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视阈下排舞课程推广模式创新研究*

2018-11-26刘丽云

体育科技 2018年6期
关键词:受众课程

刘丽云



新媒体视阈下排舞课程推广模式创新研究*

刘丽云

(长沙理工大学体育学院, 湖南 长沙 410114)

以新媒体视阈对排舞课程推广模式进行研究,旨在推动排舞课程在社会的广泛传播,发挥排舞运动在促进全民健身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研究认为:当前我国排舞课程推广存在推广范围狭窄、受众范围较小、推广模式陈旧、传播空间受限等问题,其根源在于传统的排舞课程推广模式,已不能适应新媒体时代和碎片化信息时代塑造下的大众认知心理和接受方式。新媒体视阈下,排舞课程推广应创新模式,打造校际间网络平台,促进排舞课程网络共享;开发客户端应用程序,实现排舞课程APP推广;创建排舞微信公众号,扩大排舞课程传播渠道,突出互联网共享思维下的排舞课程校际传播,增强排舞课程推广的实效性。

新媒体技术;排舞课程;推广模式;网络传播

排舞属于全球化健身运动类别的一个分支,起源于70年代的美国西部,2008年引入我国。排舞具有健身、健心、健脑、健美的积极作用,具有国际标准、统一规范的操作简便性、灵活性及项目种类高雅性的特点。近几年来,国内掀起了学排舞、跳排舞的热潮,排舞已经成为大家追求“科学、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十九大报告指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排舞丰富了健身内容,传递了多元的生活理念,促进人际关系的良好发展。然而,现阶段排舞课程推广仅限于校园和自发性的推广,其受众群体的封闭性与传播渠道的单一性不利于排舞课程在广泛的空间与群体中传播与接受。进入互联网时代,信息化大环境背景下建立起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通讯技术为排舞课程的广泛推广创造条件与可能。因此,有必要在新媒体视阈下创新排舞课程推广模式。以期更好地促进排舞快速有效地广泛传播,有效发挥排舞课程的价值,助力全民健身开展。

1 我国排舞课程推广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1.1 推广范围狭窄,受众范围较小

国内排舞课程主要以培训课程、体育课程以及在线课程为主。这些排舞课程由于建构主体和建构方式的固有缺陷和技术问题,使排舞课程的推广范围狭窄,受众范围较小。一是课程质量不高,教授不专业。由于上述课程大多为应一时之需成立并开展教学的,其采取的也多是学期性的培训制度,培训时间短,教授老师精力有限,难以在短时期内完善课程建构和输出。从而导致培训内容偏重具体经验与实践,内容零碎分散,缺乏长期性、专业性课程教育。尤其像在线课程,虽然资源整合性强、学习操作便捷、传播速度快,但技术要求高、开发建设耗时长、难度大,作为一个新事物难以短期内付诸应用,从而大大降低了排舞课程的推广范围。二是课程教学封闭性程度高,受众范围小。目前的排舞课程类型或因行政不可抗力因素,或因经济利益关系大多都有对应的固定受众群体,且都需经过一定的程序或资格承认才能成为其受众群体的一员,从而使排舞课程建设和推广存在较大的封闭性,难以形成在全社会广范围的传播和普及。如高校课程教学受限于领地及受众的空间封闭性,各校排舞课程大多各自为营,缺乏交流、借鉴、完善与重构,难以形成普遍认同与接受的排舞课程经典,降低了排舞课程的整体传播性。即便是得益于网络快速传播的在线课程,也由于各类固有技术原因和课程质量原因等出现传播效果不明显的问题。以《跳排舞 游世界》视频公开课为例,该课程6讲共3小时9分钟,观看人数5198人,评论1183条,相较于其他文学、艺术、理工类课程数以万计、十万计的情况明显颇有差距,受众范围有待进一步扩大。

