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竞技体育快速发展背景下教练员的科学决策过程与制约因素
——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观感

2018-11-27

中国体育教练员 2018年3期
关键词:邓亚萍李娜教练员

刘 兵

(上海体育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上海 200438)

本文在撰写过程中,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国军团”在亚运会上争金夺银,奖牌数量不断上升,但奖牌质量开始让人担忧,部分优势奥运项目在本届亚运会上没有出彩。尽管名将苏炳添以打破赛会纪录的佳绩(9.92 s)获得男子100 m项目金牌,但赛后他不无焦虑地说道,“当前亚洲的竞技水平提升太快”。白岩松在央视新闻的评论中说,即将到来的东京奥运会我们要尽早谋略,尤其是面对日本选手奥运项目的快速进步,我们要在备战东京奥运会时制订更加优化的行动策略。

优化的行动策略关键在于科学的决策。尽管决策是教练员普遍知晓和实际应用的管理职能,但从本届亚运会我国部分优势运动项目的失利及东京奥运会的竞争态势可以看出,在竞技体育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教练员的决策能力和水平需紧跟形势发展。本文根据决策的一般理论和竞技体育的发展规律,从教练员的视角,解析教练员的决策过程及其制约因素,希冀为教练员的科学决策提供帮助。

决策在管理职能中排在首位,可见其在整个管理活动中的突显地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甚至认为“管理就是决策”[1]。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同样认为,管理活动“首先要做正确的事”[2]。决策在现代管理学的教科书中往往被界定为“从不同的方案中进行选择”[3],这种观点在实际应用中不仅过于简单,而且也难以理解,还容易导致管理者把一个复杂的决策过程简单理解为方案的取舍。依照管理学理论,教练员的科学决策是8个逻辑关联的步骤[4]:识别决策问题、确定决策标准、制订决策内容的标准和权重、策划和制订备选方案、分析所有方案、选择最佳方案、实施所选方案和评价决策效果。决策过程的8个步骤逻辑关联,环环相扣,每一步骤对教练员来说均需深思熟虑。本文合并上述相关步骤,对教练员决策科学性要求进行简要分析,并重点讲解评价决策效果的制约因素。

1 识别决策问题与确定选择标准

决策始于问题的识别,更精准地说,教练员管理的“问题”就是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为更好地明白这一问题,本文举若干“运动员决策”的实例。

4夺奥运冠军、18次站上世界冠军领奖台的著名乒乓球运动员邓亚萍在获得剑桥大学博士学位后,于剑桥礼堂做了一次演讲,阐述自己运动员生涯中的4个梦想。其中,第1个梦想就是“从淘汰女孩到奥运冠军”。邓亚萍说,她8岁就开始拿冠军,但因为身材矮,无法进入省队;13岁开始拿全国冠军,但在跨进国家队时屡遭坎坷,5名教练员中有4人强烈反对,原因同样是身材矮。最终,我国著名乒乓球教练员张燮林的一句“正因为她个子矮,她眼中的球总是高的”,坚持把邓亚萍招致麾下,铸就了邓亚萍日后的辉煌。这是一个典型的“运动员决策”案例。按理说,邓亚萍年少成名,应该成为诸多教练员选择的对象,但因为其身材太矮,不符合乒乓球项目的选材要求,被教练员认为缺乏培养前途。从现实来看,邓亚萍志向高远,训练刻苦,也取得了优异成绩,但其身材矮小,培养前途难以预测。由此看出一个问题,即身材矮小是不是现实与理想差距的决定性或唯一性的标准问题。邓亚萍后来的成功,证明了该命题是个伪命题。若不是张燮林教练坚持己见,力挽狂澜,或许邓亚萍就被埋没了。这也反映他在运动员选材方面,看待问题的标准与其他教练员不一致。

同样的道理也发生在组织中。2009年9月28日,国际管理集团(IMG)在纽约和北京同时宣布签约亚洲和中国网球头号球星李娜。IMG副总裁艾森伯德安排阿根廷人卡洛斯·罗德里格斯担任李娜的教练。当时舆论认为,IMG签约李娜存在巨大的商业风险。在此之前,李娜在国际职业赛场上仅获得2个WTA分站赛冠军,尽管其世界排名第16位,但27岁的年龄还是让很多人对这笔交易不看好。况且,另一家世界知名的体育赛事公司八方环球在此之前对李娜进行评估后,放弃了与李娜签约。事实证明,年龄不是问题。在卡洛斯的带领下,李娜取得了2次“大满贯”赛冠军,实现亚洲网球运动员的历史性突破。可见,IMG与八方环球看待李娜问题的标准显然存在较大的分歧,年龄并没有成为阻碍IMG选择李娜的重要标准,其在现实与理想中专注于其他问题的识别。

