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乒乓球技战术研究进展

2018-11-27吴亭亭

少年体育训练 2018年8期
关键词:统计法接发球技战术

吴亭亭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

乒乓球被誉为我国的“国球”,20世纪初乒乓球传入中国,1953—1957年,短短4年的时间,中国乒乓球队在世界级的比赛中,从默默无闻跻身世界强队,从此,中国乒乓球运动一直保持世界一流水平,成为我国长盛不衰型的竞技项目。究其原因,是我国对乒乓球项目规律不断地探索和各学者对乒乓球项目的长期研究。技战术是乒乓球项目的核心要素,也是乒乓球科研人员们研究的主要方向。本文通过查阅中国知网上关于技战术研究的文献,对技战术的概念以及技战术的研究现状进行归纳,总结前人研究的规律,发现其中的不足,为今后乒乓球技战术方面的科研提供一些建议。

1 关于技战术概念的研究

技术和战术是乒乓球竞技能力的重要决定因素,技术与战术不可分割,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为有效提高乒乓球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服务。《运动训练学》一书定义,“运动技术是指运动员完成体育动作时所用的方法和手段”。苏丕仁(2005)在此基础上提出技术的概念:技术是指运动员根据比赛要求,能最大程度发挥机体能力的最有效、最合理的完成动作的方法。

一般的体育书籍研究竞技战术时将它定义为:在比赛的时候,根据自己和对手的实际情况,为了战胜对手而采取的有效且合理的策略和方法。从乒乓球专项出发,于洋(2013)在《乒乓球运动教程》中提到:乒乓球战术,就是运动员在比赛的时候,根据对手的具体情况,如打法和优劣处等,同时结合比赛需要,综合运用各项技术和技术组合。

同时于洋在此书中也对乒乓球技术和战术的关系提出了自己的理解,“乒乓球比赛是双方运动员以战术思想为指导,以技术手段为实现的综合竞技能力的全面竞争”。间接说明乒乓球运动中技术和战术是相辅相成的,不容分割。并且这一说法也得到了国内外绝大部分学者的认可,耿烨、钟建伟(2016)认为,“乒乓球训练必须在掌握基本技术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多种战术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强化能力,提升竞技水平”。综上,乒乓球运动员应该在平时的训练中熟练地掌握技术和战术的运用,为之后的比赛取得优异的成绩奠定坚实的基础。

2 对中国优秀乒乓球运动员技战术的研究现状

2.1 对中国优秀乒乓球运动员技战术的研究方法

乒乓球比赛中研究技战术的方法有许多,并且每年都有学者对其进行创新。3段指标评估法是最早的一种技战术研究方法,它是乒乓球专家吴焕群等人在19世纪80年代的研究成果。此方法将运动员的一场比赛分3个阶段:发球抢攻段、接发球抢攻段和相持阶段,然后分别计算每一段的得分率和使用率,从而对这位运动员一场比赛的技战术进行分析和评估。例如,袁华(2003)通过观看当时国内外优秀男子运动员的部分比赛视频,运用3段指标评估法将他们21分制时的三段数据与11分制时的3段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得出结论。

传统的3段统计法自然存在无法兼顾的地方,在此基础上,有学者便开始使用个性3段统计法。黄文文,施之皓(2016)在《关于丁宁乒乓球个性化3段指标法的研究》一文中使用了个性3段统计法,以丁宁为例,将1、3、5划为发球抢攻段,2、4、6板划为接球抢攻段,7、8板及8板以后划为相持段。解决了传统3段统计法无法对不同时段发球、接发球和第3板、第4板技战术的变化进行分析,无法对第5板、第6板进行详细地分析,也无法获取其第7、8 板及第8板以后的单独数据。这种方法现在也经常被用来研究运动员的技战术衔接,为其之后的训练提供针对性建议。

杨青、张辉(2014)利4段指标评估法将运动员第5板得分归为相持段,第5板失分归为发球抢攻段,解决了传3段统计法中双方运动员各段数据不对应的问题。文章以张继科和李晓霞为例,分别对两个人的5场比赛进行4段指标的评估,得出结论,张继科在发抢段和接抢段表现得比较出色,抢攻积极,占优势,但需要加强接发球抢攻后的相持衔接和攻防转换能力。李晓霞实力比较均衡,整体实力较强但仍需注意提高发抢段的质量。

