你们可以看出李白是个怎样的人?生:开朗的人、洒脱的人、豪放的人。(生读)比较阅读可以跟同一作者的诗比,还可以跟不同作者的诗比。

古诗教学中的拓展延伸由一点而带出一串,由个别而带出系统,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对古诗词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结 语

综上所述,自主学习实现了“教是为了不教”和“语文课本只是一个范本”的教学理念。当然,学生的“自主”离不开教师的“主导”。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上的朋友,努力让他们在语文课堂中幸福地成长、自由地发展,并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猜你喜欢

汪伦先学自学
我和汪伦的那些事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在复习课中的应用
先学后教探索数学课堂新模式オ
有指导的“裸读”式“先学”
泪别汪伦
告读者
怎样培养自学的习惯
编者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