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比赛教学法在篮球教学中的实证研究——以运城学院为例*

2018-11-26

体育科技 2018年6期
关键词:运城实验组篮球

张 轩



比赛教学法在篮球教学中的实证研究——以运城学院为例*

张 轩

(运城学院体育系,山西 运城 044000)

随机选择运城学院公共体育大学生二年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统计分析法及调查问卷法,重点分析运城学院公共体育大学生采用“比赛教学法”后篮球课程的教学质量。结果发现,采用“比赛教学法”后学生对篮球课程的上课积极性显著改善,学生主动参与课程,对篮球基础技能的掌握程度显著优于传统教学方式。

比赛教学法;运城学院;公共体育大学生;篮球

运城学院公共体育大学生体育教学课程是日常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主要通过体育教师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通过体育课程达到身心锻炼的教学形式,学生学习效果可以通过学生课堂教学活动和课外体育活动表现。篮球运动作为一项团队运动具有很高的社会普及性,而且可以锻炼学生的多种身体素质,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学校加大对篮球运动的重视有很大的社会必要性和很强的实用性。

在运城学院篮球教学中,学校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为目标,为了改变学生身体素质偏低的现状,学校可以按照课程需求积极改善授课模式,探索一种既能传授学生们篮球基础技能,又能让学生们爱上篮球课的教学模式。从目前的教学状况来看,尽管许多教育专家、学者都在如何教学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与探索,而且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在篮球课的教学方面,仍然未完全打开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生搬硬套地按照学校的教学方式,主要是老师教学生练,或是老师只做简单的讲解,学生参与锻炼的时间极少,学生对老师讲多练少的上课形式早已没有新颖性,学生也是消极地对待课堂教学,使教学效果达不到预计的教学目标。虽然很多体育教师在专业方面掌握比较熟练,但是缺少对专业技术的熟练运用的能力,使得自己的专业知识不能运用到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实际并不能发挥多少作用。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运城学院公共体育大学生篮球教学中运用“比赛法”进行教学实验研究,为探索运城学院公共体育大学生篮球的教学改革提供必要的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运城学院公共体育大学生181人,其中男94人,女87人。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图书馆等方法查找相关书籍、期刊、学术报告、学术会议等资料,作为参考。

1.2.2 问卷调查法

共发放问卷190份,有效问卷181份,有效回收率95%。

1.2.3 实验法

1.2.3.1教学内容设计

通过分组进行教学测试,对运城学院公共体育大学生的181名在校学生进行分组授课。实验前进行基本素质测试,包括速度测试(50米跑步测试)、耐力测试(1500米跑步测试)、弹跳测试(立定跳远测试)、篮球技能水平等。结果显示两组学生的身体素质、篮球技能水平等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

对实验组采用模拟体育竞赛的教学法进行指导授课,将竞赛的氛围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对照组运用普通教学手段进行授课,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设计合理的比赛内容,对学生进行一个课时的游戏比赛,教师根据学生的比赛情况,实时调整教学内容。

篮球成绩由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30%,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主要由上课出勤率、上课的注意力、训练的积极性等综合表现打分。

1.2.4 统计分析法

采用Excel统计软件,对收集的相关量化数据和信息进行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实验前后两组学生学习兴趣水平比较

表1 实验前两个班对篮球课感兴趣情况

内容人数很感兴趣感兴趣无所谓不感兴趣 实验组百分比对照组百分比85%96%1214.12%1313.54%2832.94%3531.11%41 48.24%40 41.67%4 4.71%8 8.33%

从表1可以看出两组学生在测试前对篮球课的喜好并无多大差别。

表2 实验后两个组对篮球课感兴趣情况

内容人数很感兴趣感兴趣无所谓不感兴趣 实验组百分比对照组百分比85%96%3136.47%1212.5%3945.88%3334.38%1214.12%4142.71%33.53%1010.42%