1.2 推广模式陈旧,传播空间受限

我国目前排舞主要是以全国排舞中心举办的教练员裁判员培训班进行授课传播,课程推广模式主要集中在学校推广,“阳光排舞进校园”是全国排舞中心推出的万所学校礼献祖国的活动。选编了大中小以及幼儿园的校园排舞曲目进行传播学习推广。这类模式由于行政力量介入而具备极大的号召力,但也因带有一定的强制性而常呈现出“为落实而学习推广”的间歇性特征。受众群体单一。其次是自发性推广模式的主体是各健身或排舞爱好者,呈现出个体性特征或者一定程度的组织性。这种模式理论上借助网络的极强联结性和扩展性往往可以形成一对多和多对多的庞大传播网,但实际上在课程推荐方面应用较少而个人化排舞视频分享为多,因技术设备、排舞技能等水平较弱也容易造成传播内容质量不高等问题。总体而言,排舞课程推广仍主要依赖于行政手段的强制学习及面对面传统授课等模式为主,并且多是单向性、短期性的课程,受众对象和课程内容都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虽然出现了借助网络、新媒体等进行推广介质,但受众范围和传播空间仍然有限。

2 我国排舞课程推广模式创新的内涵与目标

2.1 排舞课程推广模式创新的内涵

2.1.1 以新媒体技术为核心,打造排舞课程传播体系

新媒体技术不仅作为一种传播工具影响人们的理解、思考、生活和行为方式,更与社会情境相生相扣,实现文本性和情境域的结合,并作为社会结构的制度性维度之一,调节其他维度乃至整个社会的构成与转变。从应用实践看,新媒体技术带来了时间与空间的终结,带来了信息传递过程中的话语权力转移。极大地缩减了传递信息时间,消解信息不平等的数字鸿沟,改变了人们对于信息的阅读习惯和交往方式,产生出新媒体技术参与者互相提供、互相分享信息的新模式。受众阅读习惯与接受方式的碎片化、交互化转变,已成为一切新媒体思维和形态的共性特征。网络新媒体因其技术特点及快速高效的追求使得当今中国社会正迈入碎片化的信息时代,而与之相对应的“数字土著一代”受众群体也形成了快节奏、短注意力的阅读习惯和接受方式的需求。这导致排舞课程传播应转向以时间短、内容小的专题化、微型化课程形式。排舞课程建设和传播可以借鉴美国戴维·彭罗斯的“一分钟微视频”及5-8分钟的微课或者慕课等表现形式,将排舞课堂内容或实践分解成一段段细小而完整的独立视频资源(符合3-5分钟的排舞曲目特点),人们只需每次消耗几分钟时间就能详细了解部分内容,日积月累的内容整合形成对排舞及实践的完整掌握。因此,新媒体视域下的排舞课程推广也不能脱离这种新媒体思维和技术,有必要重新构建出一种以新媒体技术为核心的有别于其他传播模式的排舞课程传播体系。

2.1.2 以互联网传播为平台,加速排舞课程资源传播

新媒体技术是基于互联网技术和优势上的。如何将社会的普遍关切及从众心理运用到排舞课程建设和推广当中,形成排舞课程资源的热点效应的应用策略。这主要表现于对“新媒体事件”的转化运用。“新媒体事件”是香港中文大学邱林川和陈韬文教授在戴扬和卡茨的“媒体事件”概念上发展而来的,主要指由新媒体技术传播、扩散和讨论的社会事件。这类事件多指国家级的重要事件,包括史诗般的政治和体育竞赛、重要使命和交接仪式等。因其不同于传统电子媒介“历史的现场直播”方式,所以其传播过程又称为“历史的现场直播2.0”。排舞作为一项国际性的运动,不论是国家级还是国际性竞赛,都具备新媒体事件的性质。如2017年的“舞动中国-排舞联赛”总决赛引发媒体的广泛关注,中央电视台、腾讯网、爱奇艺、新浪网、网易等全国性媒体进行专题播报。因此大规模排舞赛事能够成为人们关注焦点,也能成为排舞课程的热点资源。而从热点事件的传播、扩散和讨论等关键词看,排舞课程的内容都可以借助新媒体“重大新闻事件+新媒体广泛传播”或互联网热点话题进行传统媒体般的报道内容转化为排舞课程资源并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广泛传播。

