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校瑜伽教学中如何融入形体训练的探讨

2018-11-27刘丹侠陈镜妃

少年体育训练 2018年3期
关键词:形体瑜伽动作

刘丹侠,陈镜妃

(玉溪师范学院,云南 玉溪 653100)

形体训练的本质为:“内化道德情操,外化行为气质。”其实这不仅是形体训练的重要内涵,也是瑜伽教学的意义所在。总的来说,形体训练是诸多运动项目的基础,同时也可以作为瑜伽训练的基础。在高校瑜伽教学当中融入形体训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锻炼基本功,还有助于更加完美、精准地展现瑜伽的魅力。

1 目前高校学生在瑜伽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部分高校的瑜伽教学来看,大部分学生存在柔韧性差、灵活性差以及平衡能力、制约能力严重不足等问题。除了小部分从小具有舞蹈功底或者有基本功训练的学生之外,其他大部分学生在完成特定瑜伽动作方面都非常困难。即使是一个简单的动作,也需要大量学习和练习的时间才能完成。例如,瑜伽当中常见的一个动作“前屈式”,要求:脊柱伸直,尽量将自己的腹部贴近大腿、头部贴近小腿,双手抱脚或者将双手越过双脚贴到地面。首先很多学生的腿部都是弯曲的,而且大部分学生连手指都碰不到双脚前面的地面,手掌就更不用说了。长此以往,类似这种的基本功不足会让学生感觉自己总是与标准动作相差甚远,从而产生一种挫败感,对瑜伽的兴趣也不再如当初那般浓厚,积极性降低,直接影响到高校瑜伽教学的成果。

2 关于瑜伽与形体训练的比较

瑜伽最初起源于印度,如今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瑜伽的梵文意思为“一致”“结合”“统一”。瑜伽姿势注重运用古老而又易于掌握的技巧,改善人们的心理、生理以及情感精神等方面的状态。瑜伽到现在已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并且逐步衍生出诸多的派别,正统的印度“古典瑜伽”种类也是比较多的,其中包括智瑜伽、业瑜伽、信仰瑜伽、哈他瑜伽、王瑜伽以及昆达利尼瑜伽6大类。在目前的高校瑜伽教学当中,最主要的是体位法,注重将瑜伽之美通过良好的身体姿态展现出来,从而达到身心和谐、修身养性的目的。

而形体训练的侧重点为培养良好的身体姿态。形体训练是通过各种的练习方法以收到改善人体形体的效果,并且提升人体良好形态的表现能力、制约能力,目的是促进身体健康、增强体质、塑形、提升气质等。其次,形体训练不仅可以使得训练者形态更加完美,还能培养练习者的审美情趣,增强练习者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这与瑜伽教学的意义是相通的。除此之外,形体训练还是其他很多运动类型的重要基础。在高校瑜伽教学中如果能够融入形体训练,则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高校瑜伽教学与形体训练相融的重要意义

3.1 提升学生学习瑜伽的热情和信心

相比高校的其他体育项目来说,瑜伽是一种比较新颖的课程,甚至大多数学生都是初次接触瑜伽这一项运动,水平参差不齐。另外,由于基本功的差距问题,使得大部分学生在短时间内并不能准确地完成动作以及感受瑜伽所带来的美感。笨拙僵硬的身体、艰难的动作练习,可能会导致部分学生慢慢失去对瑜伽学习的兴趣,使得课堂效果大打折扣。如果教师能够适当地带领学生进行形体训练,让他们事先具备一定的准备和基础,则学习瑜伽就会更加得心应手。这有助于提升学生对瑜伽学习的热情以及对自己的信心。

3.2 提高教学质量

在诸多瑜伽动作的教学过程当中,对人体的稳定性、时空感的要求是比较高的。而形体训练对于人体肌肉的远端制约力有着比较高的要求,这一点恰好可以为瑜伽训练服务,有效的形体训练能够直接影响到瑜伽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其次,就是音乐氛围的影响,形体训练侧重在优雅、缓慢的音乐当中自如地进行动作练习,使得人体的骨骼、肌肉等得到充分的伸展,从而塑造出优美的体形。瑜伽在音乐的旋律下通过各种的体式来表现美、塑造美,学生在形体训练中对轻音乐节拍的掌握有助于加深对瑜伽音乐的理解与鉴赏,从而可以更快地适应瑜伽的训练氛围,更好地达到消除疲劳、陶冶性情的目的。

4 将形体训练融入瑜伽教学的具体内容和策略

4.1 高校瑜伽教学中形体训练的基本内容

形体训练中最主要的就是舞蹈基本功的训练,在形体训练内容的安排上一定要根据学生的水平来确定,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应该从身体素质基础的形体训练开始,如把杆、地面训练、组合训练等。先将基础内容训练好,才能进行专项的训练,专项的训练内容主要包括平衡、转体等。

