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创新社会管理模式与和谐社区建设的关系
2018-11-27王志鹏
王志鹏
[摘 要]创新社会管理模式与推进和谐社区建设既相互联系,又相辅相成,想要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文明祥和”的社区,就要创新管理模式。和谐社区建设作为创新社会管理模式的有效载体,可以更好地总结出新的思路和方法,从而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形成遵纪守法、文明礼貌、尊老爱幼的良好社会风尚。
[关键词]社会管理;城市;和谐社区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8.18.094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8)18-0-03
和谐社区建设内涵丰富,怎样紧紧围绕居民关注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更新服务理念,整合社会资源,提高和谐社區建设的质量和档次,是创新社会管理模式,推进城市和谐社区建设的关键。“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要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要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就要创新社会管理模式,时刻把居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时刻想着怎样为居民服务,时刻想着怎样把社区建成一个组织体系比较完善、服务功能比较完全、基础设施比较完备和队伍建设比较庞大的社区。基于此,笔者通过对部分基层政府、社区构建和谐社区情况的考察调研证明,创新社会管理模式是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有效措施,和谐社区建设是创新社会管理模式的有效载体。
1 创新社会管理模式与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相互促进
1.1 创新社会管理模式与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具有密切的联系
社会管理创新,是指在现有社会管理条件下,运用现有的资源和经验,依据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态势,研究并运用新的社会管理理念、知识、技术、方法和机制等,对传统管理模式及相应的管理方式和方法进行改造、改进和改革,建构新的社会管理机制和制度,以实现社会管理新目标的活动或者这些活动的过程。和谐社区建设是指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和人际关系和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二者的联系是:要想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必须要贴近群众,要在与群众联系最紧密的地方实施,而社区作为群众生活的主要场所,就是实践新型社区管理模式的最佳场所。如:新市区北街社区推出的“五日工作法”,社区每周五组织专人对社区内的五保户、低保户、困难户、空巢老人进行随访,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有力地推进了和谐社区建设,所以说,创新社会管理模式与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具有密切的联系,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加快了和谐社区建设。
1.2 创新社会管理模式与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目标一致
社会管理创新是为了能够更好地管理社会,通过社会管理创新使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其目的在于使社会能够形成更为良好的秩序,使整个社会不论是经济,还是政治,都能够实现有序发展,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建设和谐社区的具体目标是全面加强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基层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调整公共资源配置,不断健全社区群防群治网络,增强市民的公德意识、环保意识,使群众养成节约、环保、卫生的良好习惯。二者的目的都是相同的,都是为了形成邻里和睦相处、遵纪守法、文明礼貌、尊老爱幼的良好社会风尚。创新社会管理模式是为了建设更加美好的社区,而和谐社区建设,也是为了建设更加美好的社区,所以说,二者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建设更加美好的社区,让社区居民安居乐业,从而使社会更加和谐。
2 创新社会管理模式是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有效措施
近年来,政府高度重视社区建设工作,以完善居民自治,建设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为目标,不断健全社区管理体制,加强社区党务建设,完善社区服务体系,繁荣社区文化,改善人居环境,全力打造新型社区,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新的社会管理模式的推行、实施过程中,和谐社区建设稳步推进。
