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省高校健身气功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8-11-28田治国

武术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个人赛参赛队功法

田治国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健康与保健系,福建 漳州 363000

健身气功作为中华民族传统养生文化的代表,是一种独特的身心锻炼方法。2000年9月,国家体育总局颁布的《健身气功管理暂行办法》对健身气功概念作出了明确界定:“健身气功是以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相结合为主要运动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组成部分” 。[1]长期以来,健身气功以其运动风格绵缓、注重整体锻炼、养生作用明显等特点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同时,在人民群众中普及程度较高的健身气功在年轻人群体中流传较少,也不被年轻人所熟知。高校开展健身气功课程的比例偏小。[2]从传承传统文化的角度讲,富有创造力和开拓精神的大学生应该是健身气功传承的理想载体,高校开展健身气功课程的意义重大[3],不仅能够节约大量的场地和器材投入,而且有利于大学生养成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4]相对于教学,健身气功比赛更能集中反映教学成果;鉴于其在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传统文化方面的重大意义[5],健身气功比赛应该作为促进高校开展健身气功的重要手段。

2017年11月24日至26日,福建省首届大学生健身气功锦标赛于泉州华侨大学举行。该锦标赛由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教育厅主办,福建省大学生体育协会、福建省健身气功协会承办,分为集体赛和个人赛,全省31支高校代表队共186名运动员参加。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2017年福建省首届大学生健身气功锦标赛全体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以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www.cnki.net)作为文献来源,以“健身气功比赛”作为主题词进行搜索,文献来源限定为“期刊”,搜索结果为23篇文献,剔除无关文献15篇,共计文献8篇。对获得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为深刻了解健身气功比赛提供理论支撑。

1.2.2 数理统计法

采用Excel和SPSS等统计软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1.2.3 访谈法

对相关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人员进行访谈,分析该届健身气功比赛的参赛人员情况、比赛设置、比赛训练安排以及各学校的健身气功课程开设情况。

1.2.4 现场观察法

通过观看、录像及拍照等手段,对本届比赛的实际情况进行数据留存。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参赛情况分析

该届比赛分为甲乙两组分别进行,甲组为本科院校,乙组为高职高专院校;竞赛项目分为集体赛项目和个人赛项目。

2.1.1 参赛队数量特征分析

该届比赛共有31支高校代表队参赛,其中本科院校代表队19个,高职高专院校代表队12个(见表1)。从参赛队总数进行分析,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总共占福建省89所高校的34%。相对福建省高校总数来说,参赛高校数量不足,说明福建省高校开展健身气功教学的比例不高,从侧面反映出福建高校健身气功师资力量不足。但从另一方面分析,福建省高校健身气功的发展潜力巨大,在尚未开展健身气功教学的高校进行健身气功普及,是传承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有效途径。从参赛队层次进行分析,本科院校参赛队数量较多,占比同层次高校的51%;而高职高专院校参赛队数量很少,占比同层次高校的13%。统计数据表明,本科院校在健身气功教学方面领先于高职高专院校,是目前福建省高校健身气功开展的主阵地。

表1 参赛队数量统计表

2.1.2 参赛队报名情况统计分析

表2 参赛队报名人数统计表

从各参赛队报名人数进行分析(见表2),甲组和乙组的男女报名人数相差不大,两个组别合计男女人数都是93人。统计数据说明,练习健身气功的福建省高校学生男女比例相当,不至于出现因为性别比例失调引起的项目开展受阻的情况,表明福建省高校健身气功练习有一定的学生基础,可以借此更好地开展福建省高校健身气功教学和比赛。

2.1.3 参赛项目统计分析

表3 健身气功各项目报名情况统计表(队或人)

该届比赛采用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编排的6分钟普及功法,分别是健身气功·易筋经、健身气功·五禽戏、健身气功·六字诀、健身气功·八段锦。通过对参赛项目的报名情况进行分析可以知道何种功法更受学生的欢迎。

从锦标赛的报名情况进行分析(见表3),八段锦报名队数最多,而六字诀报名队数最少,说明福建省高校对六字诀的接受程度不高;个人赛的报名情况也证明了这种情况,六字诀报名总人数只有37人,其它三种功法的报名总人数相差不大,都在50人左右。总体来看,健身气功四种普及功法中,六字诀的接受程度最低,其它三种功法相差不大,学生对八段锦、五禽戏以及易筋经的接受程度更高。

2.2 比赛结果统计分析

2.2.1 比赛成绩统计结果分析

从集体赛和个人赛成绩统计表(见表4)进行分析,甲组本科院校的各项目最好成绩均高于乙组高职高专院校,说明本科院校的健身气功水平更高一些,高职高专院校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从分数上看,不管是集体赛项目还是个人赛项目,最高分均没有超过9分,这和全国最高水平还有不小的差距。福建省健身气功的推广工作还要继续进行,并且尽可能的提高推广力度。

表4 健身气功锦标赛各项目最好成绩统计表(分)

2.2.2 团体总分统计结果分析

从甲组团体总分统计情况进行分析,集美大学的实力最强,团体总分第一名,总共斩获三个个人赛第一名和一个集体赛第一名;团体总分排在第二的福建师范大学也是收获了三个个人赛第一名和一个集体赛第一名,实力不容小觑。两者在团体总分上的差距只有2分,实力非常接近。团体总分排在三至八名的高校分数逐级拉开,差距逐渐加大。

