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发展中的伦理道德构建
2018-11-26王佳葛娜
王佳 葛娜
摘要:在当今中国,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开始有了飞跃式的发展,与此同时,精神道德危机也随之出现。纵观中国传统哲学,伦理思想一直是组成社会美好与智慧的基础,对当代中国道德教育具有重大影响。
关键词:伦理观 价值 生存模式
中图分类号:B8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6-0248-02
中国的伦理思想占据哲学思想的半壁江山,对当代中国道德教育具有重大影响,伦理学的研究与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和谐发展的主流轨迹。所谓“伦理”其实就是人与人之间所具有的一种秩序和默契,它依存于不同场合和身份中,它是人类共遵的规则。人们一旦选择放任自由,那么就会失去能够规范人性的伦理道德观,因而人的行为也会因此脱轨,社会的运作将失序,所以“伦理”被誉为行为的准则。
一、中国伦理思想微观
在中国古代,思想家曾认为掌握了关于“道”的规则就是“德”,“德者,得”,这样可以“外德于人”,即“以善德施于别人,使众人各得其益”;又可以“内德于己”,即“以善念存诸心中,使身心各得其益”。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规范从最早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开始的尧舜时代起,在《尚书·尧典》就有“以亲九族”“协和万邦”。殷墟的甲骨文字中有“礼”“德”“孝”的文字,说明在商代就开始制定有体系的道德规范,所谓的“六德”出现,即仁、知、义、圣、忠、和的提出。在西周时期,初步形成以德摄政的伦理道德思想体系。在伦理道德的教育层面,中国可谓是世界上最具有公共道德与伦理观念的国家,甚至能够在公共道德和国家伦理中做到牺牲自我,牺牲家庭。“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因此,古人将忠与孝当作了能够展现出品德的代表性行为。虽然这两种忠孝,都曾遭到了种种异议,但自始至终,它依旧是整个国家一直流传的并未间断的道德核心,也可以说它是植根于每一个中国人的骨髓之中。
二、中国伦理发展演变
在中国传统伦理中,十分重视以及强调对于民众的尊重和关心,提倡人和人的相互关心以及爱护与帮助,力图构建社会的和谐气氛。孔子将“仁”视为自己伦理道德的核心,他以“仁”同“爱人”相联系,将“爱人”比作“仁”的根本要求。倡导“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仁”“博施济众者,可谓仁矣”。人与人相和的主张,就是将自我在情感、欲望、利益与意志的情感相协调,设身处地地去为别人考虑,增进理解,达到彼此相互体贴和照顾,给他人以便利,特别是对那些困难者加以帮助和救济。墨子在《兼爱》中提出“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他根据人和人之间朴素尊重的功利原则,指出了“兼相爱,交相利”的道德伦理原则。墨子认为,彼此间的矛盾、纠纷,都是由“亏人而自利”的利己思想所引起的,即“不相愛”,因此我们应当“爱人若爱其身”,而爱人和被人爱是相互联系的。这种人际相爱不仅表现在心理的关爱和同情上,同时也表现在实际的生活中,使人切实得到利益。“兼和爱”而“交相利”,墨家不仅冲破了儒家的“爱有等差”的等级观念,也倡行了兼爱到利的普遍性,力争使之“广施周遍”“广达四海”。
中国的文化底蕴使中国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显得要开放、健全和坚强,在域外文化的冲击所带来的恐慌和困惑后,我们逐渐能够理性地面对、选择与批判,最终开始了理性下的自我建构。伦理学的引进、批判,不断走向比较、选择和创造性的建设,所呈献给社会的不仅只是西学译介或西学导引,也开始有日见增长和丰富的原创性理论成果,在伦理学原理至应用伦理学的发展下,从纯粹的理论伦理学,到伦理学与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社会科学的交叉繁衍。当代中国应用伦理学研究开始日益繁荣,其根本的动力正是当代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直接推动。因此,要把这视为当代中国伦理学所面临的实践挑战,理性地正视域外文化价值观念的冲击和社会转型变革的现实。现如今社会需要正确看待历史和文化传统,在新的时代接续并连续书写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谱系,在中西古今的四维张力之间寻求恰当的平衡。社会出现的许多伦理学理论成果和道德文化建设成就,正是中国伦理理论的姿态发生重大转变的真实见证。
三、西方伦理道德异同
相对于西方这种强调个人价值的国家,中国人的伦理道德构建是比较强大的。西方人更具有独立性和制度化管理方面的优势,西方哲学家运用生物界自然的选择和生存的竞争等规律解释了社会所存在的各类理论现象。在19世纪末,英国的斯宾塞将人口理论和生物进化理论相糅合,选择适合人类社会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的规律,认为在西方社会中所存在的不平等与阶级划分都源于个人天赋不同而并非社会环境的差异。剥削者仍然是“强者”“适应能力最高者”,被剥削者是“弱者”“劣者”,弱肉强食、适者生存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甚至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朗格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者的出路不是与资产者做斗争,而是限制生育。现代社会达尔文主义者认为在科学技术进步的条件下,自然选择的作用减弱了,使那些“不及格的人”也能生存下来。在这样的基础下,哲学家们开始持续地对道德问题提出深入思考。第一个对道德这一观念进行思考的就是亚里士多德,他系统地思考道德问题,在此之前,虽然柏拉图也阐述过,但是亚里士多德写作了《伦理学》一书,并被认为是具有典范性的古希腊伦理学。在书中,德性和理性是亚里士多德着重强调的,德性在他看来是理性活动所产生的。根据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德性需要经过实践而获得。但是发展到现代社会,这种道德观念受到了巨大挑战,后来的哲学家们强调除了社会对个人道德的影响之外,他们通常还认为道德与个人之间具有的联系,比道德与社会之间的联系紧密得多。
但是,无论是在中国还是西方,个人的修养都是道德建设的基础,孔子将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提升到“有德”的境界,在《大学》中提出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将其作为规范。在西方,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中指出“人生来自由,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中”,也是对道德规范的概述。
总之,伦理的本质就是“秩序”,它是维持社会关系和人际交往的道德观念。社会有伦理道德的维系,才可以井然有序地发展。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伦理观念,才能够长幼有序,相互之间尊重、理解、包容、和谐相处。国与国之间能建立良好有序的法杖,不单单是因为利益的趋使,同时也是彼此之间渴望和平友好的表现,国际间能有“地球村”的理念,人人都能做个“地球人”,才能体现出真正的和善。如果世界上人人都能有此思想理念,则世界和平也是指日可待。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面对问题所能达成的价值共识是现实社会我们共同的伦理追求。
参考文献:
[1] 论语[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3.
[2] 卢梭.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3] 罗国杰.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4] 达尔文.物种起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
责任编辑:孙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