2.1 社区组织体系建设不断完善,推进了和谐社区的建设
通过民主选举产生了主任、副主任,实行了书记主任一肩挑,由于社区成员都是由居民自己选举出来的,社区居民对他们是很信任的,通过选举形成了社区党组织广泛参与社区管理的新模式,从而可以更好地促进社区的管理和发展。居民自治不断完善,建立和完善了居民代表大会、协商议事会,定期召开会议,听取居民对社区建设和民主管理等方面的意见,由居民讨论制定了《居民公约》《自治章程》、社区居务公开民主评议和社区公共事务听证会等制度,做到了居务公开、民主管理,加强了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能力,使社区工作步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新市区北街社区制作的党务、政务公开栏,就得到了群众的好评,平时社区有什么新的政策、社区的账务、社区动态都在这公布,群众可以从上面很直观地了解社区的最新信息,也增加了对社区的信任度,使社区和群众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总之,社区组织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推进了和谐社区建设。
2.2 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改善,推进了和谐社区建设
社区通过充分挖掘资源,多渠道筹资和政府协调租赁等方式解决了办公用房困难的问题,建成了“一站式”服务大厅,配备了电脑、打印机、电子屏等现代办公设备。同时,社区建立了市级领导和部门单位定点包挂社区工作制度,包挂领导和部门经常深入各社区调研指导工作,组织召开协调会议,在解决社区办公场所和设施建设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通过政府协调、多部门帮扶、多渠道筹资,彻底改变了社区居委会几十年来“一间破房子、两张破桌子”的落后面貌,大力推进了社区建设工作的健康发展。新市区兰新社区没有办公场所,办公地点一只是借来的,不能很好地发挥功能,通过多渠道筹资和政府协调,他们搬进了新居,社区功能得到了更好地发挥。总之,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改善,推进了和谐社区建设。
2.3 社区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推进了和谐社区的建设
社区作为最基层的群众性自治组织,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社区协助市委、市政府做了大量与居民利益相关的公共卫生、计划生育、社会救助、青少年教育管理、社会保障和管理教育等多项重要工作,充分发挥了社区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的作用,使市委、市政府能够及时倾听群众的呼声,同时也使居民群众了解和掌握了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社区通过创建“文明家庭”“文明楼院”“平安社区”等活动,化解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城市管理的顺利进行。新市区南街社区,推行的五日工作法,每周五都要组织人随机走访社区的五保户、低保户、困难户、空巢老人,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给予他们一定的帮助,这个方法既了解了情况,又帮助了社区的弱势群体。志愿者队伍,还为老年人提供多方位的志愿服务,开展了一系列“爱心”服务活动,初步形成了“居家养老、社区照料、义工援助、邻里互助”四位一体的社区养老服务模式,使老人小事不出社区,大事有人帮扶,晚年生活过得更加幸福充实。总之,社区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推进了和谐社区建设。
2.4 社区服务功能日趋完善,推进了和谐社区建设
近几年,社区在的发展中开展了很多工作,也提供了很多服务,社区的服务功能越来越完善,开展了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孤寡老人生活照料、残疾人定期帮扶和社区治安管理等服务活动,不断强化了社区的社会保障服务功能。社区都建立了卫生服务所、警务室。新市区在实施困难群众帮扶方面做了有益探索,建立了“爱心超市”,组织开展了以居家养老服务为重点的“爱心笑脸”“爱心一角钱”“爱心敲门”“爱心黄丝带”等救助服务活动,为社区高龄、孤寡老人、残疾人、孤儿及困难家庭提供方便快捷的家政服务。新市区玉关路社区启动了“爱心黄丝带”关爱行动,印制了“爱心黄丝带”和“扶贫帮困联系卡”,由社区工作人员亲自送到孤寡老人、病人及残疾人和特困学生等其他困难群众家中。在每个片区安排一名联络员,当困难群众发出求助信号时,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为困难群众提供及时帮助。总之,社区服务功能日趋完善,推进了和谐社区建设。
2.5 社区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推进了和谐社区建设
