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语文教学之我见

2018-11-26汪国清

课外语文·下 2018年9期
关键词:生活实践自主阅读语文素养

汪国清

【摘要】中学语文新课程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任课老师要用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通过做好课堂设计和方法创新,充分发挥教学主体学生的学习兴趣、自读能力和思维。本文分享以课本为基础拓展知识面、在生活实践中巩固学习内容、多角度理解课文培养思维和自主阅读辅助课文学习等方式,主要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让教学新颖具有活力,以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中学;语文;生活实践;自主阅读;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中学基础课程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开展探究的学习方式,使课程开放而有活力,以此达到综合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注重学生的能力和发展的目的。如何使语文教学不枯燥,充满新意,充满活力,避免教学枯燥无味学生学习乏力。作者在教学中做了一些有益于教学的尝试,分享如下。

一、以课本为基础,拓展知识面

语文由语言和文字组成,汉字的学习离不开汉语拼音。从汉语拼音的学习自然能拓展到了解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拼音方案的主要制订者,他主持制订了《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在语文教学中,许多课本上的知识都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学习古诗词更是如此,了解每词每句的意义,还有作者在写诗时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以此可以揣测诗人当时的处境和心情,喜乐忧患都影响文字表达。一个诗人在穷极潦倒的时候,是很难体会到愉快的意境,由此写出的诗也就是忧伤的,就是《孟子》中所述的“知人论世”。我们在诗词教学中学习每一个词语、句子、文章、诗词,都在作者生活、历史背景、政治背景、诗人修身养性等方面下功夫深挖课外知识,为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也能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

二、回归生活实践,巩固基础

语言是为生活服务的,生活又是知识的海洋。生活中随处都是语文教学的启发点,从生活实践中学习,不仅内容扎实而且会体验丰富。

在《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课堂上,给学生做实验,拿一个石头和一个铁球,甚至一本书和一个黑板刷,在同样的高度释放,让同学们更好地去体验,对文章的了解也会更深一层。

学生亲自实践中,结合《让我们荡起双桨》这篇课文,先让学生听歌,学唱。出游时去划船,体验那如诗如画的意境。唱出优美的旋律加上触手可及的画面,课文就不是黑白文字了,还有益加深理解、陶冶情操、激发爱好,培养感情。所以,學生亲自体验和课本相似场景、事件,除了巩固学习内容,还培养了兴趣。

三、多角度看问题,培养思维

宋朝大诗人苏轼咏庐山写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本身形象地说明了从不同角度看同一个事物,将会有不同的发现。在语文教学中,有时同一篇文章会有几条线索,几个主旨,那么引领同学们从各个角度来思考、探究,这样,对文章层次的把握也会加深。岳永利先生的《唯一的听众》就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我”的心理、行动的变化;一条是老妇人的心理和语言变化。从不同的线索即不同角度来探讨文章的主旨,这样将可以更深层地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

《将心比心》一文中,小孩、母亲、护士,三个不同领域的人,他们的心境,待人处事都会不同。在学习时,分别站在三个人的立场上来看待新护士扎针屡屡失误这个问题,考虑到后,就不会有极端的想法,而是极为理性地思考。

带领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不仅能让他们极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还能体会立场不同而产生的差距,更能让他们明白在生活中更要站在他人角度看问题,避免一意孤行。由此,探究问题中启动思维既不会感到枯燥,还能教会换位思维和理性行为。

四、鼓励学生自主,触发能动性

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一次讲演中,一登台,便从挎包里抓出一只大公鸡并掏出一把米,按着大公鸡的头让它吃,但是大公鸡偏偏不吃;再掰开大公鸡的嘴喂它吃,它还是挣扎着不肯吃;直到陶行知先生放开大公鸡,并退后了几步后,大公鸡这才吃起来。这一事例告诉我们,教育就跟喂鸡一样,要让学生自主学习,扩展知识,充分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而不是一味灌输知识,不然会适得其反,使他拒绝学习。

鼓励学生自主阅读不同书籍,提高阅读素质。培养了个人专注力和思考力,避免了课上阅读的被动和模式化。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体验场景、主动理解,增加思考,享受新知识和乐趣。我们在教学中尝试列出了二十本课外书籍,提出每一本的章节和语文对应的课文,在教学课之前让学生自己阅读,课程中做简短的读后分享,发现能取得较好学习效果,让学生能找到自己所喜爱的好书好章节,增加词汇量,学会优美词句,还延伸了课本里缺乏的学习内容。

语言是我们表达思维情感的载体。语文学习决定交际和工作能力,除了上述延伸知识,生活中拓展,换角度思考以及自主阅读以外,还需要通过体会心得交流以提高,希望抛砖引玉,共同提高。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生活实践自主阅读语文素养
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给学生带得走的智慧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重视生活实践的 “五个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