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二题
2018-11-28张心宇
张心宇
断缰老家
我记忆中的老家,很偏僻,但很美。金黄的麦田里,回响着伙伴们的欢声笑语。火红的晚霞下,烙印着童年时的美好足迹。时不时的,一股浓浓的乡情在我心中翻涌。
我的老家拥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断缰。这个名字也是有来历的,从奶奶口中得知,三国时代的关羽,前往四川时曾路过此地。不巧,正走到这里,马的缰绳断了。因此,人们便把这地方称为断缰了。
老家的山,形态各异。远山连绵不断,山山相连,好似一条长龙飞向远方。近山层峰累累,群山重叠,犹如海涛奔腾,巨浪滚滚。晨曦初现,它就犹如一个含羞的少女,若影若现。霞光笼罩,它又犹如一个骄傲的少年,红光满面。春天的山,如同穿上了迷彩服,浑身被青绿色包围着。山中的野花争奇斗艳,为浑身青绿的山增添了几分色彩,鲜艳无比。夏天的山充满着热情,山的主色调变成了深绿色,更加生机勃勃,山中蝉声鸣鸣,热闹非凡。秋天的山是厚重的,给人们一种苍茫深远的感觉,山中的野果子的脸都红了,吸引了“中华鼯鼠”。冬天的山洁净无比,皑皑白雪为大山穿了一身银装,纯洁而又美丽。雪地中的“梅花”原来是小野猪的杰作。总之,老家的山是我印象中最美的山。
老家不仅山美,水也美。老家的水系不多,也不大。最大的也只能说那条无名小溪了,小溪水清澈见底,布满鹅卵石,水草丛生。由于海拔过高,水中几乎没有鱼,但耐寒的石蛙定居在了这里,水中的乱石、杂草、青苔为它们提供了藏身之所。水还养育了周围的树木和附近的村民。老家的水不求汹涌澎湃,只求造福大地。这就是我老家的水。
老家的人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勤劳淳朴。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这样循环。在老家还能看见这样的景象:十几人围在一起劳作。每家人都有自己的田地,先是干自己的活,到了傍晚完成收工时见别人还没有完成,都主动前去帮忙,这种现象被称为“赶拐”老家的人也十分地热情善良。每次不管是谁从自家门口过,都会主动上前去问候别人,砌茶,上烟,有的甚至留下来吃饭,包括不认识的人。这些在我们农村他们早已经习以为常。
我的老家山美,水美,人更美。我爱我的老家断缰!
老家的橡子粉
我的老家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群山环绕,鸟语花香,吸引了不少的城里人。同时,我的老家也孕育出了不少的美味。香气扑鼻的豆腐乳,色香味俱全的炸胡椒,黑脑壳叶煮懒豆腐等,都是老家有名的土菜。不过,我觉得老家最有特色的美味,还是鲜为人知却味道可口的橡子粉。
橡子粉,是用橡树上结的橡子果磨制而成的。不过,我们老家都把橡树称为花栎树。橡子粉的形状类似于米粉,但颜色呈棕色,与橡子果的色调基本一致。橡子粉的制作工序十分复杂,现在老家会制作它的人已经寥寥无几,但我的奶奶却是制作它的高手,可以称为橡子粉大师。
每年到了十月中旬,奶奶就去深山老林,将成熟后酷似板栗的橡子果捡回来。她也不是什么样的都捡,长了虫的,坏了的,都不能捡。橡子果与板栗也要区分开。只有严格按照要求来捡,制作的橡子粉才算合格。
橡子果捡回来之后,如果少,就自己一家人剥壳;如果多,就叫上周围的乡亲们来帮忙剥。壳剥好后,就放在簸萁中,放置于太阳底下暴晒,晒上个几天,橡子果呈灰黑色,硬硬的,第二道工序就算完成了。
接下来就是打橡子果。在过去,都是用石磨磨橡子果。现在,改用机器打橡子果了。打之前,要先将橡子果用水泡在桶里,再准备一个水瓢,将橡子果与水以二比一的比例倒入机器的口中。机器下半部分也有两个口,一个出渣口,一个出浆口,都用盆接着。为了橡子粉口感细腻,奶奶总是将橡子果浆重复打上两三遍。
然后就是对橡子果浆进行过滤。这一步是决定橡子粉口感的关键。具体程序是,先将提前漂洗过的无味白布覆盖于一个大桶中,并用干净的绳子将它捆在桶上,再将装满橡子果浆的桶提起,缓缓地往白布上倒,每倒一次,隔几十秒,将白布上过滤出来的残渣清理走,再倒,再清,循环几十次。若过滤一遍不放心,还可以多过滤几遍,以确保橡子粉里无残渣,实际上也是确保它的细腻口感。
最后一道工序,是将橡子果浆放入大锅中,用小火煮。这一环节全凭经验。奶奶用铁铲不停地翻动橡子果桨,以避免糊锅。煮上三十分钟左右,便把橡子果浆盛入大盆中,等它冷却。冷却以后,橡子粉就成功地制成了。制作好的橡子粉看起来似灰黑色的果冻,弹力大,并且十分润滑,半透明。
在食用之前,必须把整个橡子粉用小刀划成豆腐块状,再放进一个大盆中,加入清水浸漂,这样可以除去它本身的涩味。
橡子粉的吃法有很多,最流行的,是凉拌橡子粉。先将橡子粉切成小块状的,撒入些许盐、生姜末、蒜蓉,再放些香菜作配料,轻轻地搅拌几下,就可以吃了。它的口感也像果冻,滑滑的,十分爽口。
奶奶制作的橡子粉深受欢迎。每次新做了橡子粉,她都要把周围的乡亲们叫来一起品尝。我在很多地方吃过橡子粉,但我觉得,我奶奶做的橡子粉最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