为了活跃群众性的文化生活,丰富居民的文体娱乐活动,社区克服办公场所不足的困难,腾出地方建立图书阅览室、活动室向居民开放,极大方便了群众的文化娱乐活动。同时,各社区积极组建了腰鼓队、秧歌队、秦腔自乐班、健身队和文艺表演等群众性的文化娱乐组织20多个,经常活跃在街头巷尾,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活动,带动了居民群众的娱乐健身活动的热情,丰富了社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也增强了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新市区每年还配合宣传部门开展广场文化艺术节活动,老市区在繁华地带建成集休闲、集会、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居民活动场所,并组织居民开展经常性、娱乐性、趣味性的群众活动,深受群众欢迎。总之,社区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推进了和谐社区建设。
3 和谐社区建设是创新社会管理模式的有效载体
目前,社区管理模式仍处于居民自治的最初状态,需要不断成长,还不够成熟,社区居委会只能坚持社区居民自治原则,完善自治功能。在这种情况下,要创新社会管理模式,社区就必须以和谐社区建设为依托,只有在这个有效载体的推动下,才能创新社区管理模式,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3.1 以和谐社区建设为载体,不断完善组织体系,促进社区自治
在和谐社区建设的过程中,市委市政府为社区增加了相应的事业编制,以便安置服务期满的大学生,逐步让这些人才喜欢上了社区环境,愿意为社区贡献自己的力量,不断完善社区共驻共建机制。社区还积极发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帮助社区开展各项活动,营造了共驻社区、共建社区的良好氛围。和谐社区的建设,为创新社会管理模式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在和谐社区建设的过程中,社区创新工作方法,根据自身的特点推出了党员分类管理、一区三化等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和谐社区建设。因此,以和谐社区建设为载体,不断完善了组织体系,促进了社区自治。
3.2 以和谐社区建设为载体,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健全社区服务体系
通过整合、调剂、改造、新建、扩建或置换等方式,解决了社区办公用房不足的问题。社区以“一站式”服务大厅为核心,搭建服务平台,将部门下沉到社区的各项服务性工作集中在服务大厅办理,增加了一些公益性岗位,为下岗失业职工创造了就业岗位。新市区玉关路社区建设的“一站式”服务大厅,为群众办事提供了方便,里面包含了社区的日常事务,群众办事直接到大厅就可以全部办理,再不用东跑西问了,群众办事效率高了,怨言也就少了。因此,以和谐社区建设为载体,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健全了社区服务体系。
3.3 以和谐社区建设为载体,增加了社区经费来源,积极探索了社区创收途径
如玉门市老市区积极与环卫处协商,社区的环境卫生与卫生费由社区干部代管代收,但是收取的卫生费只上缴50%,50%反馈给社区,缓解了办公经费紧张的问题。新市区社区干部积极与帮建单位联系,每年帮助社区办1~2件实事,或者捐助物资,或者资金扶持。新市区社区组织秧歌队,为店铺开张、庆典活动等表演,收取一定的费用。社区干部还带领辖区居民给住房擦玻璃、打扫卫生、植树、摘酒花等形式,增加了经济来源。因此,以和谐社区建设为载体,增加了社区经费来源,积极探索了社区创收途径。
3.4 以和谐社区建设为载体,促进了就业,降低了失业率
社区鼓励社区居民开展家庭就业,让他们在家中就业,如做刺绣、十字绣等工作,然后社区联系人来收购,帮助他们就业;设立社区保安、保洁、保绿、公共设施维护、后勤服务等公益性岗位,直接安置一定比例的就业困难人员,发给他们一定的工资。人力和社会保障部门和社区共同努力,加大了社区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力度,帮助社区居民就业;逐步建立健全城镇非职工居民养老保险,逐步完善失业、工伤、保险等各种保障体系,对社区失业人员进行信息化、动态化管理,建立社区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以及用工单位招工信息等档案,确保就业困难人员得到及时安置;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培训,尤其是家政、维修、美容美发、烹饪、计算机等适用型技能培训,转变劳动者的就业观念,提高就业能力;要做好求职登记、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工作,努力使求职者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社区还应认真落实小额担保贷款、税费减免等创业优惠政策,培养一批创办社区就业实体的带头人,通过发挥这些人的作用,带动其他人一起创业。因此,以和谐社区建设为载体,促进了就业,降低了失业率。
创新社会管理模式,是扎实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保障。在社区建设中,创新社区管理体制,健全社区服务体系,通过强化领导、夯实基础、共驻共建、统筹实施,将社区建设成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和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是和谐社区建设的目标,也为建设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谐社区建设作为它的有效载体,可以更好地總结出新的思路和方法,从而推进和谐社区建设,促进邻里和睦相处、互敬互爱、守望相助,形成遵纪守法、文明礼貌、尊老爱幼的社会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