2.1.3 以网络服务为纽带,强化排舞课程使用者关系

以网络服务为纽带,强化排舞课程与使用者的关系。网络服务的普及带来了信息传播和话语权力的变化,课程建设、传播、使用即生产与用户之间已不再是单向的灌输和转移,而是一种交互、平等的双向交流与协商。交互与平等是相辅相成,区别于传统纯粹的教学的单一封闭模式。理论形态上,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打破了传统的传播学理论范畴,促使着媒介、受众、传播过程等诸多观念的转变。受众不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和消费者,而是选择者、使用者和产消者,他们可以积极利用媒介进行内容传播实践和内容生产。信息的传播也不再是单一的、线性的“传者-信息-受着”传递模式,而是一个多对多、所有人对所有人的社会互动过程。建设传播主体在交互化与平等化趋势下,排舞课程的建设与推广策略应打破传统的“权力-强制策略”,重视课程用户的反馈与互动,让渡部分话语权力,扩大并丰富课程建设与传播过程中交流、建议、批评及二次编辑的在场方式,激发全员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建构起排舞课程建设与传播的反馈机制,实现动态化共商共建、共同推广。

2.2 排舞课程推广模式创新的目标

2.2.1 扩大排舞课程的传播空间与受众

新媒体视阈下创新排舞课程推广模式能够大幅度地联结和扩大排舞课程的传播空间与受众群体。新媒体技术因其超越时空的便捷性和快速性,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将原有的各种零散排舞群体、组织进行整合,同时也能够在第一时间将同一排舞课程快速地在大范围内传递。从排舞运动的发展态势看,无论是国际国内早已积聚了不可计数的受众人群。2013年国家体育总局成立了全国排舞广场舞运动推广中心,并在全国开展了排舞运动裁判员、教练员培训工作,培训开办省市包括浙江、陕西、江苏、上海、北京、四川、重庆、云南、山东、湖北、西藏、福建、湖南、贵州等地,范围覆盖全国。我国排舞课程拥有巨大的推广市场和受众群体。只是由于地域和时间等因素,难以将其进行有效整合,从而限制了排舞课程的传播空间和受众群体。但通过新媒体、互联网等技术,完全可以将人与人、城与城、地域与地域之间连接起来,形成广阔的传播空间与受众群体。2016年发布《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要坚持建设体育强国的战略定位,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大力发展广场舞、排舞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全民健身活动。这一系列政策及举措成为我国排舞及排舞课程推广的坚定力量,也成为新媒体视域下扩大传播空间与受众的潜在力量。

2.2.2 形成排舞课程的网络传播价值链

新媒体作为媒介要素是串联起主体、内容与受众的关键,是信息得以传播的渠道,也是排舞课程推广这一事件得以完成重要工具。课程传播的有效性依赖于课程内容与课程形式同受众认知心理与接受方式的契合。以往排舞课程的推广多依赖于面对面的教学或传统大众媒体的介绍,无论是传播速度、学习便捷度及应用范围都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随着我国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教育信息化的新趋势,受众的认知心理与接受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新媒体时代和碎片化信息时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因此,以新媒体技术作为排舞课程传播的新工具和新途径便成为顺应潮流之事。而目前利用新媒体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排舞课程一是具备输入与接收的数字通信技术支撑。根据2017年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网民规模已达7.5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4.3%,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到7.24亿,上网使用率为96.3%;农村网民规模达2.01亿,占比26.7%。这体现出中国网络普及呈现出平庸化和主流化的趋势,无疑为排舞课程推广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和巨大可行性。二是具备与新媒体技术配套的排舞课程可视化应用平台。我国已有成熟的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网站、论坛、博客、微博、QQ、微信等也早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可以作为排舞课程网络传播的优秀载体。三是新媒体的理念深入人心。媒介即讯息,媒介的重要作用就是影响我们理解和思考的习惯,媒介的性质也决定着讯息的存在方式和传播形态。新媒体技术在排舞课程推广中的运用,必然会打破传统的面对面教学及长时间的课程形态,网络化和碎片化的地位则会越来越凸显。新媒体视域下的排舞课程推广,已然消除了诸多技术障碍,而通过进一步培育和巩固这些新媒体思想、平台和技术,排舞课程推广也能建立起一条完整的系统的跨越时空、联结受众和内容的网络传播价值链。

