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向艺术殿堂的语文课堂

2018-11-26朱宝羡

课外语文·下 2018年9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

朱宝羡

【摘要】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艺术课程,是极具智慧的学科。艺术,使语文教学变得“有趣”了、“美”了、“活”了,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语文教学中,应该让艺术走进课堂,让语文教学中多一点艺术飞扬的时刻,情感也随之跳动。

【关键词】艺术殿堂;语文;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艺术课程,是极具智慧的学科。它融入了音乐的艺术,陶冶了人的情操,荡涤着心灵;它融入了绘画的艺术,把精美的画面描写得栩栩如生;它融入了表演的艺术,把人物的 性格特点刻画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艺术,使语文教学变得“有趣”了、“美”了、“活”了,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语文教学中,应该让艺术走进课堂,让语文教学中多一点艺术飞扬的时刻,情感也随之跳动。那我们的教学必定会达到一种意想不到的境界。

一、以音乐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音乐这门艺术,能陶冶人的情操,把人带入美的意境之中。如果在语文教学中用音乐导入新课的学习,能很好地拨动起学生心灵的情弦,把学生导入课文的特定情境中,进而能够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月光曲》一课时,一走进课堂,我先给学生放了《月光曲》高潮部分的旋律,学生们个个听得全神贯注,正在学生们听得入神时,音乐戛然而止。然后教师提问:大家觉得这段曲子美不美?你能听出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你想知道曲名吗?你想了解这首曲子的作者及当时的创作意境吗?(相机出示课题)这一系列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掀起了学习的高潮,同学们不由自主地就打开书本自读课文。这样的导入,既符合情感转移原理,也符合情境式开讲法。不仅如此,我们在教学的任意一个环节都可以适时运用音乐创设情境。例如,在教学《月光曲》的第2课时,还可以让学生再听音乐,在文中找出反映曲子中心内容的部分,这样边听音乐,边画内容,使学生在美妙的乐声中完成教学任务,然后相机指导配乐朗读,学生入境地朗读,教学效果颇佳。这样,课堂效果收之甚好。适当地在课堂教学中插播音乐,可以烘托背景,渲染气氛,使学生产生共鸣,将整个教学推向高潮。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以音乐创设情景,结合课文文字信息以情感为切入口,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情感真正走进他们的心灵。

二、以绘画再现情境,加深理解

以绘画再现情境,是对学生对所学内容理解程度的检查,通过情境再现,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例如《林海》一课既描写秦岭惊险之美,又描写了大兴安岭连绵起伏之美。为了让学生区别二者的不同特点,在学生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用简笔画画出秦岭的特点和大兴安岭的特点。学生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都能形象地用简笔画展现出来,教学效果令人惊喜。在教学毛泽东《卜算子·咏梅》一课时,大多数学生对“已是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一句赞颂人的品格不易理解。于是,我用简笔画在黑板上画出这句所描写的情境,通过画面再现,学生直观地看到了百丈冰的悬崖和生长在悬崖边上的梅花,一下子就理解了梅花的处境,继而对这句所赞颂的不畏艰难险阻、凌寒独放的品格就理解了。

执教《詹天佑》一文时,学生对“人”字形线路不甚理解,老师适时地在黑板上画一个简单的图形“我”,点拨画出火车的走向,一个怎么推,一个怎么拉,学生顿时豁然开朗,并加深了对詹天佑杰出才华的理解。

合理运用绘画技巧,在语文目标教学中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以凝练概括的图示形式把文章的重难点、中心意义显示出来,是学生更直观、形象地理解文章内容的一种板书形式。它不但直观形象,使学生如临其境,利于背诵,同时使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艺术美。

三、以表演贯穿课堂,激活乐学情趣

表演是儿童喜闻乐见的一种学习方式,通过小品表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表演是学生再创造的一种形式,学生在表演中入境入情入理,加深了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创造的火花也会不时闪现。于是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表演活动适时贯穿到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草船借箭》中诸葛亮用妙计借箭的过程时,我把学生分为两大组。一组扮演诸葛亮,另一组扮演记者,然后以采访的形式设計问题,教师适时点拨。这样生生互动,学懂了课文;师生互动,深化了课文中心。