从乙组团体总分统计情况进行分析,团体总分排在第一的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和排在第二的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各有千秋。个人赛方面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总分较高,集体赛方面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总分较高,两个学校分别在个人赛和集体赛方面有着自己的优势。团体总分排在三至八名的高校分数逐级拉开,差距逐渐加大。

3 福建省高校健身气功发展现状

福建省高校健身气功开展教学的比例不高,健身气功师资力量相对不足;统计数据表明,本科院校在健身气功教学方面领先于高职高专院校,是目前福建省高校健身气功开展的主阵地。练习健身气功的福建省高校学生男女比例相当,不至于出现因为性别比例失调引起的项目开展受阻的情况,表明福建省高校健身气功练习有一定的学生基础,可以籍此更好地开展福建省高校健身气功教学和比赛。

健身气功四种普及功法中,六字诀的接受程度最低,其它三种功法相差不大,大学生对八段锦、五禽戏以及易筋经的接受程度更高。六字诀的接受程度低可能与功法本身特点有关系,六字诀更加侧重于呼吸吐纳,对吐字发音的要求较高,且要和肢体动作协调起来。

就福建省内高校健身气功竞赛水平来讲,福建省本科院校高于高职高专院校,高校间的健身气功水平差距明显。本科院校中集美大学和福建师范大学实力最强,高职高专院校中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和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在集体赛和个人赛方面各有自己的优势。就全国健身气功竞赛水平来讲,福建省高校健身气功的竞赛水平还需要多方努力共同提高。

4 健身气功发展对策

4.1 加强福建省高校健身气功的推广

健身气功专业师资的数量是影响高校健身气功课程开设的重要因素[6],应当提高福建省高校健身气功师资的数量和质量,为健身气功的普及推广奠定师资基础。同时,健身气功的推广要采取多种形式进行,除了运用书籍、电视、报刊杂志及网络手段进行健身气功宣传外[7],还可以结合文化周、宣传月、主题晚会等校园活动来扩大健身气功的影响范围。此外,健身气功还要采取差异化推广策略[8],针对不同价值诉求的大学生受众群体采取不同的推广策略,促使健身气功资源得到最佳配置和利用,争取做到“精准推广”。另外,健身气功的课程建设应当引起重视,全国高校还没有全面普及健身气功教学,这对健身气功的推广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应当在高校中以课程建设为牵引,精心编写规划教材、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加快高校健身气功的普及速度。[9]最后,健身气功教学方法的良好运用也是促进健身气功高校发展的重要举措。大学生昂扬向上的精神姿态和健身气功平和缓慢的练功特点会有一定程度的冲突,这就需要教师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进行协调。体育技能学习最主要的特征就是身体实践性,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满足身体实践的需求[10];同时,教师要让学生在身体实践过程中体验快乐,也要让快乐的情绪体验促进体育技能的掌握,两者相互促进更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11]

4.2 提高健身气功比赛的规范性,增加健身气功比赛的多样性

目前,高校健身气功比赛的奖项设置和组织形式都有改进的空间。以奖项设置为例,健身气功比赛一般是按照竞技体育的奖项进行设置,个人赛录取前八名,相对参加比赛的人数来讲,获奖比例偏低,个人赛获奖难度较高[12];从健身气功的推广角度看,个人赛获奖项目的比例偏低问题会打击各个高校的参赛积极性[13],影响健身气功的普及速度。从比赛实际情况看,绝大部分的教练员和运动员希望健身气功比赛有证书和奖杯方面的精神奖励以及专业书籍、音像、纪念徽章和服装等方面的物质奖励。[14]建议降低个人赛获奖难度,增加获奖比例,提高健身气功普及速度。以组织形式为例,健身气功比赛可以从普及功法和竞赛功法两个比赛系列进行安排,有目的、多层次地开展邀请赛、表演赛、联赛、锦标赛等级赛等多种形式的比赛,以利于健身气功的推广和提高,精准定位不同比赛的目标人群。普及功法难度低、简单易学,适合没有功法基础的大学生群体,不能随意加大动作难度,不能违背其“三调合一”的本质特点;如果忽视了“三调合一”,那健身气功普及功法就演变成了难度加大的肢体活动或者动作缓慢的广播体操。[15]竞赛功法是在普及功法的基础上演变而来,难度大、强度高,要求习练者有较高的身体素质,特别是柔韧、平衡等身体素质[16],适合在有技术储备的大学生群体中推广。竞赛规则的改进也会对健身气功运动技术的发展起到导向作用[17],要运用竞赛规则的改变来大力促进健身气功的发展。健身气功不同的发展阶段要有相适应的竞赛规则来对之进行规范和促进,要根据不同阶段的发展特征对竞赛规则进行适应性变动以符合事物发展变化的本质特征和必然联系。[18]

猜你喜欢

个人赛参赛队功法
论忽雷太极拳十一层功法
王培生太极功法之“七星归位”劲意真诀
王培生太极功法之日月增辉行功真诀
“苏沃洛夫突击”项目圆满收官江麓“战车”助中国队创历史最好成绩
最优单循环赛程编程思路及MATLAB实现
传统养生功法,助你改善睡眠
历届全国个人赛男子冠亚军经典对决谱(Ⅱ)
历届全国个人赛男子冠亚军经典对决谱
赵鑫鑫先负王天一
2013年“石狮爱乐杯”全国个人赛6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