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阳光体育”背景下小学短式网球校本课程的构建

2018-11-27肖可平

少年体育训练 2018年3期
关键词:阳光体育网球校本

肖可平

(重庆市沙坪坝区康居西城小学校,重庆 401331)

小学短式网球校本课程的构建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与运动负荷,本质上是对小学生进行网球启蒙训练的重要手段,在“阳光体育”背景下已然成为小学体育教育的重要形式。短式网球综合了竞技性、健身性、娱乐性以及教育性等多种功能,对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思想品质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基于此,本文提出小学短式网球校本课程的构建设想,旨在为短式网球在小学校园的推广普及提供借鉴。

1 “阳光体育”背景下构建小学短式网球校本课程的意义

阳光体育运动对校园体育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学生自身出发要求达到良好的训练效果。小学短式网球校本课程的构建能够打破传统的体育教育固化模式,为全新教学模式的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阳光体育”背景下构建小学短式网球校本课程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1 激发学生运动热情

小学短式网球校本课程的构建对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具有积极作用。小学阶段体育教学内容相对匮乏,体育活动类型相对单一。而短式网球校本课程的构建则能够有效丰富体育课程教育内容,从而带动教学手段与教学组织方式的变革与创新,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全面增强。这种新的体育教育模式能够吸引大量的学生参与其中,从而为践行阳光体育运动提供基础保障。根据短式网球的运动特征,小学生的身体素质能够在运动中得到不断提升,打破传统体育教学效果不明显的问题,推动小学体育教育的新发展。

1.2 彰显教育德育功能

小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阳光体育”背景下小学短式网球校本课程的构建能够彰显德育教育功能。短式网球是一种针对儿童的网球运动,其倡导的运动精神与网球运动一致,即友好文明的运动精神。短式网球校本课程的构建能够彰显德育教育功能,小学生参与到短式网球运动当中需要遵守短式网球运动的基本规则,约束自身行为。经过相关文献资料的调查与研究已经证明,短式网球校本课程的构建培养了小学生诚实守信、团结友爱、相互尊重的思想观念,对小学生的道德品质与个性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1.3 提高学校品牌影响力

短式网球作为小学体育创新改革的全新实践内容,在校园的推广与应用已经取得了突出的成就,符合阳光体育运动的要求。在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小学短式网球校本课程的构建有助于提高学校的品牌影响力,使得短式网球成为学校持续发展的一个响亮的名片。

2 “阳光体育”背景下小学短式网球校本课程的构建策略

“阳光体育”背景下短式网球校本课程的构建策略要以课程目标的选择为基础,依据课程目标去做好课程内容教学实践,编制适用于小学短式网球校本课程的教材内容,建立系统的校本课程评价体系。通过这一整个流程,构建小学短式网球校本课程,发挥该课程的应用价值与应用效果。

2.1 明确短式网球校本课程目标

小学短式网球校本课程的构建与探索符合儿童身心发育特点与运动负荷,是一种网球运动启蒙教育。短式网球简单易学,易于推广与普及。短式网球的本质则是依据网球的运动原理,按照特定的比例缩小网球器材与场地,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创造性地使用小场地、小球拍、小而轻的网球球体,小学生可以更好地参与到短式网球校本课程当中,展现出相对科学的锻炼效果。由此可见,小学短式网球校本课程构建势在必行,具体课程目标如下:(1)通过校本课程的构建培养小学生的体育实践能力,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行为习惯;(2)从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出发,培养学生沉着镇定的心态与顽强不屈的拼搏精神;(3)通过短式网球校本课程的构建提高小学生的运动技能,在技能的学习与运动的参与中增强体质;(4)通过网球礼仪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位小学生,将体育文化与校园文化充分融合,共筑丰富的校园文化内涵,打造短式网球精品学校。