2.2.3 提升排舞课程的多元化育人价值

排舞其表现形态归之于舞蹈实践,而不是停留于概念的把握与理论探讨。新媒体的普适性和广泛应用性对于排舞课程的广泛传播、排舞多元化育人价值的提升都具有重要作用。一是提升排舞的健身价值。适量的有氧运动能改变人体安静状态下的生理状况,提高各项身体机能系统的活跃状态,激活长期处于关闭状态的血管、肌纤维和神经细胞,使各器官血液获得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从而改善心肺功能,加速新陈代谢。二是提升排舞的美学价值。排舞作为舞蹈、音乐和艺术的综合体,通过对音乐旋律、舞步节奏、队形变换以及演出服饰的感受和欣赏,人们能够增强对美和艺术的感受和感悟。三是提升排舞的社会价值。当前快速的经济发展速度和社会节奏对此产生了严重影响,造成我国居民余暇时间的活动大多停留在“消除疲劳型”上,离“消遣娱乐型”层次还有一定的距离。排舞运动半小时左右的时间便能收到良好的锻炼效果。这种少局限性、广适应性的特点能够大大减少社会因素的制约,使人们可以轻松自由地参与、享受,从而促进我国社会体育发展。此外,排舞传递了一种积极的终身体育的生活理念,倡导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经常性的排舞运动不仅能够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理念、兴趣习惯、价值取向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还能有利于增强地域、社区、行业内部的凝聚力,对和谐、稳定、健康的社会形态建构无疑会产生积极意义。

3 我国排舞课程推广模式创新的策略

3.1 打造校际间网络平台,促进排舞课程网络共享

计算机网络作为一个超大容量的信息载体,是传播信息和传播渠道。目前唯一门完整的排舞公开课程《跳排舞 游世界》便是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传播的。在一定程度上,计算机网络平台这一传播途径的产生正是源于国家对教育信息化(努力以信息化为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推进。因此,计算机网络对于排舞课程在社会尤其是学校教育传播中显然意义重大。据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显示,全国中小学校互联网接入率已达87%,多媒体教室普及率达80%,全国6000万名师生已通过“网络学习空间”探索网络条件下的新型教学、学习与教研模式,[12]这为实现排舞课程在全国校际间传播打下了良好的技术基础。但如何利用计算机网络扩大排舞课程在校际(社会)间传播,还应从解决两大问题着手。

一是丰富排舞课程建构手段,增加范式课程数量,推动排舞课程在校际(行业)建构中传播。利用计算机网络庞大的联结性,加强各学校、培训班之间在排舞课程建设中的评价、交流与借鉴作用,整合课程资源和智力资源,共同探索、建设并完善一系列内容专业、技术效果好、有引领作用的经典课程,以填补计算机网络市场排舞课程需求的空缺,使原有及新建排舞课程都能在这一共建过程实现广泛推广。二是打破学校间的封闭性,实现排舞课程的线上共用共享,推动排舞课程在共用共享中传播。强化互联网爱课程、公开课及学校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应用,推进经典排舞课程在大量学校间(社会培训班等)的教学应用(学校可根据校情作适当修改),实现学习平台、学习资源、学时、考试、学分、成绩的统一互认。另外,还可将高校排舞课程与培训班性质整合,充分利用已建课程进行教学培训、排舞创编。通过校际、校地、校企的互联互通,最终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形成教学平台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学习空间人人通,建构起基于网络的学校排舞课程推广超级一体化。

