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恶性肿瘤绿色就诊通道的临床价值*
2018-11-26周洁宏周洁马步云何玉霜
周洁宏 周洁 马步云 何玉霜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超声科,四川 成都 610041)
近年来,全球甲状腺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这可能与人们对健康重视程度以及检查手段的提高有一定关系。超声是甲状腺疾病诊断的主要影像学方法,许多医院的甲状腺超声检查量增长迅速,也存在亚专业超声医生缺乏和检查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同时甲状腺新技术,例如弹性成像(EUS)、超声造影(CEUS)和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FNAB)等,虽然能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但是费用和侵入性操作等问题,不能成为常规检查手段。如何将这些新技术合理的、规范的应用到临床,给患者提供高效、准确和快捷的就诊体验,是超声工作人员有待解决的难题。我科从2016年1月~12月开展甲状腺恶性肿瘤绿色就诊通道,即将超声筛查甲状腺结节TI-RADS分级[1-2]为3B级及以上的患者,进行甲状腺超声专科检查及FNAB。期望通过甲状腺恶性肿瘤绿色通道的建立,改进甲状腺疾病的就诊流程,减少不必要穿刺,提高恶性肿瘤的检出,增加患者的就诊满意度,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6年1月~12月,对我院10787例门诊患者进行甲状腺超声筛查,将筛查出TI-RADS分级为3B级及其以上的509例患者纳入绿色就诊通道,通过专科评估对甲状腺结节进行二次超声分级,对3B级及其以上的501例患者进行FNAB。其中男性99例,女性402例,年龄17~78岁,平均(42±7.8)岁。选取同期进行FNAB的50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非绿色就诊通道),其中男性102例,女性405例,年龄13~78岁,平均(42±7.0)岁。
1.2 仪器与方法 常规和CEUS仪器采用Philips IU22,探头频率为10 MHz和7.5 MHz,EUS仪器采用HITACHI Hi VISION Preirus,探头频率为5~13 MHz。对纳入绿色就诊通道的患者进行专科评估,包括常规超声、EUS和CEUS等,评估甲状腺结节的大小、位置、与被膜的关系、硬度、增强模式以及淋巴结有无转移等。甲状腺结节的穿刺,选用10ml注射器针筒(BD公司)及配套的21G针头,在超声引导下对甲状腺结节进行抽吸,抽吸样本立即进行涂片,剩余样本制作液基或细胞块。
1.3 病理检查诊断 采用Bethesda[3]细胞病理报告系统(TBSRTC)进行细胞学诊断,其结果分为Ⅰ~Ⅵ类,分别为标本不能诊断(nondiagnostic)、良性病变(benign)、意义不明确的细胞不典型病变/滤泡性病变(follicular lesion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滤泡性肿瘤/可疑滤泡性肿瘤(follicular neoplasiam)、可疑恶性肿瘤(suspicious for malignancy)和恶性肿瘤(malignant)。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变量资料采用Fisher-Exact分析处理。两组数据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组数据比较,P<0.012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FNAB的等待时间 501例绿色通道患者接受FNAB的平均时间约为3d,507例非绿色通道患者接受FNAB的平均时间约为35d。
2.2 TBSRTC结果及诊断效能 10787甲状腺超声筛查患者中,筛查出509例TI-RADS分级为3B级及其以上的有恶性肿瘤风险的患者,占总数的4.7%。509例患者经过专科评估后,8例患者二次TI-RADS分级降为3B级以下,选择随访观察,其余501例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FNAB,见表1、2。
表1 绿色就诊通道和非绿色就诊通道的TBSRTC结果 [n(×10-2)] Table 1 The different TBSRTC result of greenway and non-greenway
