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
2018-11-28江苏省响水县第二实验小学吴春燕
江苏省响水县第二实验小学 吴春燕
教师提问之效在于创设激活思维发展的情景,引导学生追求探索,促进自我发现、自我反思,在释疑中学会学习,促进自我发展。教师要善于营造富有人文情怀的课堂氛围,引生主动思考,让他们在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中陶冶语文情操,获得思维发散,形成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审视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教师提问频率太快,学生被教师牵着“牛鼻子”,未能充分思考,其主体性受到抑制。提问水平低,问题过难,学生难以找到切入点,丧失探究动机、丧失学习动力。问题表述不清晰,造成学生理解力出现偏差。教师候答时间不足,发问后稍一会便让学生回答,教师要留有充足思考的时间,让学生的表达更流畅,逻辑思维更加清晰。叫答对象缺乏广泛性,优等生有更多回答问题的机会,而其他学生的机会被剥夺。在理答阶段,教师的评价语言过于笼统,难以发挥激励的作用。教师要立足生本,分析课堂提问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存在误区的原因,以推动课堂教学的高效发展。
一、树立生本理念,掌握提问技巧
教师要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问时要避免“满堂问”,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提问预设,根据学生的发展而提问,以促进学生的进步。教师要将创新的观念融入提问之中,激活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小学生的理解力相对薄弱,教师在发问环节中要表述明确,若表述过于抽象、模糊,学生就难以抓住问题核心,就会降低回答问题的正确率。教师的提问语速过快,会令学生陷入迷茫之中,他们来不及明确问题的内容,而语速过慢,会令学生失去耐心,让学生无法全神贯注地学习内容。语速恰当,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的思考,提高回答问题的效率。在候答时,教师要充分地预留时间,以3~5秒为宜,当问题有难度时,要停留5秒左右,学生经过充分的思考,其逻辑思维能力获得提升,语言表达会更加流畅,想象会更加丰富,给出的答案也会更加多元。在叫答环节,教师要关注学生差异,提问要具有悬念性,让所有学生能集中精力保持思考,避免部分学生回答边缘化;要具有灵活性,能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类型的问题,让每一位学生在提问中都能获得发展。教师要关注不愿主动发言的学生,要通过提问,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成功感。教师在评价中要关注学生的发展,要对学生的回答予以中肯的评价,对内心敏感的学生,评价要带有激励性。教师通过有效的提问,引发学生与课堂、文本、作者的对话,从而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如在苏教版六上《青海高原一株柳》一课的教学中,教者以贺知章的《咏柳》一诗导入,让学生说说诗中的柳树有什么特点?你知道生活中高原上的柳树是什么样子吗?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当代著名作家陈忠实的《青海高原一株柳》。
二、营造平等环境,让学生主动表达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丰富提问的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之中。教师要改变过于“话霸”的角色定位,要深入到学生之中,与他们进行平等的对话,一视同仁地对待所有学生。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不应轻视学生,要以宽容的心态去理解学生,帮助他们发现问题并耐心地予以引导和帮助。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启发引导,帮助他们顺利地完成学习内容。在教师的尊重与信任下,学生会变得更加自信,能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掌握提问方法,创设思维场景
1.让学生掌握提问的方法
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较低,他们在阅读文本中,常常抓不住文本中的关键内容,因而提出来的问题也多是杂乱无章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为学生提供问题范例,让他们发现自己提问存在的不足。教师要让学生学会质疑,选择有价值、贴近文本内容的问题,让学生在模仿中提出少而精的问题,从而真正掌握提问的方法。如在苏教版六上《草原》一课的教学中,教者让学生朗读第三、四、五自然段,说说可以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同学们回答:“蒙古人民热情好客。”教者说:“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写的?”学生在阅读中有了自己的理解,提出问题:这几段各写了什么内容?主人热情好客表现在哪些地方?主客是怎样见面的?手是怎么握的?是怎么笑的?是怎么说的?这里表现了什么?也有学生结合文本渗透的情感进行提问: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蒙汉两族人民情谊很深?教者引导从内容入手,层层推进,让学生把握重点内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2.创设发散思维的场景
教师以问题为导向,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教学情境,当学生遇到障碍时,教师要积极沟通,引导学生进行探讨交流,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在释疑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如在苏教版六上《轮椅上的霍金》一课的教学中,为让学生了解霍金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教者让学生谈谈张海迪,并对学生如下导入:古今中外有许多像张海迪这样身残志坚、对科学的追求永不停息、勇于创造奇迹的人,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样一个人——《轮椅上的霍金》。
小学生对生活充满了好奇心,他们的知识大部分来源于生活经验,教师要将语文学习建立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之上,引导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带着思维去观察、体验,撰写实践活动报告。教师要定期举办语文实践活动报告会,让学生从观察中发现问题,从多个角度进行交流讨论,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提问促进师生的对话交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也使语文课堂变得富有生机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