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2018-11-26陈力
陈力
【摘要】在事业单位应用现状的研究中,对于财务管理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考虑我国国情的情况下,通过学习先进的管理模式优化管理理念,引进优秀的管理模式,从而变通财务管理模式,使之与中国事业单位的性质相适应,使公益单位经营绩效得到提升,提高了资金利用效率,对国家,个人以及单位本身都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财务管理 事业单位 问题 对策
事业单位是国家所属的机构,不同于其它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有以下特点:首先,最大程度的追求利润并不是事业单位衡量效益的唯一指标,财务管理最主要的目的是发挥为社会服务的作用同时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其次,事业单位由政府扶持,一般不会有单位转让和破产清算等问题。不存在像企业的一些融资,收益分配等经济行为。最后,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比较稳定,与企业相比不同的是,其会计要素的计量是以净资产作为标准,经济利益的分配不按照财政部门以及其它机构提供者提供的资金比例进行分配。
1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1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问题
(1)预算工作不够严谨。第一,事业单位的上层领导不够重视预算编制工作,使其脱离实际工作人员而仅在财务部门预算编制,主要内容有人员经费、日常经费、专项项目经费等。第二,对许多事业单位来说,为了争取更多的资金和获取下一年度财政经费,从而申请报批预算,但其实对预算编制的了解十分浅显。很多事业单位为下一年业务更方便开展,应对上级部门的批复事项,把需求数量提高了一定比例,这也就失去了预算编制的作用。第三,预算编制手段不够严谨。我国事业单位在预算编制时并未对以往执行预算的结果做出评价,仍使用传统的增量计算的方法,造成了很大的浪费却并没有消除之前不合理的支出,往往只对本年增长部分进行核算。
(2)会计控制内部体系不健全。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事业单位的内部外部都会受到相应的规范与控制。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有利于保证单位会计内部工作的有序进行,其主要方法有:会计系统控制、预算控制、财产保全控制,授权批准制度以及内部控制等等。内部会计控制主要对货币资金、成本费用、采购付款和筹资融资等一系列经济活动进行控制。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对于加强会计监督,提高管理效率和会计信息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但它有其局限性,由于事业单位的经费由国家财政拨款,导致其应报送经费支出,无法在市场中发挥作用,只能在政府部门中产生影响。事业单位自身的局限使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够完善.
1.2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问题及现状分析
(1)事业单位管理体质改革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权责划分不明确,因为很多事业单位领导是政府部门委派的,由上级直接管理和控制,而上级部门承担了大量的经济建设工作,忽视了事业单位的发展,所以事业单位不会主动找领导汇报工作,除非资金短缺。另一方面,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缺乏管理能力,技术人员居多,他们能独立完成工作,善于思考。因此身为领导者,如果没有一定的管理能力会使一些内部部门,像财务部门等的管理混乱,大大降低工作效率。此外,工作人员缺乏严谨认真的态度也是事业单位管理体质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在事业单位中,部门与部门之间各司其职,交流较少,就算在同一部门,工作内容也不尽相同,导致工作联系配合较少。事业单位中有许多人员没有切实履行职责和义务。
(2>财务控制体系不健全。事业单位的相关决策和制度的实施需要工作人员的执行,但是一部分财务管理人员由于工作环境舒适,工作岗位竞争不够激烈,使得其专业知识的更新速度较慢,理论知识应用性不高,缺乏科学的财务管理意识和理念;一些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缺乏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和好奇精神,对新鲜的知识缺乏兴趣。其次,由于行政事业单位有国家优惠政策和一部分财政补贴资金做支持,导致财务管理工作的合理性和效率性被忽视,单位内部也没有独立的财务管理和核算体系,财务账务处理工作随意性较强,信息系统性不高,从而无法保证财务信息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财务信息对风险的反映和预测作用,不利于保障财务安全。
2 改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措施
2.1 实施体系化的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贯穿于单位各相关部门,单靠财务部门是不切实际的,需要调动起各部门的力量,建立起体系化的预算管理组织。首先,在开展单位预算编制工作前应建立由委员会主任,副主任以及各职能部门、财务部门组成的预算管理委员会,相关成员由不同机构的负责人担任,明确分工相互协调,真正发挥体系化预算管理的作用。其次,在预算编制支出中,预算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预算指标要定位准确,如果指标过高或过低,会对各部门工作的积极性或业务进展情况产生影响。最后,事业单位要重视预算的执行和监督作用,建立有效的考核评价制度,确保单位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2 建立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第一,事业单位应按照内部控制的要求,在单位主要负责人的领导下,建立适合本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切实加强单位相关领导在内部控制制度方面的培训力度。第二,加强内部权利制衡原则,保证不相容岗位分离,完善关键岗位的控制机制,防止岗位职业不清,设权界限混亂。第三,建立内控报告制度,积极推进内部控制信息公开,使财务人员做到物账和钱账的相互分离,权责明确,逐步建立规范有序的内部信息公开制度。第四,建立健全由财政和审计部门参与的协调机制,发挥在内控体系中的监督作用,审计部门应重点关注单位项目,领域资金的使用情况。
结束语:总而言之,经过改革,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有所提高,但与企业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自身原因是由于一些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监督机制不完善,制度与实际情况不完全适应等问题,亦有体质方面的问题。因此,为了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质改革逐渐完善,要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风险进行防范,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清除隐患。事业单位在逐渐企业化中应如何适应经济发展的客观环境,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是需要事业单位各方面力量共同努力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刘永泽,唐大鹏.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几个问题[J].会计研究,2016(1):21.
[2]赵爱玲,潘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实证研究——以甘肃省为例[J].甘肃社会科学,2015(2):13.
[3]朱国鑫.企业财务管理机制的构建和完善[J].商业经济,2016(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