表2绿色就诊通道和非绿色就诊通道TBSRTC的诊断效能[n(×10-2)]
Table2ThedifferentTBSRTCdiagnosticefficiencyofgreenwayandnon-greenway
项目绿色通道(n=501)非绿色通道(n=507)PTBSRTC*<0.01 无效诊断11(2.1)81(15.9) 有效诊断490(97.9)426(84.1)TBSRTC#<0.01 不能诊断77(15.4)184(36.3) 良性诊断25(5.0)96(18.9) 恶性诊断360(79.6)227(44.8)
3 讨论
近年来,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其中以甲状腺结节最为常见。甲状腺结节中,多数为结节性甲状腺肿、腺瘤样结节和腺瘤等良性结节,恶性结节的比例约为5%[4-5]。鉴别结节的良恶性是甲状腺疾病临床诊治的一个重要环节,筛查出恶性结节的同时,也可以减少良性结节的穿刺和手术。超声是甲状腺疾病诊断的主要影像学检查,也是诸多指南所推荐的甲状腺术前评估方法,尽管存在是否需要进行早期诊断的争议,但是早期发现和诊断甲状腺恶性肿瘤,可以为后续的临床决策提供影像学依据[6]。
为了优化甲状腺恶性肿瘤的就诊流程,我科在相关科室的支持下,积极探索和建立甲状腺恶性肿瘤绿色就诊通道。首先在预约超声检查时,将甲状腺检查患者预约至专科筛查室,负责筛查工作的技师经过甲状腺超声培训且工作时间为3年以上,同时有甲状腺专业组医师进行实时会诊,以负责超声筛查质量,利用有限的优质资源进行高质量的超声筛查。超声技师的培养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在亚专业医师的指导下,完成超声检查、存储图像和初步报告。超声筛查后,将TI-RADS分级为3B级以下的患者纳入随访,以减少不必要的穿刺活检,同时对3B级及以上的患者进行专科检查。专科检查时,在常规超声的基础上,结合UES和CEUS进行二次分级诊断,对3B级及其以上的结节进行超声引导下的FNAB。
随着公众对甲状腺疾病知识的了解,各级医院都面临着大量的甲状腺超声筛查工作,也存在甲状腺疾病诊治规范化的问题。传统甲状腺恶性肿瘤的诊断流程,是通过临床医生→影像及实验室检查→临床医生→穿刺活检→外科医生→手术,该流程存在预约和等待时间长、穿刺活检恶性率低和高危恶性肿瘤患者延误治疗时间等弊端。超声引导下的FNAB,具有安全性好、准确性高和节约时间等优点,是术前诊断甲状腺结节最有效的方法[7-8],因而甲状腺穿刺数量在不断增长。尽管如此,仍有1.8%~23.6%的标本不能诊断[9]。同时减少良性病变的穿刺,也是需要改进的问题。Choi[10]的研究认为,穿刺超声诊断良性的甲状腺结节比倾向恶性的结节更容易穿刺无效。究其原因可能是,良性结节的质地相对更软,分泌胶质和出血的情况相对多见,刺时不易取到数量和质量满意的甲状腺滤泡细胞。本研究中,绿色就诊通道患者细胞病理的良性率和无效率分别为5.0%和2.1%,远低于非绿色就诊通道患者的18.9%和15.9%。数据显示,经过超声筛查及专科评估后,可以降低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活检率和无效穿刺。
由于传统甲状腺恶性肿瘤诊断流程存在诸多弊端,甲状腺结节穿刺的预约时间较长,导致患者的满意度较低。甲状腺恶性肿瘤绿色就诊通道,可以减少患者在临床医生与超声科的往返,减少了穿刺活检的等待时间。本研究中,绿色就诊通道的穿刺前准备,包括开单、查血和预约等,都是由超声医生和护士负责安排,大大缩短了患者的等待时间。我们从10787例患者中筛查出509例有恶性肿瘤风险患者,筛出率为4.7%,通过第一次的筛查使95.3%的患者进行分流,超声筛查后诊断为良性结节的患者,定期随访是通常的处理措施。伴有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患者,建议到内分泌科就诊和药物治疗。绿色就诊通道还可以减少临床医生的工作量,使他们有更多的精力去为术前和术后患者提供专业的治疗。在超声科内部,技师、辅助人员、护士和医生的配合,也是绿色通道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可以安全和高质量地完成工作。
4 结论
甲状腺恶性肿瘤绿色就诊通道为患者节约了就诊时间,优化了繁琐的就诊流程,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就诊体验,降低了穿刺的无效率、不能诊断率和良性率,提高了穿刺的恶性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