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的对策研究
2018-11-27陈远
陈远
[摘 要]在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已成为内控监督的主要部分,贯穿单位管理的全过程,但多数单位在内控管理中都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要加强单位内控管理,进而解决行政事业单位中出现的问题,推动其实现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的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新形势;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8.18.012
[中图分类号]F239.45;F8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8)18-00-02
0 引 言
行政事业单位非常依赖财政拨款,人民群众是财政拨款的重要来源,机构能够正常运转,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这也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人民公仆”的由来,其将为人民服务作为基本原则。有些事业单位工作牵涉国家信息安全,所以无法像其他上市公司那样全面披露信息,导致公众不能整体把握事业单位开展工作的情况,使其仅能通过自我评价实施监督。但这种评价方式难以有效平衡各方权力,加之事业单位获取国家与公民赋予的权力更輕松,为一些工作人员创造了以权谋私的机会。因此,迫切需要基于制度与规范设计一套完整的、具有操作性的完整评价指标,科学评价内控制度是否满足有关法律规定,融合定量与定性内容,从主客观方面提供评价根据。
1 新形势下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的必要性
内部控制作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中的必备要素,是“未病先防”,能够及时修复制度漏洞、消除管理隐患,不给极个别的违法违规违纪人员提供可乘之机,能够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升资源使用绩效。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内部自身管理,需制定一套严格的制度,来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抑制乃至消除腐败现象。
1.1 防范风险的可靠保障
行政事业单位通过加强内控管理,能够关好制度的笼子,可以从源头上避免财务工作的随意性,杜绝人情交易和暗箱操作,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易腐的保障体系,对于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监督机制、减少自由裁量权、限制公共权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切实做到未雨绸缪。
1.2 深化财税改革的内在要求
在财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行政事业单位通过加强内控管理,可以确保财务活动有章可循,促使各类收支行为进一步规范,及时准确归纳各类财务记录和报告信息,实现财务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精细化,从而能够有效保障财务业务安全高效运行,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资金的作用。
2 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落实中存在的不足
2.1 内控管理有概念无行动
领导者缺乏有效重视,一部分领导者认为内部控制主要是“管他”,认为完善内部控制后,业务程序更复杂,会影响工作效率,资金投入与实际成本差距较大,缺少必要性,无法理解内部控制对单位开展工作的积极作用。大多数领导认为内控就是“管他”,当改善内控制度以后,增加了业务操作程序,降低了工作质量,也会增加资金和时间投入,不具备可行性,忽略了完善内控制度促进工作的作用。此外,大多数领导者直接把内控管理工作交给财务或内部审计部门,自己并未参与,从而会对工作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
2.2 内控管理内容单一
现在很多人都有一个错误认识,认为内控就是加强财务管理。内控管理将加强财务管理作为重要内容,还包括单位资产、采购和基建等,具有全员协作的特点。《内控规范》要求单位独立设置内控职能部门或明确内控牵头部门,对内控管理工作进行协调组织,同时还应积极发挥内控管理中财会、内部审计、政府采购等部门作用。但是,行政单位在实际工作中并未独立设置内控管理职能部门,大部分都是指定财务部门负责该工作,从而使内控管理演变成财务会计控制,设计与实施内控流程单一。此外,职能部门之一的财务部门,自身没有凌驾其他部门的特权,在协调内控管理方面较困难,在内控规范制定中缺乏独立性与权威性。
2.3 内控管理程序不健全
行政事业单位虽然制定了内控管理流程,但由于有关知识不足,依然照搬《企业内控制度规范》的方法。二者有共同之处,也可以借鉴企业成功的发展经验,事业单位有特殊性,尤其是一部分事业单位兼备了行政单位和企业部门的特点,直接照搬只能弱化操作性。
3 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内控管理的对策
3.1 增强内控意识
当前,不少单位人员,包括管理阶层与业务阶层的员工,都忽略了内控管理的重要作用,造成单位内部集体意识不足,缺少有效的管理意识,内控管理主要借助财务部门完成,容易产生混乱的管理局面。内控管理开展的基础是良好的内控管理意识。单位领导者在整体内控管理中处于核心位置,应贯彻落实内控管理的主要责任,利用由上至下的宣传,帮助所有人认识到内控管理的重要性,并愿意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实施控制管理工作,推广宣传有关《内控规范》等文件,在所有员工中实行严格培训,引导大家充分理解内控管理的目标,并吸引他们踊跃参与内控管理工作,为构建较好的内控制度奠定基础。此外,行政事业单位可以邀请相关专家,安排专业学习讲座,定期调查员工的内控管理工作质量,对于内控管理意识薄弱、不了解管理工作的员工,应为其提供大量的知识与案例,充分发挥领导者的作用,明确管理人员的责任,在制定与执行决策时应广泛汲取他人的建议,以最大程度地发挥集体优势。
