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体育训练准备活动有效性提高途径探究

2018-11-27何文军

少年体育训练 2018年3期
关键词:运动量体育训练体育项目

何文军

(山西体育职业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4)

在青少年体育训练活动中,体育课堂的每一个训练环节都是相互衔接的,教师应该认真考虑体育训练活动中的问题,处理好每一个体育训练活动中的教学环节,才能更有利于青少年体育训练活动中的质量提高。在体育训练活动中,准备活动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需要所有体育教师重视,并结合学校的具体状况做好教学准备,使青少年能够改变以往的学习观念,养成良好的体育训练活动习惯,由被动变主动,进行体育训练活动前的准备活动。

1 青少年体育训练准备活动的概念和生理作用

1.1 概 念

准备活动一般是指正式活动之前的一些准备活动,青少年体育训练准备活动是进行有目的的身体锻炼,是在比赛、训练项目之前的一部分自我锻炼方式,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对正式进行的体育课程起到良好的辅助效果和作用。青少年体育训练准备活动具有综合性、竞争性、交流性等特点,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活动,是可通过多项体育设施或体育运动对青少年进行锻炼,达到增强青少年身体素质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在这一课程中,青少年可以通过参加的体育比赛和相关体育设施的锻炼,迅速获得相关的体育知识。除此之外,青少年在参加体育训练活动中,还能扩展自己的心理和情绪,从心灵上得到升华。

1.2 生理作用

青少年在进行体育训练活动时,能够对各类体育项目及体育设施有相当的了解,提高相应的体育项目技能的掌握情况,并且在运动状态下,能够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加快体内肾上腺分泌,从而产生兴奋感,在生理上达到了促进成长的过程,在心理上扩展了积极性情绪。在正式训练活动之前,做够适当的训练准备,能够为青少年的生理功能起到调节作用,以此达到训练活动开始前最佳的身体状态。有效的准备活动能够增强青少年的肺活量,使心肌和肌肉中的毛细血管有着充分的扩展作用,能够使正在运动中的青少年提供更多的氧气,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身体温度,有利于自身健康。

青少年在准备活动过程中,具有相适应的运动量,全身肌肉不断地进行伸展和收缩,加快了其体内的新陈代谢功能,使得其产生的热量快速从体内散发出来,如此能够更好地使运动神经的传导作用得到加强,肌肉活力以及体内因子得到活跃性的爆发,从而使青少年的身体更具活力,肌肉得到训练更有韧性。根据相关研究得知,人体一般体温为35~36℃,而人体活动的最有效的体温为37.5℃,这个时候肌肉的温度普遍在37.5~38.5℃徘徊,这是青少年体育训练活动中处于最佳状态的体温,能够增强肌肉弹性,降低黏滞性,对青少年运动具有很好的防护作用,运动过程中随着体温的升高,体内的血液循环加快,对于加快人体散热有着一定的效果。

2 青少年体育训练准备活动存在的问题

2.1 准备活动的内容过于简单

随着我国对教育资源进行系统的整合发展,目前的教育体系更注重于“智”的教育内容,而在“体”的教学方面却差强人意,相当一部分学校对于体育教学的发展还处于可有可无的阶段,即便注重,其普遍的课程时间也不过每个星期一到两节课程,而在体育训练活动过程中,其体育课前的准备活动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时间短、活动量少,而青少年在体育训练活动中,一般进行的准备活动也要超过6分钟。再加上学校教育制度的极度不重视,青少年在准备活动时,只能绕着操场慢跑几圈,或者以一些关节类的体操来替代热身活动,如此单调的准备活动内容促使青少年对于体育训练活动的积极性明显下降。而部分青少年由于此种单一的活动准备内容,必然会消极对待,如此长期下去,不可避免的就会使得体育训练活动出现安全问题,给青少年的体育训练活动埋下了安全隐患。而对于一般的体育训练活动,教师也没有多花费心思备课,导致整个体育训练活动单调而乏味,青少年对此失去了兴趣。

2.2 准备活动考虑不足

青少年体育训练活动中最基本的便是准备活动,然而在实际过程中,准备活动在大多数时候都是走过场。不管是任课教师还是学校,都没有对这一现象和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青少年准备活动部分在整个体育训练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比重,但许多体育教师都不能做到位,而且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体育训练活动的安排。如夏季时,气温普遍偏高,这种情况下可以做一些静态的体育项目,这一时间也可以相对放缓一些,而有些教师却按照平常的教学方式,不考虑实际情况和环境因素,直接让青少年在烈日下进行列队暴晒和一些竞争比较激烈的体育活动,这样不仅不会提高青少年体育训练准备活动的有效性,还会带来一些安全隐患。