3.2 开发客户端应用程序,实现排舞课程APP推广

新媒体视域下排舞课程推广的核心就是线上传播,离不开传播平台和载体的支撑。传播平台又有大平台和小平台的区别,大者如计算机和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媒体平台,其特点在于内容多元且分散,存在巨量的爆炸信息,对于搜索排舞课程这一特定对象的完整信息有一定难度。小者如APP(客户端应用程序)、微信(主要指微信公众号)、QQ、微博、博客等独立的程序平台,它们依附于大平台而得以存在,但其有主题明确、内容集中、查找阅读及传播简便快捷等优势。考虑到现实应用中的普适性及内容易于集中等特性,排舞课程推广的媒体平台应以App客户端和微信公众号两大平台为主。

以智能手机为平台的APP是最具新媒体特质的代表之一,它能够建立起基于统一入口的特定互动关系和内容获取方式,类似于一个快捷的链接可以迅速准确到达平台的不同通道,以致无论电视、报纸、微博还是各类视频网站都可以成为App而无需再输入特定网址或调至特定频道,只要简单点击就能实现全新的信息获取模式。同时,APP还具备高强度的信息资源聚合力、用户群体丰富的社交性以及无限可能的重塑性与扩展性,能够根据不同对象的不同需要予以添加、改进和完善。也正得益于APP的这些特性使得其在开发者和应用者中都深受欢迎。从相关数据看,当今面向开放平台由第三方开发设计的APP已有百万之多,2016年一季度App Store网上数据显示全球应用便有190余万款;而极大光数据发布《2017年一季度手机行业分析报告》中显示国内高中低端机型每台手机平均安装的App数量分别为56个、52个和39个,这对于单一个体而言数量是极为可观的。但与此热潮相反的是,与排舞或排舞课程相关的APP则屈指可数,仅全国排舞广场舞推广中心打造的“排舞中国”一款,甚至远不及广场舞的APP数量。考察“排舞中国”设置的教练列表、赛事视频、教学视频、签到、广告等栏目内容,其并未将排舞课程纳入进去。因此有必要打造一款以排舞课程推广为主的APP,以课程资源模块为主,以虚拟空间资源、教练资源和分享资源模块等为辅。课程资源是APP实现排舞课程推广的主要载体,也是实现排舞教学价值的主要内容。虚拟空间资源在于为学习者(现场操作不便时)提供一个模拟练习场景,其可以在学习某一舞曲的排舞课程资源后,利用APP预先设计的虚拟人物进行舞步、节奏知识的记忆训练以及肢体动作的自我设计,从而加强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和实践效果。而利用教练资源则可以为学习者提供排舞知识疑难解答、模拟训练评价等服务,提高排舞课程APP的实用性。分享资源模块可以充分借鉴当前流行的“秒拍”“快手”“最右”APP随手记录分享功能,使管理者或学习者都可以将排舞竞赛、排舞课程和自拍排舞练习等视频资源通过此模块上传共享,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示自我个性的平台,增加排舞课程APP的吸引力。通过上述模块的设置,将排舞课程APP打造成一个以学习应用为中心,符合网络数字化特点和用户群体习惯,随点随用、随学随练、随拍随享的既专业又有趣的排舞课程推广平台。

