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课田径运动对中学生健身价值的研究

2018-11-27周书勇

少年体育训练 2018年3期
关键词:适应能力田径趣味性

周书勇

(南京市江宁区清水亭学校初中部,江苏 南京 211102)

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向更高程度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因久坐而出现了一系列的疾病,不单是办公室的白领人群,且在中学生当中也出现了众多“可爱”的小胖子。社会大部分人群处于亚健康状态,包括初升的太阳——中学生,因此健身越来越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田径运动是一切运动之母,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是现阶段中国国情下最符合中国人健身的方式,它不受场地器材、年龄层次、时间、地点的限制,通过对运动内容的改革和创新,让中学生体会田径运动的健身性、娱乐性和趣味性。研究体育田径运动对中学生健身的价值,适合我国目前现阶段的基本国情,迎合大众体育消费需求,转变目前大众对田径运动只有竞技价值的观念,让人民群众更多地了解田径运动,并积极投入田径运动健身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体育课田径运动对中学生健身价值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分析对比法等进行研究。借助校图书馆的相关书籍和资料,以及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电子图书资料,查阅一手著作、期刊、杂志等,借助前人研究成果,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从宏观的角度研究田径运动的健身价值,整理资料建立研究框架,理清思路。

2 分析与讨论

2.1 体育田径运动的内涵

2.1.1 体育田径运动的定义 田径运动是指人类从走、跑、跳、投这些自然运动发展起来的身体和竞技项目,可以分为竞走、跑、跳跃、投掷和全能五个项目。其中,以时间计算成绩的竞走和跑的项目成为径赛;以高度和远度计算成绩的跳跃、投掷项目成为田赛;由跑、跳、投部分项目组成的、用评分办法计算成绩的组合项目成为全能运动。田径运动是指以计时来计算比赛成绩的径赛和以高度、远度来计算比赛成绩的田赛、公路赛、竞走和越野赛组成的运动项目的总称。目前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田径运动就是以比赛为目的竞技性运动项目,学校的体质测试以及各级各类运动会,田径运动的长跑和短跑都是以计时的形式,让学生感觉到枯燥乏味,大大降低了学生对田径的运动兴趣,让中学生对田径运动的认识形成了很大的误区。

2.1.2 体育田径运动健身的定义 田径运动健身是以健身为目标的健身走、健身跑、健身跳、健身投的练习方式和运动方式的总和,是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调节心理、丰富社会文化生活的健身手段之一。田径运动健身不受场地器材设施的限制、不受年龄、性别、时间、地点的影响,是人人都可参加的体育健身项目。

2.2 现阶段我国人民大众参与田径运动健身的现状

2.2.1 对田径运动的健身价值认识不够 目前,大多数人只知道田径运动可以锻炼身体,但少有人知道田径运动具有哪些积极作用可以有效提高中学生的健康水平。很多人认为田径中的走、跑、跳、投都是需要运动器材为依托,而这些运动器材除学校之外却很少见,影响了中学生参与田径运动的积极性。加上教学内容的枯燥乏味,不会被中学生所接收,也就不会体现出田径运动的健身价值。

2.2.2 对田径项目选择不当 田径运动分为走、跑、跳、投,有很多运动项目,且田径运动一些项目有不受场地器材、年龄、性别、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的优势。但中学生往往因为对运动项目、运动时间、运动方法、运动负荷方面选择不合理,而导致产生一系列的运动损伤,如拉伤、扭伤等,损伤的出现会导致中学生对此项运动产生惧怕心理,影响了中学生的田径运动参与的积极性。

2.3 体育田径运动的健身价值

健康是指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完美状态,以及良好的适应能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心理健康包裹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2.3.1 在心理方面的价值 世界卫生组织对心理健康的标准如下:(l)智力正常;(2)能动地适应环境;(3)热爱人生;(4)情绪稳定;(5)意志健全;(6)行为协调;(7)人际关系适应;(8)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相一致;(9)反应适度;(10)能面向未来。

从事田径运动,激励人奋发向上,给人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是一个调整和放松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在跑步的过程中听音乐,降低负荷强度,保持愉悦的心情,缓解工作一天下来的疲劳。心理健康可以帮助中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生活,对身体健康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3.2 提高学生道德健康水平 道德健康指的是不以损害他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能按社会所认同的行为规范来约束控制自己的行为。田径运动的竞技属性中,竞争本身就意味着平等,有竞赛规则的约束,遵循比赛人人平等的原则,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民主。在比赛中遵守比赛的道德规范,公平、公正地参加比赛,潜移默化地促进了中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规范,从而提高了中学生的道德健康水平。

2.3.3 提高中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适应能力包括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两方面。由于田径运动多在户外进行,这就要求中学生适应外界各种各样的气候条件,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可以帮助中学生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此外,中学生在进行田径运动的过程中,尤其是进行集体田径运动,可以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丰富情感生活,改善社会关系,激发中学生与外界交往的积极性,提高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2.4 如何提高中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健身价值的认识

2.4.1 加强中学生对田径运动健身价值的认识 目前,仍有大部分人对田径运动的价值存在误区。因此,应加强学校体育教育,让学生了解田径运动的健身价值,增加田径运动的趣味性,丰富田径运动的内容,通过改变负荷强度、降低负荷难度、缩短运动时间、创新运动方式等,让田径运动更倾向于让学生提高身体健康水平,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田径运动,体会田径运动带来的健康价值。

2.4.2 对体育田径运动项目进行改革和创新 (1)增加趣味性。以健身为目的的田径项目应更多地考虑项目的趣味性和娱乐性,借鉴和吸收其他运动项目的长处,结合趣味性的游戏,改变传统田径运动项目的单调、枯燥乏味的缺点,在练习的过程中穿插游戏,可以带动运动的气氛,激发中学生参与热情,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2)降低技术难度要求。田径运动可以有效地发展人的速度、力量、柔韧、耐力等方面的能力,如铁饼、跨栏跑等,对人体运动能力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受到场地器材的影响,没有被中学生认可,得不到广泛开展。所以,可以降低对器材设施的要求,将铁饼、铅球等换位实心球,还可以变换不同的重量,根据人体自身条件的需要选择不同重量的实心球;降低跨栏跑中的栏架高度,将栏架换位其他障碍物,保留这些田径项目中的健身价值,达到健身的效果。(3)对田径健身运动进行宣传、组织和开展。无论是学校还是单位亦或是企业,都应该加强田径运动健身价值的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到田径运动的健身价值,举行趣味田径运动会,让每个人都能平等的参与到田径运动中,让更多的人提高对田径运动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中学生的兴趣,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

3 结 语

在当今社会,随着健身观念深入人心,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城市,田径都是有利于中学生身体健康的体育运动,且更为经济、项目内容更丰富,应不断地对田径项目进行改革创新,降低某些田径竞技类项目的标准,增加趣味性和娱乐性的内容,让大众积极参与田径健身运动中。

参考文献:

[1]刘建国.田径[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王西安.田径运动的健身属性及健身价值的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8,(1).

猜你喜欢

适应能力田径趣味性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轻型合成营高原山地进攻作战环境适应能力评估
雷鸟
计数:田径小能手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趣味性
以画之名
沙漠里的精灵
你容易适应新环境吗
国际足坛108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