3 有效提高青少年体育训练准备活动措施

3.1 针对性准备活动

青少年体育训练的内容复杂多样,而且在不同的区域或者学校,所进行的体育训练活动也不相同,南北差异、东西差距,一线城市与二、三线城市的体育训练活动情况均有所不同,所以青少年体育训练准备活动的内容也有所不同,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具有选择性和针对性地进行准备活动。通常准备活动能提高青少年肌体的活力,通过运动促使肾上腺内分泌物增多,刺激中枢神经系统而产生兴奋感,起到提高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的作用。青少年在准备活动中,随着运动量的上升,身体表面的温度和肌体及内里的温度都有所升高,能够更有利于之后训练活动的进行。另外,专门的准备活动是针对于某种体育设备或者是体育项目进行的预备训练活动,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针对性,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对应的训练准备活动,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以此达到运动神经处于亢奋状态,再通过一些相应的体育项目进行模仿、诱导和辅助练习,能够更有效地让青少年在正式活动前达到一个良好的状态。

3.2 准备活动的活动量

青少年体育训练准备活动过程中,要做到充足的运动量,达到相应的标准,但是又不能超过一定的量,必须在这一准备活动中将活动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利用运动达到准备活动的必要效果,从这一方面进行考虑,就能很好地掌握和把握。一般认为,标准的准备活动就是要身体得到锻炼后,全身微微出汗,身体表面体温有所提升,关节活动或者是一些伸展肢体的体操等也是为了达到运动的标准目的,这种情况下的运动量是最适宜的活动量。若是在这一标准线上超过,非常容易造成青少年的身体上的疲劳,从而影响后续的体育训练活动。而如果没有超过这一标准线,青少年的运动时间短和运动量少,对于后面的体育训练活动不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因而失去了准备活动的意义。如此,在青少年体育训练准备活动过程中,要充分考虑青少年的运动量所带来的热身效果。教师应进行具体把握,可以在体育训练准备活动中改变以往的训练口令,还可以运用不同的体育设备器材等,以此来增加体育训练准备活动的趣味性,或者准备活动中加入一些巧妙有趣的小游戏等,能够有效地控制青少年的运动量,从而达到提高青少年体育训练活动的有效性。

3.3 丰富体育训练准备活动的内容

自从我国整合了教育资源,在教育方面更注重素质教育,但忽视了体育教育,绝大多数学校的体育教学模式还在沿用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在青少年体育训练准备活动中,其内容和形式都是重复单一又枯燥无味的训练方式,不能够充分地调动青少年对于体育训练活动的积极性和兴趣。因此,在针对青少年体育训练准备活动过程中,要采用更加丰富、灵活、多变、有趣的方式进行准备活动的锻炼,充分调动青少年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使其能够更好地与体育训练内容融合一起。在具体体育训练活动的项目中,从体育项目内容的选择上,需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根据地域性差异的不同以及学校具体状况进行训练活动。除此之外,还要充分考虑青少年的个人因素,同时与体育教学内容紧密联系起来,围绕具体的体育训练内容方针,进行具有针对性和趣味性的训练或练习,采取一些青少年比较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再根据青少年的生理特征和身体素质水平进行调整。如此,必定能够充分地调动青少年的积极性,使其在体育训练准备活动中出现自觉性,带着兴奋的情绪,确保整个教学过程更好地完成。

4 结 语

青少年体育训练准备活动有效性的提高,对整个教育体系有着积极的作用,在青少年体育训练的准备活动过程中,适宜的运动负荷量能够更好地刺激青少年的肾上腺分泌,提高青少年对运动的适应能力。对于青少年体育训练的准备活动,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各方面的努力才能达成。通过一系列问题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发现,体育训练活动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转变以往的观念,使得青少年能够在训练的过程中更好地进行锻炼,从而感受到来自于体育训练的魅力,如此,才能真正提高青少年体育训练准备活动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孙英俊,李海泉.青少年体育训练准备活动有效性提高策略探析[J].青少年体育,2012(12).

[2]李洋.谈体育教学的准备活动 [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2(2).

[3]刘晓阳.体育课的准备活动[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3(8).

猜你喜欢

运动量体育训练体育项目
学校体育训练与竞技体育训练的有效结合
大树的日常
运动量
体育训练中兴趣培养的路径探究
中小学校开展民俗体育项目面临的问题与策略研究
每天基本运动量:走4000步
当前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训练现状及对策分析
成语魔方
智能终端在体育训练过程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农村中小学如何开展传统体育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