另外还有一些比较少用的方法,但是也为乒乓球的科研工作提供了帮助。李今亮,苏丕仁(1998)采用10项指标评估法对当时国内外部分优秀男子进攻型运动员进行技战术分析,指出每位运动员的技术特点并对他们的技术实力给予了评价。蒋津君、姚家新(2015)提出“双系5段分析”评价体系及其评价标准,将一场比赛分成发球和接发球两个系统,发球系统为第1、3、5板,包括发球抢攻段和第5板2个指标,接发球系统为第2、4、6板,包括接发球抢攻段和第6板2个指标,第6板以后统一记为相持段,共5个段指标来进行统计和分析。柳瑞芝、施之皓、任杰(2017)在比赛中引用二次移动平均法,构建乒乓球比赛势态分析模型,将运动员的比赛势态划分为优势期、胶着期和劣势期。此方法能直观、准确、便捷地将双方运动员的比赛过程实时反映出来,有利于教练员对比赛的指导,也能让运动员在之后的训练中有针对地改进。

2.2 对中国优秀乒乓球运动员技战术的研究内容

不少学者选择对单一内容进行研究。随着乒乓球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普遍提高,运动员的技术越来越全面,所以对运动员发球和接发球的质量要求也更高。发球技术是一场乒乓球比赛的重要环节,运动员在比赛中对发球的落点和旋转加以变化能够成功扰乱对手的节奏,为比赛的胜利创造条件。唐芳武(2013)通过对比赛中的发球落点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不同打法风格运动员发球落点的特点和规律,为我国运动员在之后的训练以及比赛中提供科学的依据。并且指出,乒乓球发球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是速度中带有旋转,同时加以落点的变化。接发球时运动员处于被动局面,接发球处理的好坏是得分的关键。李冬阳(2016)选择对马龙在 2014 年世界杯男单决赛比赛中的反手接发球技战术进行研究,发现马龙的反手接发球以控制性技术为主,能为自己下一板的主动上手创造机会。但是缺点在于他的反手接发球技术相对单一,得分率不高,对对手不能造成太大的威胁,建议在训练中加强进攻性技术。大部分学者还是选择对多项内容的综合研究。随着乒乓球比赛规则的不断变化,使得每一分球进入到相持段的概率大大增加,因此运动员在平时的训练中也应当更加重视相持能力的培养。杨阳、道平、方佳(2017)对马龙相持阶段主要技术进行了统计分析,从相持段击球位置、发球轮相持阶段、接发球轮相持阶段、相持阶段的正手技术和反手技术5个方面入手进行研究,分析马龙的优势所在,找出还存在的问题。发球轮一般是指运动员的发球、第3板、第5板和第7板。贾东恒(2012)通过统计分析我国优秀乒乓球运动员许昕、马琳和王皓这3名运动员发球轮中各项技战术的使用情况和得失分情况,总结出了各自的一些优势和不足之处。

2.3 对中国优秀乒乓球运动员技战术的研究视角

查阅文献发现,各学者在研究乒乓球技战术的时候会选择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对技战术运用的综合比较是许多学者选择的视角。例如,陈柏冰(2016)在“国内外女子优秀乒乓球球运动员技战术对比分析”一文中分别选取了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各3名优秀女子乒乓球运动员,通过对近两年重大比赛中各运动员发抢段、接抢段和相持段技战术的使用情况进行数理统计,加以分析,对比我国女子乒乓球运动员和国外女子乒乓球运动员在技战术上的差异,从而可以根据对手的打法类型和技战术特征进行不断改进、创新,在激烈的竞争中抢占先机。还有学者选择对不同技术的运用效果进行对比,徐逸(2014)选择马龙作为研究对象,对其2场比赛发球段的正、反手技战术进行分析对比,发现马龙的正手技术占优,反手的挑打、拧拉技术完成得较好,但仍需提高反手发抢段和相持段的能力,加强反手落点的变化,将节奏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3.1.1 乒乓球技战术研究的主要方法是3段统计法,主要的研究对象是世界排名靠前的运动员的技战术。

3.1.2 随着乒乓球运动项目的发展,乒乓球技战术的研究方法也在不断地创新,但各种研究方法的改进和创新都是建立在3段统计法的基础之上。

3.1.3 在对比运动员间技战术时,仅简单地以数值的比较为分析的主要依据,缺乏相关的检验。

3.1.4 对乒乓球技战术的研究内容分为单一内容的研究和多项内容的综合研究,研究视角为对技战术的综合比较和对不同技术运用效果的比较。

3.2 建 议

3.2.1 建议研究对象不要局限于世界排名靠前的运动员,可对较有潜力的年轻运动员进行一定的研究。

3.2.2 建议各学者在研究过程中增加相关的数据检验,使研究结果更具有科学性。

猜你喜欢

统计法接发球技战术
基于熵值法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的羽毛球技战术综合评价分析
破解电动车火灾扑救关键技战术的几点思考
东京奥运会谌龙与安塞龙决赛技战术特征对比研究
第54届世乒赛决赛马龙与樊振东接发球技战术分析①
樊振东和林高远乒乓球接发球技术比较分析
提升网球接发球教学效果的策略研究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主体的权重赋值研究
网球训练的接发球技术与训练方式研究
完善企业统计制度提高企业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