在教学《负荆请罪》时,我又给学生布置了表演的训练。让学生自由结合,两人一组表演廉颇负荆请罪的情形,并且通过想象编串出两人的对话:廉颇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两人可能说些什么,课文没有写,请学生想一想他们各会说些什么并写出来,准备交流。学生兴趣盎然,写出了不少生动的“对话”,如:

廉颇:蔺大人,您真是宽宏大量,肚中能撑船,我廉颇是粗鲁之人,以前的言行有辱大人,我竟不顾国家生死存亡和您闹不和,真是罪过。

蔺相如:将军能知错改正,不是很好吗?有何罪过?

通过有声有色的表演,学生对人物的特点和品质就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新大纲指出:教师要发挥创造性,针对教材的实际和学生的年龄特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拓展语文学习的渠道。《将相和》教学打破了“教师讲问—学生听答”的常规教法,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调动了学生参与语文实际活动的积极性。

回顾这一课的教学,我感觉教得还算轻松,学生学得也较愉快,课堂教学效果也大为改善,既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又扩大了课堂参与度,课堂学习研讨氛围浓烈。追其原因,是把新的教学理念融入课堂,把课堂这个主阵地交给了学生。

在教学古诗《赠汪伦》时,在充分理解古诗意境后,我深情地说:“同学们,汪伦不仅写信邀请李白来村中做客,接着又用美酒盛情款待李白,李白要走了,汪伦又带领村民踏歌相送。所有这一切,怎么不使李白深受感动呢?那么大家能将这种感人的送别场面表演出来吗?”学生马上兴趣盎然。大家集智集慧,完善丰满诗中人物形象。

三位同学上场,分别担任李白、汪伦、船夫,各自还带着道具:官帽、胡须。可惜官帽制作得太小,无法用上,“李白”带上胡须,一上场有些滑稽。

※李白提官服跨上船,就挥手对船夫说:“开船。”(好一派官样)船夫应答。

※李白边捋胡须边欣赏桃花村的美景。(很陶醉样)

※远处传来一阵踏歌声。(是“汪伦”自编的,似乎没有什么旋律)

※李白很是惊讶,心想:难道汪老弟来送行了?忙吩咐船夫停船。

※远处汪伦一边挥手一边唱歌:“一朝送别……”(多么感人的场面)

※汪伦赶到岸边,就忙拱手作揖,说:“李白兄,我来为你送行了,望你一路顺风,一路保重,保重。”(汪伦甚为恳切)

※李白感激之余,也忙以礼相送:“汪老弟,你不但以美酒盛情款待我,还赶来送我,在下实在是感激不尽!真是‘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啊!”(李白感慨万千)

※最后汪伦与李白挥手道别,只见船渐渐远去的影子,伴随着“一路保重”声在耳边回荡。朋友离别是伤感的,而汪伦却踏歌送行,这种独特的送别方式,使人深切地感受到汪伦与李白的深情厚谊。

黑格尔说:“最杰出的本领就是想象。”可见,想象不仅能唤醒和引发丰富多彩的形象,更重要的是将所学内容融会与整合。

实践证明,艺术的教学方式,可促使孩子们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可使孩子们学得既主动又快乐。所以,我们教师要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艺术因素,巧妙地引导学生去欣赏,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具魅力,充满活力,真正呈现语文素养的培养。

作为新世纪的园丁、课改的执行者,我们除了传道授业解惑,更应是科技花园的设计者和开发者。我们有义务让学生在艺术的陶冶下寻找知识的甜美,探索科技的奥秘,还学生一片美丽的想象空间,让语文课堂成为艺术的殿堂。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美在课堂花开
嘻游课堂
嘻游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