通过表2可以看出,在3个月的篮球教学实验后,实验组中对篮球感兴趣的学生百分比有明显提升,其中对篮球感兴趣和很感兴趣的人数百分比提升到了82.35%,无所谓的下降到了14.12%,不感兴趣的也下降到了3.53%。相比之下,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的对照组中,对篮球感兴趣的学生所占的百分比几乎没有明显变化,其中感兴趣和很感兴趣的是46.88%,无所谓的42.71%,不感兴趣的10.42%。综合上述表格数据可以看出,运用比赛教学法的实验组,不仅学生的篮球兴趣有很大提高,学生的篮球学习热情也有很大的增强,这两方面的增强都有利于篮球教学的顺进行和学生篮球技能的飞速提升。

2.2 实验前后两组学生身体素质水平比较

由表3表4可知,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在50m跑步技能测试中的平均成绩分别为:7.31s、7.35s,测试及格率分别为:45.88%、47.91%;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平均成绩分别为:6.92s、7.36s,测试及格率分别为:83.53%、42.71%。调查数据可知,通过测试,两组同学的体能有所加强,但是对照组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不够突出,实验组同学的体能水平有大幅度提升。

实验前,在1500m跑步技能测试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平均成绩分别为:347.21s、346.89s,测试及格率分别为:38.82%、39.58%;实验后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平均成绩分别为:343.52s、347.13s,测试及格率分别为:63.53%、38.54%。调查数据表明,通过比赛教学法实验组的同学耐力在测试后有大幅度提高。

实验前,在立定跳远技能测试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平均成绩分别为:2.21m、2.22m,测试及格率分别为:23.53%、22.91%;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平均成绩分别为:2.31m、2.19m,测试及格率分别为:49.41%、21.88%。这结果说明实验组学生在实验前后的身体瞬间爆发力素质有显著提高。

表3 实验前两组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比较

内容人数50米及格率1500米及格率立定跳远及格率 实验组857.3145.88%347.2138.82%2.2123.53% 对照组967.3547.91%346.8939.58%2.2222.91%

表4 实验后两组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比较

内容人数50米及格率1500米及格率立定跳远及格率 实验组856.9283.53%343.5263.53%2.3149.41% 对照组967.3642.71%347.1338.54%2.1921.88%

2.3 实验前后两组学生篮球技巧成绩比较

表5 实验前两个班篮球技术成绩考核情况统计

内容人数罚篮及格率运球上篮及格率 实验组8515.3221.18%19.8724.71% 对照组9615.4821.88%19.5223.96%

表6 实验后两个班篮球技术成绩考核情况统计

内容人数罚篮及格率运球上篮及格率 实验组8525.8331.76%36.5336.47% 对照组9615.9122.92%21.2626.04%

由表5、表6可知:在训练前,运用比赛教学法的实验组和运用常规教学法的对照组,在罚球成绩分别为:15.32%、15.48%,运球上篮及格率分别为:21.18%、21.88%;运球上篮成绩分别为:19.87%、19.52%,罚球测试及格率分别为:24.71%、23.96%。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罚球测试成绩分别为:25.83%、15.91%,罚球测试及格率分别为:31.76%、22.92%;运球上篮成绩分别为:36.53%、21.26%,罚球测试及格率分别为:36.47%、26.04%。上述数据结果说明实验组学生在实验前后的罚篮技术和带球上篮有显著改观。

究其原因,实验组学生长期釆用比赛法教学方式,学生逐渐在各个方面适应了各种比赛环境和氛围。篮球技能和球场上球员的心理素质在多次比赛的激烈对抗环境磨练下,都有飞速的提升。相较而言,对照组学生由于参加比赛次数较少,经验不够丰富,篮球技巧的锻炼大多数时间在环境宽松的非比赛进行的,因此提升速度相对于实验组而言,要慢上许多。

2.4 比赛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方法的优势

(1)可以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热情。应用比赛教学方法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热情,在课堂上学生愿意在激烈的比赛氛围中积极参与篮球课程的学习。

