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农村小学体育课发展的原因
2018-11-26陶代国
陶代国
(安徽省明光市苏巷中心小学,安徽 滁州 239471)
安徽省明光市苏巷中心小学地处安徽东部,是一个经济等各发方面发展较为落后的农村地区。目前社会各界虽然对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升,但是苏巷中心小学“重智力、轻体育”的教学思想仍旧存在,体育教师队伍的整体配置满足不了体育教学的现实需求,加上体育教育经费的投入缺乏持续性和稳定性,目前存在一定的资金缺口,这就使得学校的体育教育很难得到有效的开展。基于明光市苏巷中心小学的体育教育实际,学校以及体育教师必须提高对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拓宽教育资金的来源渠道,加快体育专职教师队伍的建设,优化体育教学方案,让学生可以拥有一个更加优越的体育学习环境,在体育学习中收获知识、技能、快乐与发展。
1 农村小学体育课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
1.1 学校、社会、家长思想观念没有彻底得到改变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社会和学生家长已经开始意识到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学校在体育教育上的投入也有所增加,但是相比于语、数、外课程的教学来说,体育课始终处于教育从属地位,很多人带着有色眼镜看待体育教师的教学成果,有些人甚至认为小学体育课就是老师领着学生 “玩一玩”,没有对体育课的教学价值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全面的认识。同时,有的家长认为只有“学好数、理、化,才能走遍天下都不怕”,认为学好体育没有出路,不如有时间多学习文化知识。此外,在农村地区,体育教师在学校评先、评优、职称评定等方面得不到公平对待,这也体现了体育教育观念上的缺陷和落后。
1.2 专职教师严重短缺
农村地区的小学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对体育教师的队伍建设是相对弱化的,尤其是体育专职教师的引进和教师相对忽视,很多班级的体育课都是由兼职教师进行代课的,这样就很难保证体育课教学的规范性、标准性和严谨性,很难实现对学生体育素质和潜能的有效激发、培育、发展。以安徽省明光市苏巷中心小学为例,目前学校有18个班级(1~6年各3个平行班),只有1位科班出身的体育教师,另外4位体育教师是由语文、数学和英语教师兼职担任的。这一方面可以看出农村地区小学对体育教学的忽视,当地学校虽然有了素质教育的理念,但是仍在探素完善阶段,对智力教育的重视程度显然更高;另一方面,兼职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时,不仅难以保证体育教学的专业性,也容易出现教师占课、应付等教学现象,最终不利于小学体育课教学计划的有效执行和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1.3 学校对体育教学投入严重不足
相比于其他学科的教学投入,农村地区小学体育课的教学投入是比较少的,这就影响了学校体育教学资源的投入。明光市苏巷中心小学每生每学年义务教育经费是625元,按要求要切块使用,除去学校其他正常教学开支,投入体育教学这块的是少之又少。同时,由于学校地处落后地区,学校无校办产业、无企业赞助、无知名人士捐赠,这就使得体育教学投入远远落后于体育课教学的现实需要。如学习的体育课教学场地不达标,是水泥地坪;后勤保障跟不上,学生体育课或比赛的服装很多时候需要学生自己购买,学校发放的往往也需要回收再利用。此外,由于学校体育教学上的投入相对较少,体育教师的工资水平相对较低,体育教师的早晚及双休日训练没有一点补助等,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校体育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主动性。
1.4 参赛生源质量下降,可选用范围越来越窄
基于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投入和现状,目前在农村小学优秀的体育人才越来越少见,可供参赛的生源选择越来越少,高质量的体育特长生越来越少见,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体育教育的成效。同时,城镇化快速推进,农村孩子现在进城(县城)读书的不断增多;随父母外出就学的也不在少数;还有的父母在挣钱较多的情况下,专门安排孩子进入私立学校读书。此外,现在年轻人生育观得到改变,人口出生率大大降低,所以更倾向于送子女到条件好的学校读书,这就使得农村小学的体育教学面临许多的困境。近年来,明光市苏巷中心小学参赛生源质量下降,可选用范围越来越窄,致使学校体育教育工作难出成绩,得不到家长和学校的认可,反过来又会影响体育课的教学投入。
2 农村小学体育课教学发展的有效促进策略
2.1 转变传统落后的体育教学观念
农村小学体育课教学现状的改善,需要学校、社会和价值在整体上转变传统落后的体育教学观念,对体育课教学给予更好的重视,能够充分认识到体育课在提高学生运动技能、改善学生身心素质的价值,肯定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同时,要提高体育教师的地位和经济待遇,提高体育教师的工作热情,这样才能不断减少农村小学体育课教学的限制因素,突破体育课教学困境,营造出更好的体育课教学氛围。
2.2 加快体育专职教师队伍的建设步伐
农村小学体育课教学现状的改善,教育主管部门必须充分发挥协调与引导职能,加快体育专职教师队伍的建设步伐。上级主管部门一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有计划地补充专职体育教师;二要经常组织现有体育教师参加培训及交流;三要向政府部门反映采取“人才资源共享”等政策,这样有助于农村小学体育教师队伍结构的持续优化,持续改善体育教师队伍的体育教学专项素质,为农村小学体育教学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2.3 增加学校体育教育的经费投入
持续而稳定的经费投入是农村小学体育课教学的物质基础。针对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经费投入少、来源渠道单一的现状,一方面上级主管部门需要逐渐增加体育教育的经费投入,对农村小学的体育教学基础设施进行改善,优化小学体育教学环境;另一方面需要学校拓宽体育教育的经费来源,如广泛发动在职教职工的人脉关系,加强与当地和周边企事业单位之间的联系,尝试建立体育教育专项基金,鼓励社会体育捐助等。
2.4 充分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潜能,提升参赛生源质量
每个学生在体育运动上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体育教师在体育课教学中,要善于发现一些好苗子,在因材施教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充分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和潜能,对学生的体育专项素质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和发展,优先培养一批优秀的参赛生源,提升小学体育教育的成效,让更多的人看到农村小学体育教学成绩,这样有助于促进校际体育课教学经验的交流,赢得更多的体育教学支持。
3 结 语
农村地区的小学体育课教学,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学校只有因地制宜、加强教育经费的持续投入、加快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优化小学体育教学的整体环境,才能更好地激发小学生的体育学习热情和课外锻炼习惯,促进学生体育个性化素质的发展,在整体上改善学生身心素质的同时,培养和发掘更多的体育人才,提升农村地区小学体育课的教学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