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感受—升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探析
2018-11-28江西省上饶县清水乡中心小学董国文
江西省上饶县清水乡中心小学 董国文
阅读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据很大比重,通过阅读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积累知识,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其良好的品质。然而,就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来看,教师依然没有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在阅读课文的时候只知道单纯去阅读,将阅读仅仅当作是一种认字、识字的方法,严重影响到了阅读教学质量。新课改下,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作为语文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必须高度重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使得学生在阅读文章时能够从“感受”到“升华”,真正从文章中获得知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感受—升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概述
“感受—升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是在新课改背景下提出的,由感受、思考、交流、个性表现以及能力这六个部分组成。语文这门学科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双重特征,语文阅读不仅仅是积累知识的主要手段,同时也是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手段。“感受—升华”阅读模式较好地迎合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需要,这种阅读教学模式具有操作性、针对性、整体性,实施这种阅读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能力和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感受—升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实施策略
1.创设阅读情境
小学语文教材摘录的课文都比较经典,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有着很强的审美性,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其在阅读课文的时候很难理解课文所要表达的审美。“感受—升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下,“感受”就是让学生体验文章中的韵味,使学生能够与文章作者产生共鸣,进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基于这种感受,教师可以创设阅读情境,将学生置身于与教学内容相符的文学情境中学习,进而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如在课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将课文中那种无声抽象的语言文字所传达的内容变成有声有色的视频、图画,借助这些内容来引导学生体验文字魅力,进而帮助学生高效理解课文。
2.展开想象
小学生学习能力强,其情感是随着清晰的表象和正确的理解不断深化的,对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想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耐心引导学生学习,在阅读过程中把握关键词,展开想象,从而深刻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情感。如在课文《夜莺的歌声》中,文章开头有这样一句话:“空旷的花园里,烧焦的树垂头丧气地弯着腰。”教师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展开想象,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这样一个画面。借助这种想象,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文字,培养学生的语感。
3.联系生活
小学生年龄小,语言积累少,其主要的知识获取主要途径就是生活,且生活知识通俗易懂,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对此,在“感受—升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下,教师要认清学生的特点,将阅读与生活挂钩,进而更好地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语感。如在课文《猫》中,教师可以联系生活,联系实际,让学生将猫这一动物的特征陈述出来,然后结合学生的陈述,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选择阅读文章的时候,要选择角度比较多的文章,做到灵活化、多样化,便于学生在阅读文章时更好地进行情感体验、发展思维。
4.加强课外阅读
课外是课堂的延伸,对学生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就小学语文教材来看,其所摘录的文章有限,受素材的制约,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兴致不高,而要想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主动去阅读,教师就必须引导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基于学生的特点,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趣味性的课外读物,让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积累知识,培养阅读兴趣。此外,教师还可以和学生一起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一些读物进行对比教育,进而激发学生对读书的渴望,使学生主动去阅读,并在阅读中获得发展。
5.读写结合
所谓读写结合就是阅读与写作结合。语文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双重特征,这也决定了语文阅读与写作的重要性。写作是检验学生阅读效果的重要手段。在实施“感受—升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多写作,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如在课文《白杨》中,在学生阅读完课文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写一写读后感,通过这种写作,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也能检验学生的阅读质量,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综上,“感受—升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是新课改倡导的,实施这一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师,在构建“感受—升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要立足学生的特点,注重学生语言的培养,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主动去阅读,并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提升能力,形成良好的品质,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