3.3 创建排舞微信公众号,扩大排舞课程传播渠道

微信公众平台在某些属性上同App应用具有相似性,但作为一个网络、移动终端上最活跃、影响力极大的自媒体,它在很大程度上也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和传播信息的方式,是新媒体最好的平台体现。微信公众号不同于其他自媒体,其优势不仅在于庞大的数以亿计的受众群,还在于足够挖掘自己用户价值的开发体验度,为这个新的平台增加更优质的内容,创造更好的粘性,形成一个不一样的生态循环。因此,也成为诸多商业或非商业用户推销产品、传播信息或价值观念的主要手段之一。据企鹅智酷公布的《2017微信用户生态研究报告》显示,2016年底微信全球共计8.89亿月活用户,个人好友数量200以上的接近45%,而新兴的公众号平台拥有1000万个。其中,与排舞或排舞课程相关的有“排舞中国”“排舞学习园地”“全健排舞快讯”“北美排舞”“全国排舞广场舞推广中心”等26个公众号,既有综合类(排舞各项内容),也有专题类(排舞舞曲、音乐或赛事资讯),还有诸多地域性排舞公众号(如浙江、广东、江苏、香港、温州市、绍兴市等),但以排舞课程为主的公众号则颇有缺失。因此,可以突出排舞课程推广目的,建设以排舞课程为主的微信公众号。排舞课程公众号的整体架构可以参考排舞课程APP的模式,但也要充分运用其独特性。一是排舞课程公众号对课程内容表现的丰富形式。排舞课程公众号在推送课程教学视频时,可以添加语音或文字或图片定格分解等形式进行同步分析解说,从而为学习者提供更清晰、更易理解的教学资源。二是排舞课程公众号对内容传播的时效性和私密性。排舞课程公众号可以每天向受众推送关于排舞课程的信息,而且简便的历史信息查看功能在即时性优势外还可以维持延时传播的效力。此外,与QQ空间、微博、App不同,排舞课程公众号与用户之间的信息传播及后台评论都是私密性的。这两大特点不仅可以在公众号与用户之间建立顺畅无阻的学习与交流渠道,更能通过后台管理平台对受众信息反馈进行智能化数据筛选、统计和分析,有利于平台或课程建设的改进和完善。三是排舞课程公众号与微信平台的粘贴性和易传播性。公众号是微信的内生程序,二者之间切换便捷,能够瞬时将公众号中的排舞课程内容在高密度的朋友圈中转发分享,这进一步简便了排舞课程推广的操作程序,而且实现了同一排舞课程在社会人群中的多重循环传播。

[1]李林英,郭丽萍.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19.

[2]国家体育总局.2016年全国广场舞教练员、裁判员培训班在京举办[EB/OL].2016-3-22.

[3]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S].2016-5-5.

[4]中国网信网.CNNIC发布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S].2017-8-4.

[5][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33-34.

[6]陈许兰.促进排舞深入传播的途径分析[J].知识经济,2010(20):158.

[7]孙林.健身排舞的基本特征及其价值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8,27(5):556.

[8]秦丽娟.国家精品课程推广模式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9(3):50.

[9]马伟杰,张潇潇.媒体与现代:传播学与社会学的对话[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109-110.

[10]韦路.论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研究转型[J].浙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43(4):99.

[11]谢新洲,李冰.新媒体研究的困境与发展[J].新闻与写作,2016(2):29.

[12]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的通知([2016]2号)[S].2015-6-7.

[13]陈之遥.我国以移动终端为代表新媒体视域下戏曲传播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6(9).

[14]中商情报网.2017年第1季度手机行业数据分析报告[S].2017-4-16.

[15]搜狐网.2017微信用户生态研究报告[S].2017-5-8.

Innovative Research on the Promoting Mode of the Line Dance Course on the Horizon of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LIU Liyun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Changsha 410014, Hunan, China)

教育部2015年大学精品视频公开课项目《跳排舞 游世界》;湖南省教育厅课题(17C0077)。

刘丽云(1973—),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人文和学校教育。

猜你喜欢

受众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新媒体传播以及受众参与式文化发展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管理学原理》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受众需求视野下对电台编辑工作的优化措施探究
博雅育英 缤纷课程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曲艺受众分析