(2)学生感兴趣的程度显著增加。体育运动可以吸引大多数青少年不仅因为他们是年少气盛,更是因为体育充满了激情与趣味。新颖的授课方法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比赛授课法可以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去。

(3)课程评判真实反映。比赛教学法教学的效果最终是通过比赛形式呈现,学生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比赛教学法更能引起学生对教学效果的关注,在训练中更加投入,使得教学效果更好,所以比普通的教学方法拥有更好的教学效果。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实验表明,将“比赛教学法”应用在运城学院公共体育大学生篮球课授课,不仅可显著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积极调动了学生们参与课程、参与训练、参与学习的热情,而且还让学生体验了正规的篮球比赛流程,获得了成功的体验,达到了让学生们掌握篮球技能的教学目的。

将“比赛教学法”增加到运城学院市普通篮球教学大纲中,这对提升全市运城学院公共体育大学生生的学习篮球的兴趣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通过科学运用比赛教学授课的方法增强了在校同学对参加运动的热情,增强在校同学主动参加到运动中来,更为重要的是比赛教学法有很好的授课效果,对加强同学的体能水平很有帮助。

3.2 建议

(1)授课老师根据在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在校学生发展的比赛教学方法,根据在校学生自身不同的身体健康状况、不同的体能条件、不同的运动天赋科学合理地制训练方法。

(2)体育教师还要根据学生运动训练效果进行及时反馈,针对学生的健康状况、运动锻炼效果及时修改、调整训练方法。

(3)比赛教学法的授课效果相比常规训练法的效果有明显的提升,关键是要把比赛训练法应用到实际的体育教学中来,运城学院公共体育大学生应该把比赛教学纳入到体育教学的教学大纲,使体育教师能够充分应用比赛教学法指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

[1]武春红.比赛教学法在听障大学生羽毛球教学中运用的实验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7(18):62-64.

[2]曹玲.比赛教学法在少儿趣味田径教学中应用的实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6.

[3]茅菊兰.“比赛教学法”在高校排球选项课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5(2):111-116.

[4]熊辉.比赛教学法在高校篮球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1):79.

[5]杨炜民.“比赛教学法”在高校排球选项课教学中的应用[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35(1):116-118.

[6]刘启震.比赛教学法在高校体育与健康排球选项课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7]原野.“变换比赛教学法”在黑龙江省普通高校羽毛球课外俱乐部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2,30(2):82-85.

[8]王标.比赛教学法在网球普修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2.

[9]郅季炘.比赛教学法在高校网球教学中的实验与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1(1):116-117.

[10]乔诚,薛可.比赛教学法在普通高校篮球选项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3):108-109.

[11]张成龙.比赛教学法在高职院校篮球课中的应用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1,27(1):103-104.

[12]苏利群,钟燕清.比赛教学法在普通高校排球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0(14):155.

[13]张奇.高校网球选项课采用比赛教学法的实验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8(1):83-84.

[14]白微.普通高校篮球教学传统教学法与比赛教学法的实验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7(2):103-104.

[15]叶生爱.“比赛教学法”在普通高校篮球选项课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6(2):86-92.

Empirical Study on Competition Teaching Method in Basketball Teaching ——Taking Yuncheng College as an Example

ZHANG Xuan

(Yuncheng College, Yuncheng 044000, Shanxi, China)

运城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G201819;河东体育文化的综合开发与利用研究HZ-2011010;山西省人文社科河东文化研究中心科研项目:HY-2014004;运城学院河东文化研究课题:XK-2016010。

张轩(1985—),讲师,研究方向:篮球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运城实验组篮球
BRA V600E 抗体的几种手工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比较*
街头篮球文化
运城面粉、运城苹果、运城蔬菜 “三个运城农业品牌”打造运城新名片
山西运城:上半年一产增加值总量全省排名第一
论下肢力量训练对拉丁舞的重要性
运城清廉地图
山西运城:冬日盐湖色彩斑斓
快乐篮球进山乡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