2.2 选择短式网球课程内容开展教学

短式网球校本课程的构建需要根据不同阶段选择网球校本课程内容,按照初段、中段与高段的等级顺序划分,确保校本课程内容符合学生不同阶段的特点。(1)初段(一二年级)教学内容选择。对于初段的小学生短式网球校本课程的内容选择主要是侧重于兴趣的培养,此阶段学生对体育内容仅有初步的认知,短式网球的普及与渗透初级阶段需要从基本的拍球、颠球入手,让学生快速地融入到短式网球校本课程之中,初步了解。兴趣的培养要以趣味性的教学为核心,如花样颠球、拍球接力等团体型的游戏活动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短式网球校本课程教学的持续推进提供条件。(2)中段(三四年级)教学内容选择。短式网球校本课程内容在中段应该注重基本技巧的教学,具体包括正手击球、反手击球、下手发球、网前截击等。每一项短式网球教学内容都需要特定的教学周期来完成,以确保学生充分掌握。除此之外,还可以将一些短式网球的动作以及网球技术编排到学校的网球操当中,让学生在日常活动中能够更多地练习网球技术,加深对技术的充分认知与理解,以此来达到掌握短式网球技巧的目的。但由于此阶段短式网球校本课程主要是以技术性的教学为主,内容相对枯燥,所以应通过融合娱乐性、休闲性来达到教学效果。(3)高段(五六年级)教学内容选择。经过以上两个阶段的学习与巩固,小学生对于短式网球有了深刻的认知,能够掌握基本的操作技巧。基于此,此阶段短式网球校本课程教学内容应该将重点放在比赛战术的教学方面,培养学生短式网球比赛经验,让学生去更直观地感受网球运动的魅力所在。短式网球仅仅是网球运动在小学阶段的一种普及与推广方式,应通过短式网球校本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培养学生终身体育习惯,感受体育文化的本质内涵,对学生的综合发展效用显著。

2.3 编写短式网球校本课程实用教材

短式网球校本课程的构建,教学目标是基础,教学内容是必要条件,而短式网球校本课程实用教材则是重要的辅助工具。学校在校本课程教材的编写方面,应该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结合短式网球的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案例与知识侧重点,按照特定的理论框架编写校本教材。在校本教材编写完毕之后邀请专家进行诊断分析并进行评价,验证短式网球校本教材在小学阶段的应用可行性,在积极探索当中逐步完善,为课程体系的更加完整提供条件。当然,校本课程实用教材仅仅是一个辅助工具,还需要丰富现有的教学手段,为校本课程的实践奠定坚实基础。如在短式网球教学当中应用视频法、游戏法、分层法等。视频法主要是通过多媒体设备在课前播放教师整理的视频,让学生通过优秀运动员的网球表现,对短式网球有一个全新的认知,更直观地激发学生的运动技能并掌握动作要领。游戏法应用到校本课程当中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依据特定的情景将技能教学融入到游戏当中,真正意义上实现“玩中学”,提升短式网球校本课程的教学效果。分层法是根据小学生个体的差异与身体特征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以此来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落到实处。

2.4 建立短式网球校本课程评价体系

小学短式网球校本课程的构建还需要建立系统的课程评价体系,制定具体的考核标准,做到校本课程实践的有章可循。传统的体育评价模式多数是以成绩作为考核的核心,因而导致学生对于体育学习失去兴趣。在短式网球校本课程的构建方面应该采用平时考核与定期考核两者相结合的方式。其中平时考核的方式主要是以学生的出勤情况、努力情况来具体确定。定期考核的评价方式则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对学生掌握的短式网球技巧进行评价,从而得出准确的评价效果。建立短式网球校本课程的评价体系,是推动短式网球校本课程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对学生的综合发展意义显著。

参考文献:

[1]吴贞贞.福州市小学开展短式网球的可行性探讨[J].运动,2017(2).

[2]陈能静.江西省萍乡市小学开展短式网球运动的可行性研究[J].运动,2016(3).

[3]韩金峰. 哈尔滨市中小学开展短式网球运动的可行性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6).

[4]谭宏,袁晓龙.开展短式网球运动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以绵阳市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3(15).

[5]苏晓红,蔡玉雪,单羽,等.小学体育课堂开展短式网球运动的现状及可行性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2017(4).

猜你喜欢

阳光体育网球校本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超级殚跳
闲暇体育促进校园阳光体育发展的有效策略研究
边远山区农村小学如何有效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
阳光体育背景下中学武术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新学期大学生网球装备精选
童话里的网球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