基础的形体训练内容:(1)把杆训练。把杆训练理应作为瑜伽形体训练的基础和重点,而且每个学期都应该设定把杆训练内容。把杆训练的重点内容包括站立、屈伸、压腿、踢腿,以及身体的平衡、制约、转体、跳跃等内容。借助把杆训练进行慢动作以及分解动作的练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规范身体的姿态,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发展腿部力量、增强躯干部位的柔韧性和平衡能力,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动作的要领,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更好地为瑜伽动作的标准完成服务。(2)地面训练。地面训练主要是指身体接触于地面的各种动作练习,包括坐、躺、卧等。地面训练可以侧重腿部的练习,如坐地勾绷脚背练习、坐地吸腿练习、侧卧旁吸腿练习以及仰卧吸腿练习等,主要锻炼腿部以及身体的肌肉力量。地面训练安排在瑜伽形体训练的前期效果比较好,通过适当的地面练习可以拉长肌肉的线条,并且有效地避免肌肉的横向、块状发展。(3)舞姿组合训练。在舞姿组合训练中,采用的主要是芭蕾舞的基本舞姿组合训练。例如,阿提丢、阿拉贝斯、爱卡地等动作训练,主要是通过手臂来配合上体弯曲或者扭转等动作,以展现出不同的姿态和神韵。只有人体的四大部分(上、下肢、躯干、头部)配合协调,才能精准地展现出美丽的艺术造型。所以,舞姿组合训练在瑜伽形体训练当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是提升学生瑜伽专项身体素质强有力的方法。舞姿组合训练建议安排在瑜伽形体训练的中期训练项目当中,在学生们掌握了一定的基础形体训练之后再进行组合训练,才能更好地运用到瑜伽当中去。另外,在瑜伽形体训练的后期建议安排身体动作组合训练的课程。身体动作组合训练主要分为4大类,分别是跳跃、平衡、转体及柔韧。身体动作组合训练在瑜伽形体训练中属于难度比较大的,需要有一定的基础。通过身体动作组合训练,帮助学生提升身体各个部分的协调能力,力求实现质的提升,为瑜伽动作的完成助力。

4.2 高校瑜伽教学中形体训练的相关策略

形体训练涵盖多个方面的内容,而且锻炼的部位相对来说是非常广泛的,具体可以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来选择,在锻炼的动作、时间、强度等方面都要进行分析和考量。适当地对身体的关节、韧带、肌肉群等施加一定的压力,对柔韧性、协调性、耐力素质等会起到非常不错的效果。具体策略分为以下两点:(1)学习瑜伽之前先适度进行形体训练。建议将整个学时的1/4用来进行集中的形体训练。若一学期有60个课时的瑜伽,则应安排10~15个课时来进行形体训练。将重点放在手位练习、把杆练习、组合练习等方面,主要锻炼学生的柔韧性、空间体位感以及良好的身体姿态等。另外,集中性的训练模式有助于学生之间的互助和交流。有的教师认为安排1/4的时间进行形体训练会影响瑜伽课程的进度,但事实并非如此。在瑜伽课程开始之前有计划地进行形体训练,可以为更好地完成瑜伽动作打下一定的基础,加速教学的进程,教学效果也会有很大程度的改善。(2)将形体训练贯穿在整个瑜伽教学过程中。课程开始和结束部分,都可以安排适当的形体训练。课前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活动开筋骨,更快地进入学习的状态;课程结束部分的形体训练则可以帮助学生放松关节并且巩固当堂课的学习内容。

5 结 语

适当的形体训练可以很好地提升瑜伽所需要的柔韧性、平衡性、协调性以及优美的身体姿态等,有助于瑜伽练习者提高对美的领悟和表现能力,培养自信、优雅、高贵的气质,增强艺术情操。因此,将形体训练与瑜伽教学相互融合在一起,将形体训练贯穿在瑜伽教学的整个过程当中,不仅可以提升高校瑜伽教学的质量,也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瑜伽的内涵,感受瑜伽的魅力。

参考文献:

[1]贵永玲.通识教育视角下形体训练课程内容体系的创新构建[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7(7).

[2]郭春兰.瑜伽体位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

[3]李双俊,王丹.科学与艺术相结合在瑜伽教学中的运用[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2(12).

[4]张靖.高校瑜伽教学中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J].新西部:理论版,2016(7).

[5]张金明.形体训练在长春市独立院校健美操教学中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长春:吉林体育学院,2012.

[6]江山.当下我国流行健身项目的体育文化透视:以瑜伽为例[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9(6):64-68.

猜你喜欢

形体瑜伽动作
原始感瑜伽工作室
Hello White瑜伽馆
下一个动作
迎接瑜伽日
高校舞蹈形体训练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练瑜伽,悠着点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形体与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