那么,管理者如何在发现问题之前意识到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异呢?这需要教练员将事物的现实状态与其应具有的标准状态做一比较。这个标准该如何界定呢?管理学观点认为,标准可以是过去的绩效特征、预先设定的目标或是其他方面表现出的优秀潜质。因此,教练员或是运动队管理组织一旦确定了需要注意的问题,就必须确定对解决问题起重要作用的决策标准。事实上,我国有很多著名运动员身体条件并不适合所从事的运动项目,但她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弥补了身体条件的不足,如杨扬、高敏等。因此,在看待决策问题时,选择标准绝非单一,应该始终以问题为导向,进行多元标准分析与考虑,如运动选材,除身高、体重、体型、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外,运动员的意志品质、生活习惯、自觉特征、运动和学习能力、家庭文化等方面都应是标准的价值取向。有人甚至认为,运动员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觉性,拥有再好的身体条件也难以成材。因此“不需要什么”和“需要什么”的标准制订在决策中同等重要。

2 确定决策标准的权重、分析备选和选择方案

教练员进行决策时,解决问题的多元标准并非同等重要,科学赋予各项标准的权重,要求教练员不仅对运动项目非常熟知,而且对运动项目的发展趋势和运动员的发展变化也十分了解。当然,问题标准会随竞技体育的发展而发生变化,这要求教练员能够跟上形势的变化。

确定决策标准的权重,通常需要运动项目已知的各项基础要求,包括选材、训练方法、技战术配合等的规范性标准,但这些标准无法完全取代教练员的经验。因此,在确定决策标准时,需基础性标准和经验标准相结合。在标准权重的制订上,管理理论通常倡导“10分制”权重设定法,列出问题可能涉及的所有标准(基础和经验),分别赋予10以内相应分值,给最重要的标准赋予10分,依次给其他标准打分。这样从标准的得分可知其在决策中的重要程度,然后教练员根据标准得分,列出能成功解决问题的备选方案。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使得以往靠经验确定的决策标准很难再行得通。

篮球“飞人”乔丹在1993年6月带领芝加哥公牛队获得NBA“三连冠”后宣布退役,随即决定加入美国职业棒球联盟,梦想成为横跨篮球、棒球的职业球星。然而,在他参加的127场棒球比赛里,乔丹击打成功率仅为20.2%,114次被3震出局,如此成绩让乔丹明白成为一名棒球明星的选择是个错误。随后,乔丹退出棒球职业联盟,重新回归NBA,又率队3次夺得总冠军。事实证明,篮球才是最适合乔丹的运动。

竞技体育中发生决策性错误的实例非常多,其中,绝大部分原因在于教练员经验中的单一标准,对自身的经验决策充满自信,把复杂的决策过程视作一种轻率的判断。管理学认为,识别问题标准的单一性,导致难以产生备选方案,也就根本没有决策可言,更妄谈决策的科学性。

3 决策过程及决策方案实施中易犯的错误

再好的决策方案,最终都要通过实施获得效果。如果不能正确地实施,决策仍然有可能遭受失败。管理学认为,教练员的决策实施是指将决策传递给会受影响的训练相关人员(运动员和团队其他成员),并得到他们的行动承诺。管理实践普遍认为,在运动队中实施群体决策或建立一个训练委员会,有助于教练员实现管理承诺,尤其是有威信的运动员参与实施决策过程,有助于实现训练效果、取得佳绩。

当前,我国运动训练管理体制已得到较大优化,运动队管理的技术手段也有明显提升,但总体来说,主教练负责制下的决策机制仍是大多运动队普遍采用的管理手段,造成教练员在决策过程中凭借自己的直觉经验,容易犯错。尽管教练员的直觉在决策过程中非常重要,有助于理解复杂、不确定和模糊不清的信息,但并不表明直觉是可靠的,因为其可能导致信息加工和评估出现错误和偏差。管理实践认为,一般管理者在决策时会犯12种常见的错误和偏差:过分自信、即时满足、锚定效应、选择性感知、确认、结构、易获得、表象、随机、沉没成本、私利、后视[5]。