3.2 准确把握关键点
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内涵是为了达到控制目的,凭借制定、实施程序有效防范与管控经济活动风险,与企业管控活动不同,要准确把握关键点。在具体工作中,行政事业单位应合法开展经济活动,严格预防腐败行为,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这是内控管理不断强化的基础,只有把握关键点,才能制定有效的内控制度,并充分发挥单位的各项职能。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应根据内控管理要求,积极改革政府预算管理制度,结合政府构建透明、规范的预算管理制度要求,改进预算编制、实行、监督、彼此分离和制约的预算管理制度,以绩效预算管理规范为基础,形成全过程绩效预算管理新机制,科学配置财政资金,不断提升财政资金的使用绩效。
3.3 加强调查研究,完善内控程序
行政事业单位应认真梳理业务流程,全面了解经济活动的管理结構,调查研究业务工作负责部门,包括部门内部人员构成、各岗位职责及内控制度的建设状况,为制定高效的内控制度奠定基础。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应结合单位的具体环境寻找风险点,产生流程图,围绕关键点加强内控管理。
单位稳定发展的“定海神针”,即规范、完善的内控制度,能够有效保证不断完善内部治理机构、规避单位财务风险、提升资金安全水平。在制定制度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需不断完善内控程序,强调实用性,整体覆盖主要风险点,还要具备较强的操作性。
3.4 完善监督机制
为加强内控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应完善监督机制。第一,加强控制岗位分工,不相容职务确保彼此分离,明确授权批准控制,认真遵守授权范围与权限,主要会计事项应构建集体审批机制。第二,加强会计系统控制,根据单位情况制定会计制度与岗位责任制。第三,改善财产清查制度,凭借定期盘点手段保证资产的安全,构建内部报告制度,积极研发电子信息系统,尽可能降低人为操纵的影响。第四,成立内部审计机构,贯彻实施有关职责,科学评估内控管理制度执行状况,及时找出存在的问题。
3.5 完善内控会计体系,积极对照检查
在内部会计控制体系中,控制活动是最关键的影响因素,除了该因素,还有其他因素会带来影响,包括内控环境、风险评价、内控监督和信息沟通。行政事业单位应对5要素概念进行整体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较为完善的会计控制体系,准确把握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对应的措施。同时,行政事业单位也要重视整合各项管理措施,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规避风险,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内控管理工作具有动态性,无法一次全部完成,需要各个单位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改进。每个单位都要结合评价指标,对比检查与评估内控管理的情况,要重视外部评价,如财务部门提供的检查报告,还可以聘请专业审计机构分析内控情况,并结合最终结果对内控管理制度进行积极调整。
4 结 语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步到位解决所有问题是不可能的,因此要积极防范财务内控风险,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和内控管理水平。行政事业单位应鼓励管理人员增强防范风险的意识,全面管理外部环境,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实现监督和信息交流,并评估管理风险,通过一系列方法不断提高单位的竞争力,推动其实现可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田祥宇,王鹏,唐大鹏.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特征研究[J].会计研究,2016(9).
[2]胡为民,龙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实施路径——基于政府治理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6.
[3]刘永泽,唐大鹏.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几个问题[J].会计研究,2015(11).
[4]王喜梅.新形势下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的必要性与对策[J].财会研究,2015(11).
[5]李进魁.新形势下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的必要性与对策分析[J].财会学习,2016(8).
[6]温玉英.新形势下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的必要性与对策[J].财会学习,2016(8).
[7]张娟.新形势下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的必要性与对策[J].经营者,2017(8).
[8]黄升.新形势下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的必要性与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7(33).
[9]梁静.新形势下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对策[J].经济视野,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