当教练员倾向于认为自己非常了解运动项目,非常了解所带的每位成员,或者教练员对自己和工作绩效持不现实的肯定态度,这都属于过分自信,或称自信偏差。“关羽大意失荆州”“曹操败走华容道”都是过分自信的结果。那么,如何克服教练员的自信偏差呢?首先,教练员要克服理性限制,多学习、多尝试,积累理论知识,丰富实践经验;其次,多进行民主决策。本届亚运会上,年仅16岁的李冰洁是最年轻的参赛游泳运动员,取得2金1银的好成绩。实际上,小小年纪的李冰洁早在2016年就在世界泳坛取得了一系列好成绩。李冰洁的教练员刘海涛为了提升运动员的成绩,从2008年起,一直在探索高原训练手段的多样性,提高训练的成功率,带着队员从海拔2 388 m的多巴训练基地,到海拔1 888 m的昆明海埂基地,再到平原进行训练。这种“三级蹦”式的训练方法经过全国比赛和世锦赛的检验,成效显著。刘海涛曾说:“教练员在训练上不能固步自封,要不断学习新的训练模式,尝试各种训练方法,提高自己的执教水准和运动员的成绩。另外,还要特别加大对新生代选手的心理引导和思想教育工作。”由此看出,竞技体育的决策来不得半点含糊,唯有脚踏实地,努力实践,强化团队力量,才能较好地克服决策中的自信偏差。

即时满足偏差是指教练员倾向于获得即时回报和避免即时成本。对这样的教练员来说,能迅速获得回报的决策比将来才能获得回报的决策更有吸引力。锚定效应偏差是指教练员过分看重初始信息而难以考虑后续信息去做出调整的偏差,即第一印象、想法比较固定,哪怕后续得到新的信息,也不肯轻易更改原先想法。选择性感知本身就是一种带有偏差的感知,正因为选择偏差的存在,对所关注的信息和界定的问题与事实本身存有差距。当教练员经常性去寻找可以再次确认过往的信息,并低估甚至忽略可能产生与以往判断相悖的信息时,听不得质疑,做出来的决策就会产生偏差。教练员过分强调一种情境下的特殊方面,而轻视或排除其他方面,会扭曲所看到的现象,从而缺乏应有的标准,这就是结构性偏差。比赛中教练员把场地、裁判执法水平看得非常关键,就是典型的结构性偏差问题。

易获得性偏差表现为教练员始终强调记忆中最近发生的片段,而忽视了客观看待问题。比如,运动员最近做了违反规定的事情,很容易让教练员产生现在的运动员特别不好管的假象,进而加大对运动员的惩罚力度。表象偏差表现在教练员用一些其他事件来推断即将发生的事情,总认为情境不会发生大的改变。本届亚运会,中国羽毛球队男女单打皆失利的事实告诉我们,当前世界羽毛球竞技环境已发生巨大变化,若依然抱着中国羽毛球队优势地位不可撼动的表象偏差,失败终会到来。随机事件偏差是指难以预测的偏差,决策存在较大的难度,教练员只能根据随机事件进行推断。沉没成本偏差是一种错误的决策偏差,也即出了问题后,教练员所投入的各项成本与目标问题并不是一回事,这就带来沉没成本的流失。教练员始终把成功归于自己,把失败归于他人或外界因素,就是典型的私利偏差。后视偏差是指当结果已经众所周知,而教练员还在错误地认为其本可以恰当地预测事件的后果,如兴奋剂事件等。

4 结束语

现代教练员岗位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性岗位,而是充满挑战、富有激情与战斗力的管理岗位。运动员及团队成员的凝聚力和执行力、教练员对学习的态度及对信息的敏感度等,越来越成为教练员科学决策的关键自变量,需要教练员从决策开始严格依据决策流程和步骤,摒弃偏差因素,制订和实施科学的决策过程。唯有如此,方能保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竞技体育环境中占据一方天地。

猜你喜欢

邓亚萍李娜教练员
Nanosecond laser preheating effect on ablation morphology and plasma emission in collinear dual-pulse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bamboo materials in interior design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Analysis of the Effects of Introversion and Extroversion Personality Traits on Students’ English Reading And Writing Abilities with its Relevant Teaching Advice
李娜作品
一言不合就“乒乓”
教练员的执教艺术
邓亚萍的“哭笑不得”
学校外聘体育教练员的二元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